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雪地靴致寶寶平足?大冷天用這些鞋替代它吧!

毛茸茸的雪地靴, 寶寶穿上既暖和又可愛, 還能來個母子/母女裝, 何樂而不為?不過兒保科的專家提醒父母:太小的孩子不要長時間穿雪地靴, 不然會造成平足和更多發育問題。

太小的寶寶冬季不適合長時間穿雪地靴

雪地靴雖然確實很可愛, 不過它的設計和普通的童鞋有很大不同, 如果寶寶長時間穿著, 很可能造成下面這些問題:

軟組織損傷

雪地靴的設計通常比較肥大, 走路時寶寶的小腳在鞋裡會有一定的滑動, 每走一步路重力都會沿著足部向周圍散開, 久穿會對寶寶腳底的筋膜和軟組織造成一定損傷。

Advertisiment

平足

雪地靴鞋底通常是平的, 1歲左右的寶寶剛學會走路, 穿著後極容易摔跤不說, 1~3歲的寶寶足弓還處於發育階段, 需要有一定高度的鞋後跟來支撐, 否則, 足弓將失去支撐, 時間長了就可能造成平足。

腳部不適

雪地靴的靴底和靴身通常有很多很軟很厚的毛, 踩踏後高低不平的鞋底不僅會影響寶寶小腳發育, 而且, 寶寶活潑好動, 腳部容易出汗, 1~3歲寶寶本來表皮角質層就較薄, 肌肉水分多, 長時間穿著又捂又硬的雪地靴更易引發寶寶腳部不適。

雪地靴問題這麼多, 什麼鞋才算是健康的鞋

大小合適

1~3歲寶寶的腳長得比較快, 買鞋時切忌偏小或過大。 偏小會影響寶寶的骨骼生長, 容易畸形;過大會讓寶寶走路不穩,

Advertisiment
容易摔跤。 購買時最好讓寶寶自己試鞋, 下地走走。 讓寶寶站在地上, 媽媽用手指伸進鞋後跟, 寶寶的腳與鞋跟有一指寬即可。

鞋面材質透氣

因為寶寶好動, 鞋子的裡襯最好選擇透氣性以及吸濕性好, 能保證寶寶腳部乾燥舒適且柔軟的純棉布織品。 鞋的質地最好也選擇具有良好吸濕性和透氣性的材質。

鞋底軟硬適中

同時選擇膠底、牛筋底等軟硬適中、行走舒適, 高度在1釐米的鞋底為宜, 牛筋底防滑、耐磨、彈性好、減震性高, 特別適合冬天穿。

穿脫方便

寶寶的鞋最好用搭扣, 不用鞋帶, 這樣既方便穿脫, 又不會因鞋帶脫落, 寶寶踩上摔跤。

不同環境中為寶寶選擇不同的鞋

其實相對於一雙“萬能”的鞋, 在不同環境下,

Advertisiment
小寶寶們更需要不同類型的鞋。 尤其是寶寶的小腳丫還處於生長發育期, 對於溫度、柔軟度、防化程度都有更高的需求。

戶外活動 功能更重要

對於沒上幼稚園的但又已經會走路的小寶寶而言, 冬天比較冷的時候, 穿加絨功能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首先, 功能鞋會根據年齡段, 把鞋型更加細緻地區分;其次會嚴格按照小寶寶們腳丫發育的各種要求, 設計出特殊“功能區”, 讓寶寶感覺更舒適, 更利於成長。

如果很想讓寶寶的小腳踝受到保護, 那麼這雙超高顏值的小靴子就是代替雪地靴最好的選擇。 考慮到小寶寶需求, 側面有拉鍊, 穿脫也方便。 另外鞋底有感應點設計, 小腳更易感知地面, 走路更平穩。 參考價429元。

Advertisiment

幼稚園活動 透氣、易穿脫更重要

一些幼稚園都需要父母説明準備兩雙鞋, 一雙是外出時的戶外運動鞋, 一雙是幼稚園教室內的室內鞋。 而更多的情況下, 是需要孩子一雙鞋在室內室外轉換的。 所以這雙鞋對於溫度的調節能力和透氣性有比較高的要求。

特殊情況 防雨雪功能

如果去戶外進行滑雪等運動, 或者遇到特別寒冷、下雨下雪的天氣, 一雙防雨、防雪, 不會濕的高筒靴子會讓寶寶得到特殊的保護。
最後Parents還想提醒大家:

1~3歲的寶寶腳的生長速度很快,

要常常注意寶寶鞋子大小是否合適,

一般來說, 3~4個月就要換新鞋。

所以, 剛剛介紹的那些舒適漂亮的鞋,
相信愛好買買買的媽媽們都有機會給孩子配置上喲!
呃……這只是個不成熟的小建議。

Advertisiment

當然, 記得鞋不要囤太多, 不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