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於中秋節的兒童詩

1 關於中秋節兒童詩:詩歌

《中秋節》
作者:青檸

八月中秋的月亮, 是最亮最圓的。

月亮升起, 撒下一片銀灰。

竹梢上, 歸巢鳥兒安睡。

池塘裡, 魚兒躍出碧光。

水裡一個月亮, 天上一個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裡, 水裡的月亮在天上。

人們聚在桌前, 分享著圓圓的月餅。

柚子長得是那麼可愛, 八月的桂花開始飄香。

為團圓增加了一份愉悅, 琴聲悠悠, 唱出家家團圓。

《我的思念是圓的》
作者:艾青

我的思念是圓的,

八月中秋的月亮,

也是最亮最圓的。

無論山多高、海多寬,

天涯海角都能看見它。

在這樣的夜晚,

會想起什麼?

我的思念是圓的,

Advertisiment

西瓜、蘋果都是圓的,

團聚的人家是歡樂的,

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

思念親人的人,

望著空中的明月,

誰能把月餅咽下?

《奔月》
作者:舒婷

與你同樣瑩潔的春夢,

都稍縱即逝?

而你偏不顧一切,

投向不可及的生命之源。

即使月兒肯收容你的背叛,

猶有寂寞伴你千年,

為什麼巍峨的山嶽,

不能代你肩起沉重的鎖鏈,

你輕揚而去了嗎?

一個美麗的弱音,

在千百次演奏之中永生。

《中秋》
作者:舒婷

海島八月中秋,

芭蕉搖搖,

龍眼熟墜。

不知有“花朝月夕”,

只因年來風雨見多。

當激情招來十級風暴,

心, 不知在哪裡停泊。

道路已經抉擇,

沒有薔薇花,

並不曾後悔過。

人在月光裡容易夢遊,

渴望得到也懂得溫柔。

要使血不這樣奔流,

憑二十四歲的驕傲顯然不夠。

Advertisiment

要有堅實的肩膀,

能靠上疲倦的頭;

需要有一雙手,

來支持最沉重的時刻。

儘管明白,

生命應當完全獻出去,

留多少給自己,

就有多少憂愁。

123456 《月亮升起的地方》
作者:小島

月亮升起,

有雕歸巢的聲音。

有魚兒躍出碧光,

有琴聲演繹古老傳說。

好多不知誰的眼睛,

落于白樺樹上眨眨地。

透出智慧和孤傲,

夜裡, 卻拋給月亮。

無限柔情, 也是那晚,

貼在窗上的那些,

姥姥剪出的窗花。

被冰淩花裹著,

在我的夢中, 溶化了。

《月之故鄉》
作者:彭邦楨

水裡一個月亮,

天上一個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裡,

水裡的月亮在天上。

低頭看水裡,

抬頭看天上,

看月亮, 思故鄉。

一個在水裡,

一個在天上。

《中秋月》
作者:詩雅

中秋的月亮,

總是那麼惆悵,

似一窪秋水的悲涼,

Advertisiment

蘊著我無可奈何的感傷。

借你纖纖的手,

剪一縷朦朧月光,

讓我把今夜的孤獨收藏。

八月的桂花開始了飄香,

而我,

再也找不到了來時的方向。

《中秋節祝願》
作者:晴天

中秋佳節月兒圓,

和諧秋風送祝願。

月餅薀意是思念,

神州戶戶聚歡顏。

海外赤子思故鄉,

佳節月兒份外亮。

中華民族在崛起。

祖國啊蒸蒸日上。

回歸秋風吹兩岸,

骨肉團聚是心願。

廣式月餅寄台南,

兩岸同圓一個夢。

國富民強有自尊,

安寧團結家和睦。

中秋月餅圓又甜,

富強康樂萬萬年。

123456 3 關於中秋節的兒童詩:童謠

《嘗月餅, 迎國慶》

中秋夜, 明月圓,

家家戶戶慶團圓。

吃瓜果, 嘗月餅,

嘗完月餅迎國慶。

看祖國, 日月異,

祖國處處有奇跡。

《送月餅》

中秋節, 月兒明,

我給爺爺送月餅。

Advertisiment

月餅大, 月餅圓,

月餅圓圓香又甜。

爺爺吃了拇指翹,

奶奶吃了哈哈笑,

爸爸笑, 媽媽樂,

誇我是個好寶寶。

《吃月餅》

月兒大, 月兒明,

月兒圓圓像月餅。

月餅圓, 月餅甜,

一吃吃上十五天。

十五天, 看不見,

只見一條細細線。

《賞月光》

八月半, 煮雞蛋,

雞蛋熟, 煮紅薯。

紅薯香, 飄四方,

飄到天上找吳剛。

吳剛撒下月光光,

照得院子亮堂堂。

亮堂堂, 人滿堂,

團團圓圓賞月光。

《慶團圓》

八月十五是中秋,

中秋月兒圓又圓。

全家坐在屋簷下,

吃著月餅看著天。

天上月光照人間,

人間處處慶團圓。

《中秋節》

中秋佳節已來到,

秋高氣爽心情妙。

擺上鮮花和月餅,

祭拜月娘祭先靈。

一拜二拜心意誠,

爸爸媽媽誇我行。

《中秋夜》

中秋夜, 亮堂堂,

家家戶戶賞月忙。

擺月餅,

Advertisiment
拜月娘,

月娘來把月餅嘗。

月餅香, 月餅甜,

月娘臉上笑開顏。

《中秋節》

八月十五月兒圓,

中秋月餅香又甜。

八月十五月兒亮,

我陪姥姥過月半。

八月十五月兒光,

我給姥姥端熱湯。

123456 《中秋佳節樂翻天》

中秋月兒圓又圓,

親朋好友聚團員。

吃著月餅賞著月,

喝著香茶聽音樂。

中秋佳節樂翻天,

幸福生活比蜜甜。

《月兒底下做遊戲》

中秋節, 月兒圓,

吃月餅, 甜又甜。

月餅香, 月餅圓,

像月兒, 掛天邊。

圓圓月兒照大地,

大地處處有喜氣,

小朋友們心歡喜,

月兒底下做遊戲。

《中秋節》

七月過, 八月到,

中秋節, 開來到。

吃月餅, 賞玉桂,

看花燈, 放花炮。

中秋佳節真熱鬧。

《中秋節》

中秋節, 月亮圓,

圍坐一起慶團圓。

說說笑笑吃月餅,

開開心心話團圓。

《中秋佳節已來到》

中秋佳節已來到,

家人團圓真熱鬧。

月下賞月齊歡笑,

幸福生活樂逍遙。

《中秋》

八月十五中秋到,

明月高高當空照。

賞月吃餅放花炮,

開開心心真熱鬧。

《團圓》

月兒亮,月兒圓,

八月十五大團圓。

月餅大,月餅圓,

人間最盼是團圓。

《過中秋》

中秋佳節快來到,

小朋友們開心笑。

圓圓月兒天空坐,

甜甜月餅自己做。

勞動的滋味最最甜,

幸福的時刻是團圓。

123456 5 關於中秋節的兒童詩:古詩

《月下獨酌》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秋宵月下有懷》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入。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月》
宋·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123456 《中秋見月和子由》
宋·蘇軾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螿鳴露草。

捲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水調歌頭》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滿江紅·中秋寄遠》
宋·辛棄疾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

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

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

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髮。

玉液滿,瓊杯滑。

長袖起,清歌咽。

歎十常八九,欲磨還缺。

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宋·文天祥

待月舉杯,呼芳樽於綠淨。

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

《十五夜抵建寧》
明·徐渭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長橋見月圓。

漸上遠煙浮草際,忽依高閣墮簷前。

《舟次中秋》
明·張煌言

淡蕩秋光客路長,蘭橈桂棹泛天香。

月明圓嶠人千里,風急輕帆燕一行。

《中秋登樓望月》
宋·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中秋》
唐·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123456

家人團圓真熱鬧。

月下賞月齊歡笑,

幸福生活樂逍遙。

《中秋》

八月十五中秋到,

明月高高當空照。

賞月吃餅放花炮,

開開心心真熱鬧。

《團圓》

月兒亮,月兒圓,

八月十五大團圓。

月餅大,月餅圓,

人間最盼是團圓。

《過中秋》

中秋佳節快來到,

小朋友們開心笑。

圓圓月兒天空坐,

甜甜月餅自己做。

勞動的滋味最最甜,

幸福的時刻是團圓。

123456 5 關於中秋節的兒童詩:古詩

《月下獨酌》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秋宵月下有懷》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入。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月》
宋·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123456 《中秋見月和子由》
宋·蘇軾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螿鳴露草。

捲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水調歌頭》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滿江紅·中秋寄遠》
宋·辛棄疾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

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

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

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髮。

玉液滿,瓊杯滑。

長袖起,清歌咽。

歎十常八九,欲磨還缺。

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宋·文天祥

待月舉杯,呼芳樽於綠淨。

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

《十五夜抵建寧》
明·徐渭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長橋見月圓。

漸上遠煙浮草際,忽依高閣墮簷前。

《舟次中秋》
明·張煌言

淡蕩秋光客路長,蘭橈桂棹泛天香。

月明圓嶠人千里,風急輕帆燕一行。

《中秋登樓望月》
宋·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中秋》
唐·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123456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