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隔代育兒:孩子做作業磨蹭,老人怎麼教

做作業磨蹭、起床磨蹭、吃飯磨蹭, 幹什麼事情都拖拖拉拉, 對爺爺奶奶的催促是“油鹽不進”……您家裡有沒有這樣的“小磨蹭”, 有沒有經常為孩子做事拖拉而頭疼?想幫“小磨蹭”改掉壞毛病, 老人既不能嘮叨催促, 也不能因溺愛而聽之任之, 那麼剛怎麼辦才好呢?

事例:1小時就寫了兩個字

“有一次, 他磨了一個小時只寫了兩個字!”羅老伯為孫子楊楊寫作業拖拉的問題很發愁。 “今年剛上小學二年級, 從上學第一天開始, 寫家庭作業就成了老大難問題, 一會上廁所, 一會吃零食, 一會吃水果, 經常要等晚上八九點才能寫完。

Advertisiment
”羅老伯說, 奶奶非常疼孫子, 總是順著楊楊。 “一行生字沒寫完, 他奶奶就心疼得不行了, 讓他玩一會兒再寫。 ”

分析:孩子沒時間觀念易分心

這種情況很常見, “孩子做事拖拉, 家長要先問問自己, 有沒有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教育專家表示, 爺爺奶奶對孩子往往沒有什麼動作敏捷、做事爽利的要求, 而缺乏時間觀念, 做事就容易分心。 “拖拉也有可能是種心理問題。 ”專家提醒, 感覺綜合失調的孩子常出現注意力不集中, 學習易出差錯, 做事拖拉等行為, 需要接受訓練治療, 6歲前是最佳心理糾正期。 此外, 拖拉成因還有作業難度大、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家長的不良習慣影響等。

支招:責備慢不如鼓勵快

老人怎樣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呢?以下有三點建議:

Advertisiment

第一, 改造小磨蹭要亮出底線。 老人對孩子不能過於溺愛, 必須給他們定下規矩來。 反過來, 對動作慢的孩子, 個別暴躁的老人也不能急躁, 催促不停、嘮嘮叨叨個沒完沒了, 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越催孩子越慢。

第二, 老人應該培養孩子“快”的觀念, 給予鼓勵, 比如對孩子說“你比之前快多了”、“下次要是能再有效率一些就更好了”。 激發孩子的積極動機, 主動改掉拖拉磨蹭。

第三, 小磨蹭屢教不改要有懲罰。 老人要“狠下心”, 取走或回避易使孩子分心的事物, 和孩子嚴肅地聊一聊, 讓孩子說明做事磨磨蹭蹭的原因, 告訴孩子, “做完了你就自由安排時間。 ”平時, 老人要講一些因為不遵守時間而造成重大損失的故事。

Advertisiment
送給孩子一個小鬧鐘, 通過小鬧鐘提醒催促。 此外, 進行計時鍛煉效果不錯, 可以跟孩子一起進行計時閱讀、計時記憶、計時答題、計時勞動的小競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