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隔代教育的利弊 隔代教育揚長避短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 很多家庭裡面都是爺爺奶奶在帶孩子, 爸爸媽媽們都忙於工作, 沒有時間照顧孩子。 爺爺奶奶那輩人和我們都有代溝, 觀念都會有所不同, 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存在相應的問題。 那麼隔代教育如何揚長避短呢?

隔代教育的益處

1.老人有足夠的時間照顧孩子

祖輩家長有大把時間和精力, 能全身心地照顧孩子的生活與學習, 使其身體和心靈都能茁壯成長。

2.老人的心態更平和

祖輩家長有較為豐富的生活經歷, 他們的心態相對比較平和, 處世經驗比較豐富。 所以, 在處理兒童的問題時,

Advertisiment
能夠更加理智、淡定, 使兒童在一種更優秀的狀態下成長。

3.擁有豐富的育兒經驗

爺爺奶奶曾經也當過父母, 已經成功地養育了一代人, 在撫養和教育孩子方面經驗豐厚。 豐富的實踐經驗, 使得他們對孩子各階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更準確, 這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了保障。

4.為年輕父母解決後顧之憂

祖輩家長對孫輩滿滿的愛, 這些愛為寶寶提供了最好的心理支持和安全感, 祖輩幫助教養可以使得父母無後顧之憂, 全心全意工作。

5.傳承優秀的文化傳統

祖輩家長身上保留著傳統的中華文化和美德, 所以他們能夠更好地將傳統文化傳承給孫輩。 隔代教育讓孩子既能獲得先進文化的教育成果, 也能很好地繼承到傳統文化和優良美德。

Advertisiment

6.增加祖孫輩的親密感

這種隔代教育能夠給祖孫輩有更多的相處時間, 使得祖孫二人更好地交流情感。  

7.填補孩子的親情缺失

對於單親家庭而言, 由老人介入孩子的教育, 不僅能彌補孩子母愛或父愛的空白, 還能為其提供性別模仿的物件, 使得孩子能更加健康地成長。

隔代教育的弊端

1.過分溺愛, 阻礙成長

隔代教育下, 長輩通常存有補償心態, 會將子女當年沒有得到的疼愛“變本加厲”的給孫子孫女。 祖輩家長對孩子的過分疼愛與關注, 使得孩子喪失很多的成長機會, 難以發展出獨立的人格。

2.剝奪互動, 缺少情感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隔代教育中, 雖然有祖輩的愛與呵護,

Advertisiment
但是也會剝奪孩子很多與父母親互動的機會。

3.引發矛盾, 導致隔閡

在這種教育中, 孩子通常會被祖輩父母縱容、溺愛, 繼而養成了許多生活惡習。 於是, 在與父母相處時, 父母與孩子間往往有矛盾, 孩子容易出現對立情緒。 這種對立情緒會不利於親子之間維持良好的情感, 在有衝突時, 孩子往往會退縮到祖輩家長身邊。 長此以往, 難免會造成祖父母因為教育孩子理念不同引起家庭矛盾。

4.理念落後, 妨礙發展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畢竟年老, 教育理念跟不上時代潮流, 不利於孩子心理發展。 在教養孩子的時候, 祖輩家長會不當地限制孩子的各種探索活動或對孩子作出不當的要求, 以致孩子不能發展出完整人格。

Advertisiment

5.年齡過大, 壓力倍增

祖輩家長年齡偏大, 精力和身體狀況都不盡如人意。 在教養孩子的時候, 難以滿足孩子的需求。 而反之, 孩子接受新鮮事物很快, 隨著年紀逐漸長大, 自主性和探索性隨之增強, 祖輩家長便難以應對, 不免要承受額外的心理壓力和負擔。

隔代教育揚長避短的方法

1、發揮爺爺奶奶帶孩子的優勢隔代教育要儘量地發揮本身優勢, 同時隔代教育對祖父母們自身也有利, 不僅可以緩解老人的孤寂, 從孫輩的成長中獲得生命力, 與孫輩玩耍的天倫之樂對老人保持健康的身體和心態也大有裨益。 但是, 我們從諸多兒童心理諮詢個案中發現, 隔代撫養方式也可能導致孩子心理變異, 產生某些心理問題, 如心理老年化、社交恐懼症、性格怪異化、心理脆弱化等。

Advertisiment
對此祖輩家長要以理智控制感情, 分清愛和溺愛的界限, 要愛得適度, 正確的愛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還應積極創造機會讓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觸, 疏通感情, 兩代人共同努力營造一個有利於家庭教育的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

2、祖輩父輩協作最重要隔代撫養和教育與父母親自撫養和教育各有利弊。 要解決這些問題, 需要兩代家長的共同努力。 祖輩與父輩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應當多溝通, 相互學習, 取長補短。 比如, 在吃的方面, 由於祖輩有更多的時間去料理孩子的飲食, 餐桌上常會出現一兩道孩子的“專利菜”, 孩子也就想當然地認為這是“我”的東西, 不允許別人“染指”, 一旦被侵犯就會大哭大鬧、不依不饒。此時,如果父母提醒老人,無論多麼小的孩子,要學會在與別人分享中獲得快樂,這比什麼都重要,千萬不能讓孩子養成吃“獨食”的壞習慣。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應當儘早培養,讓孩子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尤其學會自覺為別人服務,對於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至關重要。而當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時,祖輩務必不要出面干涉,應努力維護孩子父母的權威,這樣孩子就不至於惟我獨尊,懂得尊重父母。

要充分利用隔代撫養與父母撫育的各自優勢,兩代人經常探討孩子的培養方法,為孩子創造一個和諧開放的家庭環境。年輕的父母要端正態度,不管多麼忙,都要抽時間與孩子在一起,不要把對孩子的教育權、撫養權完全交給祖輩家長——這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做法。做兒女的要把老人放在第一位,不要給他們增加負擔,養孩子是自己的責任,不是老人的責任。

3、“隔代家長”學習不放鬆由於時代不同,老人的知識和思想觀念有些已落後於現在,由他們撫育孩子,往往雖有良好願望,但效果卻未必好。而中青年的活動舞臺越來越廣闊,到外地、外國工作、學習者與日俱增,“留守兒童”的大量湧現,成了不爭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隔代家長”也被迫推上前臺,而接受“隔代撫育學習”就完全有必要了。

對於“隔代家長”來說,無論有無機會專門學習,確實更應該自覺學習新的知識。特別是在培養孩子的理念上,老年人一定要跟上時代步伐,比如,如何讓孩子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不是單純照顧好他們的生活和督促學習文化課。要特別注意給孩子灌輸誠信觀念、法制觀念,切實培養他們尊老愛幼、熱愛勞動、勤儉節約、勇於創新的好品質。

“新型隔代教育”需要父母和祖輩相互配合,也是老年人自身保持生命活力,永葆精神青春,努力學習和自我完善的一個過程。老年人要當好“隔代家長”,就必須不斷接觸和學習新知識、新事物。才能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發揮積極作用。

隔代教育的四大誤區

誤區一:溺愛孩子事必躬親

症狀:一個暑假,一所小學的某班在校園裡舉辦紅領巾活動,不少爺爺奶奶成了主角,那天陽光很猛,爺爺奶奶們義不容辭地擔當起為孩子打傘的責任。由父母陪同的孩子,顯得獨立多了——父母們一般都離孩子遠遠的,讓孩子自己料理一切。

專家點評:溺愛是祖輩帶孩子的主要問題。老年人出於對第三代的過分疼愛,常常對孩子百依百順,關懷備至,所以老人帶大的孩子一般生活自理能力較差;也有的老人對孫輩提出的要求,不管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一律給予滿足,這樣的孩子往往霸道、一意孤行。

誤區二:以經驗代替科學

症狀:一個長得很漂亮的小姑娘,可就是牙齒上長滿了黑色的斑點。女孩的母親埋怨是婆婆把孩子帶成了這樣。原來,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奶奶都給孩子喝糖水,孩子越喝越愛喝。孩子的奶奶說,“小孩子的乳牙反正是要掉的,再長新的不一樣白白淨淨嗎?再說了,我小時沒吃幾塊糖,這牙不也掉光了?”

專家點評: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地把落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都歸結到祖輩們身上,年輕人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存在各種不科學的觀念和方法。但祖輩們的確更容易靠經驗來帶孩子。主要原因在於一些祖輩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知識面較窄,接受的又是幾十年前的教育,而且祖輩人由於帶過幾個孩子,很容易覺得自己是“過來人”。

誤區三:祖輩觀念隔代傳

症狀:曉曉是個聰明的女孩子,學習成績一直不錯,是班裡學習委員,可最近老師說曉曉的自信心不足,總是唉聲歎氣的。後來發現曉曉比較自卑,言談中總是哀歎自己是個女孩子。原來曉曉說很擔心成績會不好。媽媽問:“你的成績不是一直很好嗎?”曉曉說,聽奶奶說,女孩子長大以後會變笨的,而且競爭不過男孩子。

專家點評:祖輩們雖然經驗豐富,但他們的世界觀形成於多年以前,與當今社會的發展多多少少存在差異。

誤區四:環境封閉保護過度

症狀:張先生說自己的老伴為了怕孫女磕在桌子角上,把家裡所有有棱角的地方都包上了棉花和膠布,還不許孩子到處跑;而張先生的女兒對此有極大的不滿,她認為,小孩子就應該蹦蹦跳跳,如果總是封閉在家裡,孩子還怎麼能成長?

專家點評:兒童時期恰恰是孩子求知欲強、體力和腦力活動充沛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需要給他們合理的智力刺激和動力。如果把孩子封閉在小環境裡,孩子往往容易養成內向、不愛活動的習慣和生活方式。這對孩子的成長顯然是不利的。

一旦被侵犯就會大哭大鬧、不依不饒。此時,如果父母提醒老人,無論多麼小的孩子,要學會在與別人分享中獲得快樂,這比什麼都重要,千萬不能讓孩子養成吃“獨食”的壞習慣。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應當儘早培養,讓孩子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尤其學會自覺為別人服務,對於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至關重要。而當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時,祖輩務必不要出面干涉,應努力維護孩子父母的權威,這樣孩子就不至於惟我獨尊,懂得尊重父母。

要充分利用隔代撫養與父母撫育的各自優勢,兩代人經常探討孩子的培養方法,為孩子創造一個和諧開放的家庭環境。年輕的父母要端正態度,不管多麼忙,都要抽時間與孩子在一起,不要把對孩子的教育權、撫養權完全交給祖輩家長——這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做法。做兒女的要把老人放在第一位,不要給他們增加負擔,養孩子是自己的責任,不是老人的責任。

3、“隔代家長”學習不放鬆由於時代不同,老人的知識和思想觀念有些已落後於現在,由他們撫育孩子,往往雖有良好願望,但效果卻未必好。而中青年的活動舞臺越來越廣闊,到外地、外國工作、學習者與日俱增,“留守兒童”的大量湧現,成了不爭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隔代家長”也被迫推上前臺,而接受“隔代撫育學習”就完全有必要了。

對於“隔代家長”來說,無論有無機會專門學習,確實更應該自覺學習新的知識。特別是在培養孩子的理念上,老年人一定要跟上時代步伐,比如,如何讓孩子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不是單純照顧好他們的生活和督促學習文化課。要特別注意給孩子灌輸誠信觀念、法制觀念,切實培養他們尊老愛幼、熱愛勞動、勤儉節約、勇於創新的好品質。

“新型隔代教育”需要父母和祖輩相互配合,也是老年人自身保持生命活力,永葆精神青春,努力學習和自我完善的一個過程。老年人要當好“隔代家長”,就必須不斷接觸和學習新知識、新事物。才能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發揮積極作用。

隔代教育的四大誤區

誤區一:溺愛孩子事必躬親

症狀:一個暑假,一所小學的某班在校園裡舉辦紅領巾活動,不少爺爺奶奶成了主角,那天陽光很猛,爺爺奶奶們義不容辭地擔當起為孩子打傘的責任。由父母陪同的孩子,顯得獨立多了——父母們一般都離孩子遠遠的,讓孩子自己料理一切。

專家點評:溺愛是祖輩帶孩子的主要問題。老年人出於對第三代的過分疼愛,常常對孩子百依百順,關懷備至,所以老人帶大的孩子一般生活自理能力較差;也有的老人對孫輩提出的要求,不管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一律給予滿足,這樣的孩子往往霸道、一意孤行。

誤區二:以經驗代替科學

症狀:一個長得很漂亮的小姑娘,可就是牙齒上長滿了黑色的斑點。女孩的母親埋怨是婆婆把孩子帶成了這樣。原來,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奶奶都給孩子喝糖水,孩子越喝越愛喝。孩子的奶奶說,“小孩子的乳牙反正是要掉的,再長新的不一樣白白淨淨嗎?再說了,我小時沒吃幾塊糖,這牙不也掉光了?”

專家點評: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地把落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都歸結到祖輩們身上,年輕人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存在各種不科學的觀念和方法。但祖輩們的確更容易靠經驗來帶孩子。主要原因在於一些祖輩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知識面較窄,接受的又是幾十年前的教育,而且祖輩人由於帶過幾個孩子,很容易覺得自己是“過來人”。

誤區三:祖輩觀念隔代傳

症狀:曉曉是個聰明的女孩子,學習成績一直不錯,是班裡學習委員,可最近老師說曉曉的自信心不足,總是唉聲歎氣的。後來發現曉曉比較自卑,言談中總是哀歎自己是個女孩子。原來曉曉說很擔心成績會不好。媽媽問:“你的成績不是一直很好嗎?”曉曉說,聽奶奶說,女孩子長大以後會變笨的,而且競爭不過男孩子。

專家點評:祖輩們雖然經驗豐富,但他們的世界觀形成於多年以前,與當今社會的發展多多少少存在差異。

誤區四:環境封閉保護過度

症狀:張先生說自己的老伴為了怕孫女磕在桌子角上,把家裡所有有棱角的地方都包上了棉花和膠布,還不許孩子到處跑;而張先生的女兒對此有極大的不滿,她認為,小孩子就應該蹦蹦跳跳,如果總是封閉在家裡,孩子還怎麼能成長?

專家點評:兒童時期恰恰是孩子求知欲強、體力和腦力活動充沛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需要給他們合理的智力刺激和動力。如果把孩子封閉在小環境裡,孩子往往容易養成內向、不愛活動的習慣和生活方式。這對孩子的成長顯然是不利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