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於常規教育的意義

“常規”對於幼稚園教師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詞語了, 從幼兒入園的第一天開始, 教師就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 它貫穿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中, 具有內容具體、種類繁多和要求嚴格的特點, 可以說常規教育是幼稚園教師工作中舉足輕重的一項內容。

幼稚園常規的存在對幼兒和教師都有其重要的意義。 脫離了家庭的幼兒在幼稚園裡需要學會自理和獨立, 沒有父母爺爺奶奶幫忙餵飯和穿鞋穿襪, 沒有專寵的他們需要和同伴相互禮讓和合作, 不能隨心所欲地破壞班級圖書和玩具, 因此幼稚園常規不僅能夠培養幼兒良好的自控能力、生活習慣、規則意識和行為規範,

Advertisiment
還能讓幼兒更好地適應集體生活。 此外, 幼稚園的一日常規和正常生活作息讓幼兒體驗到秩序感和安全感, 防止幼兒在離開家時產生的恐懼感, 有利於培養幼兒良好的情緒。 因此, 幼稚園的常規既包含了科學的生活常規, 又包含了交往和實踐活動中的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這裡面至少包含了教幼兒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做人三層意思, 而這恰恰是一個人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最基本的素質, 也是社會對每一個公民乃至未來人才的最基本的素質要求。 所以說常規教育是幼稚園素質教育乃至整個基礎教育重要的核心內容。

另一方面,

Advertisiment
許多教師認為, 常規就是幼兒教師順利開展各項活動的地基, 常規沒建立好, 活動的目標就難以達到。 良好的常規有利於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和維護正常的保教秩序。 這是幼稚園保教工作的需要, 也是幼兒自身安全的需要。 因為只有在安全、和諧、有秩序的環境中, 教師才能輕鬆愉快地工作, 才有可能充分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智慧, 提高教育教學的品質。

總之, 幼兒對班級規則的遵從, 不僅能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幼兒對初步的社會行為規範的認同與內化, 也直接影響著幼兒集體教育的秩序的維護, 保證機體活動的和諧有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