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於幼兒生氣的故事推薦

生活中, 幼兒之間經常會因為爭搶玩具等事情鬧矛盾, 故事中菲菲的情緒變化過程描寫得非常逼真, 能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 給幼兒良好的暗示。 應結合日常生活, 引導幼兒正確對待自己的情緒, 設法擺脫憤怒的情緒, 重新使自己快樂起來。 理解菲菲情緒變化的過程及其原因, 知道生氣是一種正常的情緒表現。 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能嘗試自我調節情緒。 莫名的怒火上升, 溫度不斷加熱, 熊熊大火彷若要吞蝕掉周遭的一切事物。

小時候總是容易亂發脾氣, 一點小事情總是讓人無法忍耐。 胸口總有個惡魔藏在那裡似的,

Advertisiment
讓人全身都不舒服, 就是把別人生吞下去也有的勇氣。 負面的情緒像是座即將爆發的火山, 隨時都可用憤怒與不滿的熔漿給噴出。 生氣、不安、沮喪、難過、趨於平緩、平靜。 原來生氣是有這麼多不同的錯綜複雜的情緒存在著。 大人們總是容易壓抑小朋友的情緒, 容易忽視小朋友的負面情緒原因, 總教我們要有好脾氣, 然而不是每個不滿都是沒有原因的。

如何適當的處理生氣的情緒, 與不要一直陷入焦灼的不安與氣氛中, 也是我們該正視的。 透過菲菲生氣裡的戲劇化與火紅色的高度的憤怒, 讓每個小朋友都知道這樣不快樂與情緒化, 是每個人都會必須面臨到的。 但是別再害怕, 每個人都會有開心和不開心的樣子,

Advertisiment
雖然貌似可怕, 但是卻是可以逐漸改善你不滿的壓力與情緒。 雖然大家都無法去完全的掌控自我的過度情緒化, 但是可以去瞭解它、看待它。 至少當我們不快樂和極度不滿的時候, 可以不要再完全掉入這樣的流沙裡, 爬都爬不起來了。

作者簡介

莫莉·卞, 1943年出生於美國的新澤西州, 曾到日本教授英文, 也擔任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專屬畫家及顧問, 遠赴亞洲及非洲的一些偏遠城市, 還曾為為健康手冊繪過圖。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小時候, 每當我氣極了的時候, 就會覺得自己像是世界的中心點, 是座一觸即發的火山。 那種想要爆發、即將爆發、又怕爆發的狀態, 是一種很可怕的感覺!”作者莫莉·卞在回憶自己童年經驗時這麼說。

Advertisiment
基於這樣的回憶, 她創作出《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的生氣》, 直指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最難學習的一課:如何控制及處理情緒。 《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的生氣》這個故事的重心與特色, 是將情緒狀態以直觀的畫面形式呈現, 作為主角的孩子是整個情緒處理的主控者。

這種方法不同於常見的以文字描寫來表達情緒的作品, 或是以大人所積累的經驗與智慧為基礎, 在敘述中進行教誨的童書。 作者以言簡意賅的文字和極具表現力的圖畫, 直接抓住抽象的情緒, 直觀形象地把它呈現了出來。 故事中的菲菲先是以肢體動作表達憤怒, 進而躲進自己的世界, 渲泄悲傷、漸漸緩和、最終恢復平靜。

Advertisiment
作者對這個過程形象細膩的描畫, 加上對孩子心理感受貼切的瞭解, 使得小讀者自然而然地認同了菲菲, 也毫不設防地進入情節與氛圍的中心, 同時獲得了閱讀的樂趣以及對情緒歷程的瞭解!

簡潔的文字, 字字句句準確地傳達著變化的情緒, 既沒有多餘的字眼去減弱聲音上的韻律, 也沒有不必要的說明去模糊所要表達的意象重心。 有些段落的文字, 在修辭上充滿韻律, 或者乾脆只有一個象聲詞, 以一種凝聚力, 將文字中的詩意與圖畫中的爆發力融合。 而且, 簡潔的文字, 並沒有將內容壓縮得艱深難懂, 反而是以三四歲孩子熟悉的修辭和比喻, 親切、清楚地引導小讀者在理解上迅速反映出共鳴。

圖畫則以具有震憾效果的視覺圖像,

Advertisiment
精確地反映著小主角的內心世界。 例如封面, 菲菲噴張的鼻孔、藍色的眼睛仿佛深不見底的湖水, 好像有水氣從中蒸發而出;以黃棕兩色交錯直瀉而下的發簾、直翹的辮子、襯托在火紅色的背景之上, 躍然紙上的怒氣讓讀者一目了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