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於感冒用藥的分類和指南

中醫依據病因把感冒分為風寒型、風熱型和暑熱型三種, 在用藥上也有區別。
1、風寒型感冒
表現為身感頭痛無汗、四肢疼痛、鼻塞聲重、流清涕、咳嗽、痰白清稀, 口不渴、舌苔白, 治療應選擇辛溫解表類藥, 宣肺散寒。 中成藥可選擇感冒沖劑、通宣理肺、小柴胡片等, 農村有的用鮮薑切碎和蔥白一塊煮水, 趁熱喝下, 微出汗, 病即可自愈。

感冒用藥的分類與指南
2、風熱型感冒
表現為發熱重、輕微發冷、頭脹疼、鼻流粘涕或黃涕、咽喉腫疼、咳嗽、痰黃稠、口渴、舌苔黃或薄白, 宜宣肺清熱、辛涼解表, 可選用銀翹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羚羊感冒片或感冒清熱沖劑口服。
Advertisiment

3、暑熱型感冒
宜清熱祛暑、清氣分熱, 可選用藿香正氣沖劑或口服液。
此外, 有的中醫在上述三種不同類型的感冒外, 又分出一種外寒內熱型感冒。 常吃高熱量的食物, 營養不均衡, 體質偏熱, 有內火, 加上外感風寒, 引起內熱鬱滯。 也有的外感風寒, 治療不當, 久拖不愈, 引起鬱熱內生。 外寒內熱型感冒在治療上宜先用辛溫解表去除外寒, 繼而疏散鬱熱。
天氣忽冷忽熱, 孩子們的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善, 對體溫的調節功能比較差, 機體抵禦病毒和細菌的能力下降, 家長如果不能及時地給孩子增減衣物, 孩子就很容易感冒。 而且一個班級裡有許多學生在上課, 如果一個孩子感冒了,
Advertisiment
就會傳染給其他孩子。
孩子們感冒了要正確治療, 尤其是要正確選擇藥物。 孩子感冒了千萬不要濫用抗菌素, 因為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感染引發的, 如果沒有繼發細菌感染, 使用抗菌素治感冒不但沒有效果還會造成菌群失調引起其他疾病。 選藥首先療效要好, 其次是藥物的副作用要小。
(兼職編輯:鄭燕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