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陽春白雪的成語故事

1 陽春白雪的故事

宋玉是戰國後期楚國的一位文人。 楚王聽別人說了他一些壞話, 就把宋玉找來問道:“先生的行為恐怕有些不檢點的地方吧!為什麼許多人都對你不滿意呢?”

宋玉答道:“先讓我說件事吧!有一個歌唱家在京城歌唱。 開始唱的是楚國最流行的民間歌曲《下里巴人》, 這時有好幾千人跟著唱。 後來他又唱起比較高深的《陽阿薤(xiè)露》, 跟著唱的就只有幾百人了。 當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陽春白雪》時, 跟著唱的就僅有幾十人了。 最後他唱起五音六律特別和諧的最高級的歌曲, 能跟著一塊唱的人就僅僅幾個人了。

Advertisiment
可見歌曲越是高深, 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啊!”接著, 宋玉又說:“文人之間也是一樣。 那些傑出的人物志向遠大, 行為高尚, 怎能被一般人理解呢?我的情況正是這樣啊!”.楚王聽了宋玉這番狡辯, 就沒有再追問下去。

成語“陽春白雪”“下里巴人”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 “陽春白雪”後來就用來代表高雅的文藝作品, 用“下里巴人”代表通俗淺近的文藝作品。 這兩個成語可以單獨使用, 也常常在一起對比地使用。

2 陽春白雪的材料

【注音】yáng chūn bái xuě

【出處】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 ”

【解釋】原指戰國時代楚國的一種較高級的歌曲。 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用法】常跟“曲高和寡”連用。 也常和“下里巴人”搭配使用;並多用來比喻脫離人民大眾的文藝作品。

Advertisiment
一般作主語、賓語。

【近義詞】曲高和寡、鯤鵬圖南

【反義詞】雅俗共賞、下里巴人

【年代】古代

【例句】文藝既要普及, 又要提高, 群眾熟悉的是“下里巴人”, 但他們也需要“~”。

3 陽春白雪的點評

陽春白雪雖然被指高雅藝術, 但古曲《陽春白雪》在很多書籍裡被解題時, 都稱它以清新流暢的旋律、活潑輕快的節奏, 生動地表現了冬去春來, 大地復蘇, 萬物向榮, 生機勃勃的初春景象。 很顯然這是在"陽春白雪"四個字的字面上解題了。 陽春白雪的典故和琴曲《陽春白雪》年代相隔太遠, 已無音樂上的關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