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雙黃連粉針治療嬰幼兒秋冬季腹瀉

小兒秋冬季腹瀉目前尚無有效藥物治療, 2年來我院採用雙黃連粉針治療獲得較滿意效果。 報告如下。
1 病例與方法

1.1 病例:我科1996、1997年同期9-12月住院的150例嬰幼兒急性腹瀉患兒, 病程在7日之內。 隨機分為雙黃連粉針治療組和氨苄青黴素對照組。 治療組120例中男72例, 女48例;年齡<><>

1.2 治療方法:治療組用雙黃連粉針60 mg.kg-1.d-1溶於10%葡萄糖中配製成1%濃度靜滴, 每日1次。 對照組給氨苄青黴素50-100mg.kg-1.d-1溶於10%葡萄糖中靜滴, 每日2次。 2組患兒如有脫水者靜脈補液糾正脫水。

1.3 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用藥24-48小時, 腹瀉次數減少至每日≤2次或恢復正常次數, 大便性狀恢復正常;有效:用藥後48-72小時,

Advertisiment
腹瀉次數減少至每日≤2次, 大便性狀好轉, 水分明顯減少, 臨床症狀基本消失;無效:用藥後72小時腹瀉次數每日>2次或大便性狀無明顯好轉, 甚至病情加重。
2 結果

治療組顯效85例(70.8%), 有效30例(25.0%), 無效5例(4.2%), 總有效率為95.8%。 對照組顯效9例(30.0%), 有效6例(20.0%), 無效15例(52.0%), 總有效率為50.0%, 2組比較有極顯著性差異(P<>

發病3日內臨床診斷〔1〕輪狀病毒腸炎82例,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7.6%;對照組12例, 總有效率為41.7%。

本研究觀察150例中經病原學檢測確診為輪狀病毒腸炎為77例, 治療組64例中顯效44例(68.8%), 有效16例(25.0%), 總有效率為93.8%;對照組13例中顯效3例(23.1%), 有效1例(7.7%), 總有效率為30.8%, 2組比較有極顯著性差異(P<>

3 討論

雙黃連粉針是從銀花、連翹、黃芩提取製成, 三者配伍, 有清熱解毒作用。 有關研究表明,

Advertisiment
雙黃連粉針對病毒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能增強人體非特異免疫功能〔2, 3〕。 因此雙黃連粉針是目前兒科中抗病毒治療較理想的藥物之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