“手機、電腦、微波爐、影印機……如今與電磁波打交道已經是家常便飯。
電磁輻射會產生什麼樣的危害呢?會不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大影響?”
“電磁輻射是無形的,
就像空氣一樣,
無處不在,
豈不是防不勝防?”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
各類辦公自動化設備、移動通訊設備、家用電器迅速進入我們的生活,
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
豐富了我們的精神和物質生活。
就在我們享受著生活前所未有的便捷時,
這些高科技產品所產生的電磁輻射,
卻成了繼空氣污染、水質污染和噪音污染之後的又一影響人們健康的重要污染源。
Advertisiment
電磁輻射污染又稱電子霧污染、電磁波污染,
無色無味無形,
可以穿透包括人體在內的多種物質。
各種電子自動化設備、家用電器、通訊工具,
大到如變電站、電視臺、雷達站等,
小到微波爐、電視機、電腦、手機等電器,
只要處於操作使用狀態,
它的周圍就會存在電磁輻射。
高強度或累積的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有:影響心血管系統,
表現為心悸,
失眠,
部分女性經期紊亂,
心動過緩,
心搏血量減少,
竇性心率不齊,
白細胞減少,
免疫功能下降等;影響視覺系統,
表現為視力下降,
引起白內障等;長期處於高電磁輻射的環境中,
會使血液、淋巴液和細胞原生質發生改變;影響人體的循環系統、免疫、生殖和代謝功能,
Advertisiment
嚴重的還會誘發癌症,
並會加速人體的癌細胞增殖;另外,
裝有心臟起搏器的病人處於高電磁輻射的環境中,
會影響心臟起搏器的正常使用。
各種“輻射”與“防輻射”的資訊正在以各種形式向我們撲面而來,
但我們也沒有必要為此而恐慌。
長期以來,
我們一直處在地球磁場及閃電造成的輻射中,
我們對一定量的電磁輻射是能夠吸收和抵抗的,
只要強度不至過大,
速度不至過快,
對其施以科學的防範措施,
身體就不會受到傷害。
那麼生活中怎樣才能防止和減少電磁輻射污染呢?放射防護專家袁正泉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幾點:
用防護設備遮罩電磁輻射。
許多物質具有很好的阻擋和吸收射線的功能,
在不影響操作的情況下,
Advertisiment
在人和輻射源或散射體之間用這些物質做成隔離體,
可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
居住、工作在高壓線、變電站、電臺、電視臺、雷達站、電磁波發射塔附近的抵抗力較弱的孕婦、老人及病患者,
佩戴心臟起搏器的患者,
以及醫務、科研戰線上因工作需要必須與輻射源打交道的人員,
應及早配備針對電磁輻射的遮罩防護服,
將電磁輻射最大限度地阻擋在身體之外。
電視、電腦等有顯示幕的電器設備可安裝電磁輻射保護屏,
使用者還可配戴防輻射眼鏡,
以防止螢幕輻射出的電磁波直接作用於人體。
人與日光燈的距離應有2-3米,
微波爐在開啟之後至少離開1米遠,
孕婦和小孩應儘量遠離微波爐,
手機接通瞬間釋放的電磁輻射最大,
Advertisiment
在使用時應儘量使頭部與手機天線的距離遠一些,
最好使用分離耳機和話筒接聽電話。
電視、電腦等電器如需要長時間使用時,
應注意至少每間隔一小時離開一次,
以減輕眼睛的疲勞程度和所受輻射的影響。
當電器暫停使用時,
最好關閉電源而不要處於待機狀態,
因為待機時仍可產生相當的電磁場,
長時間接觸還會在人體內產生輻射積累。
儘量減小輻射源的輻射強度。
比如注意室內辦公或家用電器的合理佈置,
特別是在臥室,
不要集中擺放收音機、電視機、電腦、電冰箱等一些易產生電磁波的家用電器。
在購買家用電器和辦公自動化設備時,
一定要買正規企業生產的合格產品,
因為合格產品的電磁輻射值必須被控制在國家規定的安全範圍以內。
Advertis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