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長途旅行,我家寶寶不暈車

風和日麗的天氣, 很多家庭都熱衷外出旅行。 而且如今私家車越來越多, 人們眼中更多了闔家坐私車外出郊遊的美好畫面。 但你是否想過, 如果你的寶寶有暈車症會怎樣?——可能全家的旅行就很難用“美好”兩字來形容了。

為什麼會產生暈車症?

人的身體構造包含有幾組不同的運動平衡感官。 在正常情況下, 它們相互協調工作, 能夠立即提供給大腦資訊, 告訴大腦身體在如何運動, 大腦應該如何反應。 當車在行進中時, 人的內耳器官感知到運動。 但坐在運動中的車上, 人的關節神經和皮膚並沒有感知到運動。

Advertisiment
不同運動感官傳遞給大腦的資訊起了衝突:到底是運動還是靜止?如果人同時在車上看書, 眼睛也沒有感知到運動, 那就更糟了。 這種衝突最終導致了人體的不適——這也就是暈車症的產生。

媽媽觀察:

我家寶寶馬上要暈車症了——

暈車症狀一般從輕度腸胃不適, 到出冷汗, 萎靡不振, 頭暈目眩, 呼吸加快, 頭痛嘔吐, 甚至於暈厥, 都有可能發生。 對於還不善用言語表達的寶寶來說, 父母更要密切注意暈車的早期症狀, 例如寶寶看上去精神不好, 沒有胃口, 臉色蒼白, 出汗, 流口水, 打哈欠, 哭泣等等, 大些的孩子會說不舒服, 頭暈等等。 當寶寶感到不適而緊張害怕時, 暈車症狀更易加重。 所以父母應及時發現寶寶的輕度暈車症狀,

Advertisiment
及早採取行動, 從而緩解並制止發生更嚴重的暈車症狀。

為什麼寶寶更容易得暈車

在一定情況下, 每個人都有可能經歷暈車, 但有一部分人的確比較容易得暈車症。 嬰兒很少有暈車現象發生, 但一歲以上的兒童是最易得暈車症的。 因為坐在車後座的孩子通常由於身高關係, 只能看到車內的事物, 眼睛無法感知到運動。 同時, 孩子通常都會經歷第一次坐車長途旅行, 這時是最易得暈車症的, 因為孩子的大腦尚未習慣于坐車時產生的資訊衝突。 如果孩子第一次經歷過暈車, 很容易在下一次坐車時, 產生自我暗示, 導致暈車症再次發生。 暈車症在成人中比較少見, 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 坐車經驗不斷累積,

Advertisiment
大腦逐漸習慣於這種資訊衝突, 人也就不再暈車了。

如何防範暈車症發生?

車在行進中時, 父母想辦法讓孩子眼睛看著車窗外面, 最好是前方較遠處的東西, 比如播放輕鬆的音樂, 同時給他指點前方較遠處的各種風景事物。 注意不要看著事物漸漸接近, 因為這個過程很容易導致暈車症發生。 父母更不要讓孩子看車內的事物, 例如看書、打遊戲機或玩玩具。

小帖士:

如果是坐巴士車, 儘量選擇前排位置, 因為後排位置以及與車輛行進方向不同的位置均容易導致暈車症發生。

保持車內空氣清新。 父母應適當打開車窗, 讓空氣充分流通, 避免在車內吸煙或攜帶氣味非常重的食品。

坐車前, 不應讓孩子吃得太飽或者空腹,

Advertisiment
以防加重暈車症狀。 坐車時, 不要給孩子吃過甜或油膩的食物, 可以給孩子吃鹹味蘇打餅乾這類易消化的點心。

儘量平穩地開車, 減少加減速、刹車或改變車道的次數。

如果長途駕駛, 中間要多停車休息。 父母應事先計畫幾個休息點, 例如沿路的公園、風景或商場等, 多讓孩子下車走動, 呼吸新鮮空氣。 父母可以把這些計畫提前告訴孩子, 讓孩子感覺終點並非遙不可及, 減輕孩子對坐長途車的心理恐懼, 因為心理壓力對暈車症有重要影響。

如果孩子經常暈車, 可以在乘車前一小時服用暈車藥, 服用劑量應和孩子的年齡相匹配。 注意暈車藥在暈車症發生以後再服用就無效了。

一旦孩子顯現暈車症的早期症狀, 就應找地方及時停車,

Advertisiment
讓孩子呼吸空氣, 平躺休息片刻, 避免嚴重暈車症狀的發生。 如果一時無法停車休息, 父母要想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