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於父母、教育、學習、學校

關於父母

千萬不要在沒準備的情況下, 就稀裡糊塗地懷孕, 就稀裡糊塗地做了父母, 也不要到孩子上學時才想到孩子的教育, 更不要到了孩子學習不好, 沾上一身壞毛病、壞習慣之後, 再著急上火……
——王月朋 

婦女不生孩子就不能體會到生活的幸福。 但要記住, 做母親必然會遇到許多困難。 因此, 凡是沒有決心戰勝這些困難的婦女, 最好不要生小孩。
——斯特娜夫人

多數母親雇人教育孩子, 這樣的婦女不能稱為母親。 母親的工作不能由旁人代替。 孩子的教育必須由母親承擔。 把自己的孩子委託給他人,

Advertisiment
只有人類這樣做, 其他的動物決不這樣。
——斯特娜夫人

父母將家教作為自己心目中永恆的主題, 是孩子成才的主要因素。 父母不僅要有知識、有文化、有美德, 還要有對家教社會意義的充分認識, 從而像做學問、搞事業一樣有頑強的拼搏精神。
——李振霞

在孩子的智力發展過程中, 家庭起著重要的作用。 為了把孩子培養成天才, 一個長久起作用的東西就是“成人對孩子傑出天賦的高度熱情, 這種熱情和支持會領導孩子走上發展這種天賦的道路”。
——拉斯洛·波爾加

“他要補習我讓他補習, 他要買東西我給他錢, 難道說我還不愛他嗎?”錯了!這不是愛, 真正的愛應該是去關懷他、幫助他、引導他, 這些豈是金錢所能替代得了的!
——王乃慶

Advertisiment

很多父母常常抱怨孩子不理解自己的好意和苦心。 可是, 孩子們為什麼沒有理解父母的好意呢?我看尋根究底, 還是父母不理解孩子, 是父母提出的要求沒有從孩子的心理出發。 換句話說, 要孩子理解父母, 父母必須首先理解孩子。
——司有和

莊稼長勢不好, 農民從不責怪莊稼, 而是在自己的種植方法上找原因。 可孩子成績不好時, 父母總是抱怨孩子, 有幾個父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周 弘

不少父母面對已出現問題的孩子不是積極想辦法自救, 而是到處尋找拯救孩子的靈丹妙藥, 寄希望於別人。 有的父母這樣說:自己知識有限, 教育孩子無能為力, 把孩子交給別人教育, 自己多付點錢都可以。 我的親身經歷證明, 在教育上,

Advertisiment
父母與其求救于教育專家, 不如把自己打造成家庭教育的內行。
——賈容韜

人非聖賢, 孰能無過?然而育兒過程中的過錯, 則有可能斷送孩子的一生。 因此我們要時時審視自己的育兒過程, 反思自己的自我修養, 進行有品質的甚至是痛苦的自我解剖和自我修正, 力求不犯斷送孩子一生的大錯。
——陳曙霞

我常聽見人們這樣說:“我沒有時間教育孩子們, 我整天在工作上。 ”我也曾想:莫非需要特別地撥出一部分時間在家裡教育孩子嗎?我丈夫教我明白了:教育是在每一件瑣碎事上, 在你的每一舉動上, 每一眼色上, 每一句話上, 這一切都可以教育你的孩子。
——柳·科斯莫傑米揚斯卡婭

關於教育

在我們的思想中, 不存在什麼“關鍵時期”,

Advertisiment
孩子的每一個成長時期都是“關鍵時期”, 每一個時期都是“機不可失, 時不再來”。
——馬秀娟

在説明孩子克服缺點的時候, 要像吃藥一樣, 哄勸甚至強迫;對待遊戲活動, 要像吃糖一樣, 使他有所節制;對待學習, 要像吃飯一樣, 既是需要又是任務;對於課餘的安排, 要像洗臉刷牙一樣, 使他形成習慣, 持之以恆。
——王月朋 任彥芳

孩子究竟是怎麼成長起來的?不是一個花環套著一個花環、一個成績加上一個成績地成長起來的, 這只是我們的美好願望。 其實我們的孩子, 可以說包括所有比較優秀的孩子, 他們往往是按照犯一個錯誤——認識一個錯誤——改正一個錯誤的規律成長起來的。
——李曉凡

人一生多變, 應該學會換位思考。 在人之上, 要視別人為人;在人之下,

Advertisiment
要視自己為人。
——蘇 杭

孩子成為天才還是庸才, 不是決定於天賦多少, 而是決定於生下來後零到五六歲時的教育。 不用說生下來就具備非凡稟賦的孩子, 就是那些具備一般稟賦的孩子, 只要教育得法, 也都能成為非凡的人。
——老威特

早期識字閱讀是早期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和手段之一, 但決不是全部。 但是現實中卻有相當一部分施教者, 把早期識字當做早期教育的全部內容, 認為教孩子識字了, 就是進行科學的早期教育了, 孩子將來就一定能成功。 這種觀念是非常片面的。
——胡軼群

我們並不認為, 凡是經由早期美術教育的人, 一定成為美術家;也不認為凡是經過早期繪畫教育的人, 就必然成為超凡脫俗的天才。 但是我們認為,經過早期藝術教育的孩子,必定會提高自己的智慧和具有各行各業的現代人才所需要的精神素質。
——卜維勤 王麗岩

如果讓孩子抱著為了考試去學英語的目的,那是學不好的;反之,只要你學好了英語,有了過硬的基本功,什麼考試都難不倒你。
——鐘 沛 吳 玲

關於學習

小孩子的職責就是刻苦念書。我常跟孩子們說,只有好好念書,你們以後才會有好的出路。你們如果有快樂的童年,就會有辛苦的中年,悲慘的老年。
——鐘淑家

有些人看到孩子讀書的艱難,總是有意無意地說這樣的生活太苦了。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我都對孩子說:“讀書是最幸福的事,不讀書才是最痛苦的事。”
——錢麗芳

孩子上學後,我們根本沒有在孩子的教育上花什麼精力,讓孩子一直處於“放野馬”的狀態。面對孩子成績不好的現實,我們總是歸咎于孩子,埋怨孩子不聰明,學習不勤奮,而認為與自己無關。現在看來,實在是太糊塗了!別的不說,孩子沒有參考書,只學一本教材,卻去跟參加培訓班、請著家教或由父母督促自學參考書的孩子比高低,這是多麼不公平的事啊!
——胡條仙 嚴國興

對於英語學習來說,“不會是從零開始,錯了是從負開始”。因此,在初學英語的時候,一開始就要學到純正的英語,不然的話,等你意識到你的英語語音、語調讀得不準確時,這時再來糾正,不但得不償失,而且還要花費你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改正,效果還不見得理想,說不定還挫傷了你學英語的積極性。
——鐘 沛 吳 玲

小學四五年級、初中二年級和高中二年級有個“拉檔期”,會造成學生之間成績上的新差距;如果對這些變化缺乏心理準備,缺少應變能力,就可能出現掉隊的情況。
——陳春江 蘇 英

進入初中,特別是到了寒暑假,我們都會把假日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做階段複習,預習新課程。每次寒暑假結束,孩子都會有明顯的進步。他之所以能在強手如林的中學裡得到一步步提高,主要依靠的就是這幾個假期。
——胡條仙 嚴國興

有些自以為有知識的父母,根本不瞭解高考是怎麼回事,對於二十幾年來形成的嚴密、封閉甚至有幾分怪異的高中知識體系與升學考試體系,既沒有一點切身體驗,更沒有做過認真研究,說的東西不是風馬牛不相及,就是誤導錯引,後患無窮。
——崔麗超

關於學校

作為一個明智的父母,應該主動配合學校教育,熱情支持老師工作。老師要求在學校做到的,在家裡也要做到。絕不能在校裡一套,出校門另一套;嘴上說一套,行為又一套。
——顧今昔

相信自己的孩子並沒有錯,但是為了全面客觀地看到孩子的真實情況,經常和學校、老師保持聯繫,這對孩子既是一種外在的約束力量,也是父母對孩子關愛和負責任的體現。
——吳章鴻

孩子的問題大多與家庭教育有關,什麼問題都拿到學校去解決,指望老師“妙手回春”,這是不現實的。必須抓好父母的教育,只有高素質的父母才能培養高素質的兒女。
——雷運姣

學生在校內出了問題,有的父母不從自身找原因,而是專挑老師的毛病,動輒到學校找老師理論,甚至大吵大鬧。這樣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賈容韜

一般的父母只注意擇校、擇班、擇師,其實最重要的是擇生!只有合適的競爭圈子,才能保證孩子有絕對獲勝的把握。學生的競爭,不是所謂知識的競爭,而是同齡人的競爭。
——崔麗超

沒有一種機制可以保證素質好的學生就一定有好前程,只要是以一次考試作為擇優的標準,分數就必然是實力的標誌,也就是學生的硬道理,而且也是辦學者的硬道理。
——蔡笑晚

但是我們認為,經過早期藝術教育的孩子,必定會提高自己的智慧和具有各行各業的現代人才所需要的精神素質。
——卜維勤 王麗岩

如果讓孩子抱著為了考試去學英語的目的,那是學不好的;反之,只要你學好了英語,有了過硬的基本功,什麼考試都難不倒你。
——鐘 沛 吳 玲

關於學習

小孩子的職責就是刻苦念書。我常跟孩子們說,只有好好念書,你們以後才會有好的出路。你們如果有快樂的童年,就會有辛苦的中年,悲慘的老年。
——鐘淑家

有些人看到孩子讀書的艱難,總是有意無意地說這樣的生活太苦了。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我都對孩子說:“讀書是最幸福的事,不讀書才是最痛苦的事。”
——錢麗芳

孩子上學後,我們根本沒有在孩子的教育上花什麼精力,讓孩子一直處於“放野馬”的狀態。面對孩子成績不好的現實,我們總是歸咎于孩子,埋怨孩子不聰明,學習不勤奮,而認為與自己無關。現在看來,實在是太糊塗了!別的不說,孩子沒有參考書,只學一本教材,卻去跟參加培訓班、請著家教或由父母督促自學參考書的孩子比高低,這是多麼不公平的事啊!
——胡條仙 嚴國興

對於英語學習來說,“不會是從零開始,錯了是從負開始”。因此,在初學英語的時候,一開始就要學到純正的英語,不然的話,等你意識到你的英語語音、語調讀得不準確時,這時再來糾正,不但得不償失,而且還要花費你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改正,效果還不見得理想,說不定還挫傷了你學英語的積極性。
——鐘 沛 吳 玲

小學四五年級、初中二年級和高中二年級有個“拉檔期”,會造成學生之間成績上的新差距;如果對這些變化缺乏心理準備,缺少應變能力,就可能出現掉隊的情況。
——陳春江 蘇 英

進入初中,特別是到了寒暑假,我們都會把假日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做階段複習,預習新課程。每次寒暑假結束,孩子都會有明顯的進步。他之所以能在強手如林的中學裡得到一步步提高,主要依靠的就是這幾個假期。
——胡條仙 嚴國興

有些自以為有知識的父母,根本不瞭解高考是怎麼回事,對於二十幾年來形成的嚴密、封閉甚至有幾分怪異的高中知識體系與升學考試體系,既沒有一點切身體驗,更沒有做過認真研究,說的東西不是風馬牛不相及,就是誤導錯引,後患無窮。
——崔麗超

關於學校

作為一個明智的父母,應該主動配合學校教育,熱情支持老師工作。老師要求在學校做到的,在家裡也要做到。絕不能在校裡一套,出校門另一套;嘴上說一套,行為又一套。
——顧今昔

相信自己的孩子並沒有錯,但是為了全面客觀地看到孩子的真實情況,經常和學校、老師保持聯繫,這對孩子既是一種外在的約束力量,也是父母對孩子關愛和負責任的體現。
——吳章鴻

孩子的問題大多與家庭教育有關,什麼問題都拿到學校去解決,指望老師“妙手回春”,這是不現實的。必須抓好父母的教育,只有高素質的父母才能培養高素質的兒女。
——雷運姣

學生在校內出了問題,有的父母不從自身找原因,而是專挑老師的毛病,動輒到學校找老師理論,甚至大吵大鬧。這樣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賈容韜

一般的父母只注意擇校、擇班、擇師,其實最重要的是擇生!只有合適的競爭圈子,才能保證孩子有絕對獲勝的把握。學生的競爭,不是所謂知識的競爭,而是同齡人的競爭。
——崔麗超

沒有一種機制可以保證素質好的學生就一定有好前程,只要是以一次考試作為擇優的標準,分數就必然是實力的標誌,也就是學生的硬道理,而且也是辦學者的硬道理。
——蔡笑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