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離異家庭孩子教育很重要

很多離婚人士認為自己離婚與孩子沒有多大關係, 這是大人的事, 與小孩子無關。 這種想法導致的結果恰恰是忽視了孩子的感覺, 給孩子造成各種傷害。 孩子易表現為抑鬱寡歡、心事重重, 容易激怒, 與同齡孩子關係緊張, 甚至自暴自棄, 產生心理問題和行為的偏差。 那麼, 離異父母該如何繼續育兒生活?如何教育心理受傷的孩子?

不要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

有人離婚後, 為了孩子沒有再婚, 所以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 讓孩子學習、生活、身體什麼都不能有問題。 不允許有一點點不完美。

Advertisiment
結果由於對孩子要求太高, 孩子感到壓力很大, 到了一定時候, 孩子就會產生情緒爆炸, 這時候的孩子就會出現心理問題。 所以, 父(母)親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在子女的教育問題上, 要因人而異, 自己也要有人生的目標, 不要把目標全部寄託在孩子身上。 這樣, 一旦孩子的教育出了問題, 你自己就找不到目標了, 就會茫然不知所措。

不要過分地“溺愛”孩子

離婚的家庭中, 帶孩子的一方總有一種負罪感, 認為孩子缺少了另一半的愛。 在日常生活中, 以最大的努力去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 只有給予和愛, 沒有對孩子的嚴格要求, 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沒有愛心, 不關心別人, 只會索取, 不談回報, 沒有社會責任感。

Advertisiment
不帶孩子的另一方, 由於長時間不見孩子, 見一次孩子, 覺得有說不完的話、訴不完的情, 還要帶許多許多好吃的好喝的給孩子, 甚至無原則的給錢。 因為父(母)想用這些來彌補平時的不關心, 或彌補長時間親子分離的痛苦.這樣孩子反而會產生依賴, 甚至出現逆反心理等。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 父母都要遵守一個“適度”的基本原則, 明確什麼是孩子該做的, 什麼是不該做的;對孩子的要求, 合理的要求父母可以滿足他, 不合理的要求父母的絕對不能去做, 這樣, 才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不要把氣“撒”在孩子身上

有人離婚後稍有不順心, 就拿孩子出氣。 孩子過去是愛的結晶, 現在成了出氣筒, 成了對方的化身, 搞得孩子不明不白、無所適從。

Advertisiment
不但如此, 還把自己的不幸福歸咎于對方, 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壞話、宣洩自己的情緒, 仿佛這樣自己就舒服了。 久而久之, 孩子遇事也會找個“替罪羊”出氣, 這樣孩子的人格形成就有了問題, 有的孩子漸漸變得心眼小, 沒有肚量, 遇事不冷靜, 常在外面打架, 惹是生非, 甚至偷盜等。 作為單身家長, 自己要想辦法排除煩惱, 當你情緒不好的時候不要和孩子交談, 當你和對方產生分歧的時候, 最好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生氣和吵架, 應該展示給孩子人生積極的一面和陽光的一面。

不要把孩子“扔”在別人身邊

有人離婚後, 為了自己再婚, 把孩子扔給父母, 不管不問, 還有的乾脆就不要孩子了。 這樣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

Advertisiment
感覺自己是被父母遺棄、拋棄的, 人格形成過程中, 產生自卑、怨恨、缺乏信心, 進而悲觀失望、悲觀厭世、情緒低落、敵視社會, 稍有不如意就心恢意冷, 在眾人面前不敢說話等人格特點。 父母在離婚前, 就應該考慮好孩子的撫養問題, 在離婚後這些問題就應該按照計畫去執行, 而不是去推卸責任。 至於誰撫養孩子, 這要根據夫妻雙方的具體情況, 包括家庭經濟收入、個人的工作情況、家庭環境等等來決定。 總之, 不管誰帶孩子, 都不要把孩子扔在別人身邊。

不要把孩子“綁”在自己身上

夫妻之間雖然離了婚, 雖然解除了法律意義上的依存關係, 但父母與孩子的親子關係永遠不會因為離婚而改變。 有人離婚後, 禁止孩子與前配偶及其親戚之間的來往,

Advertisiment
逼迫孩子不認這些親戚, 以發洩自己對對方的不滿, 這都是不可取的。 撫養孩子的一方不讓另一方探視孩子, 為了探視孩子, 雙方互相對罵、互相詆毀, 這給孩子心靈造成極大的傷害。 孩子小小年紀就仇恨滿腹, 長大以後不是埋怨撫養的一方對自己不好, 就是埋怨不探視的一方沒有管過自己, 對自己所有的不如意都歸因於父母, 從而忽視了自己的責任。 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 缺乏愛心、同情心和責任感, 認為別人為他幹什麼都是應該的, 都是別人欠他的。 所以, 離婚後的雙方都要為孩子的人格完善給予更多的關心。 孩子是無辜的, 離婚後的父母更應該給他們更多的愛, 更多的關懷, 不要讓孩子因離婚而受到傷害,即使有一方再婚,也應該定期探視孩子,給孩子完整的愛。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還應該和對方交換意見,制訂一定的計畫,兩人同時參與孩子的教育。孩子不是私人物品,不是一個人的,所以要共同努力教育好孩子。

不要讓孩子因離婚而受到傷害,即使有一方再婚,也應該定期探視孩子,給孩子完整的愛。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還應該和對方交換意見,制訂一定的計畫,兩人同時參與孩子的教育。孩子不是私人物品,不是一個人的,所以要共同努力教育好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開家庭會的教育方式效果好嗎?為什麼我覺得對孩子教育效果不太明顯?

    家庭會議的核心是通過定期召開家庭會議,與家庭成員討論你們在養育角色和責任方面的看法。如需要老人幫忙,我們需要跟老人明確各自的責任並堅定執行。老人一般就是負責我們外出之後孩子的吃喝拉撒,安全問題。當我... [詳細答案]

  • 6回答

    五歲孩子教育要注意什麼?

    注意習慣養成。習慣養成在於家長的示範作用、平日對孩子處理事務的態度,是非要分明。 注意鼓勵教育。隨時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進步,及時鼓勵表揚,鞏固孩子的優點。 注意缺點的及時指出。在鼓勵的同時,發現問題及... [詳細答案]

  • 6回答

    急求5歲孩子教育方法

    如今孩子教育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也不是在這裡一言兩句就能懂的。現在的孩子早熟,所以早教是很重要的,教育要從小就抓起,也切忌求快求效果。孩子的教育是長期的一個過程。很多父母沒什麼經驗,總以為把所有好的... [詳細答案]

  • 2回答

    現在有很多關於孩子教育的課程,家長該如何選擇?

    正面管教講師掌握了正面管教相關知識後,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儘量少地填鴨式給予,而是引導家長或老師自己處理、解決與孩子之間的問題。通過角色扮演和各種體驗式活動,多問家長或老師的想法、感受和決定。徹底貫徹“... [詳細答案]

  • 5回答

    四歲半孩子教育的問題

    可以玩一些開發智力的益智遊戲。但是一定要控制時間。家長也要做適當的引導,告訴他沉迷電腦會對眼睛不好。家人也應該做好榜樣,不能再孩子面前沉迷電腦,也要多點陪孩子進行有意義的活動,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