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於感冒的多種治療方法

感冒大多是一種自限性疾病, 使用的也大多是非處方藥物(OTC), 說到這裡也應該可以說說感冒的治療了。 可是要說治療, 就不能把鼻咽喉扁桃體, 還有支氣管的問題“一鍋燴”了, 感染部位不同, 症狀不同, 治療原則當然也不同。

我們先把治療手段列一下:

(1)抗病毒導致的變態反應:主要選用撲爾敏等抗組胺藥物, 對抗機體抗感染免疫分泌的組胺、白三烯等過敏物質, 從源頭上緩解上感症狀;

(2)抗鼻部症狀:主要採用藥物干預鼻部血管的血流, 使分泌下降, 鼻涕減少, 並減少噴嚏;

(3)抗菌:細菌感染或者合併細菌感染時使用,

Advertisiment
主要根據感染細菌的種類選擇抗生素。 主要選用口服頭孢菌素(廣譜)、青黴素類(窄譜, 對抗革蘭氏陽性菌)、紅黴素類(對抗陽性菌、支原體等)、氨基糖甙類(慶大、妥布黴素等, 主要對抗陰性細菌)。

(4)鎮咳:中樞鎮咳, 如可待因類止咳露;乾咳, 如咳必清等。

(5)祛痰:痰液為局部抗炎的副產物, 炎症緩解則痰液減少和消失。 感冒一般不單純使用祛痰藥, 必要時可諮詢醫生。

(6)退熱:3歲以下嬰幼兒發熱很可能在上感早期即出現, 甚至早於其他所有症狀。 而且小寶寶起熱迅速, 熱度高, 需要及時拄制。 一般體溫在38℃以上應該物理降溫治療, 38.3~38.5℃應該開始用藥, 3月齡以上嬰幼兒主要選用布洛芬和撲熱息痛, 39℃以上口服退熱藥不能緩解, 應該送醫。

Advertisiment

(7)炎性因數和球蛋白抗病毒:包括丙種球蛋白、病毒特異性免疫球蛋白、白介素炎性因數, 這些藥物的使用在治療重症上感以及預防肺部感染中有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