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長期用安撫奶嘴易形成齙牙

嬰兒天生就有吸吮的需要, 這是一個非條件反射。 一般來說, 寶貝使用安撫奶嘴沒有什麼不好。 但過度使用可能留下長久的後遺症。 那麼, 到底應該如何使用安撫奶嘴呢?

依賴過度易成齙牙

長期使用奶嘴, 幼兒牙齒咬合不良, 引起牙齒、齒槽骨之間的壓力不均, 這樣幼兒的臉型輪廓發育就容易受到影響。 3歲以下幼兒的骨骼發育尚未定型, 而吸吮奶嘴時, 奶嘴在舌頭上前後搖動, 這股力量會把上齶骨往外拉扯, 很容易形成齙牙。 另外, 使用奶嘴會導致整個口腔的動作不和諧, 發音時的動作不正確,

Advertisiment
尤其是年齡越大, 糾正不良發音姿勢的困難就越大。 當上下齶的牙齒無法正確咬合時, 一開口說話就容易發生“漏氣”的現象, 無法正常發音。

此外, 寶寶在不停吸吮奶嘴的時候, 空氣會隨著寶寶的吞咽動作從兩側嘴角進入口腔, 進入胃裡, 當胃承受不了空氣的容量時就會出現收縮, 引起小兒溢乳。 同時, 寶寶的胃腸道也會條件反射地跟著蠕動, 而頻繁的蠕動易使寶寶發生腸痙攣, 引起腹痛等。

擁抱、撫摸也能替代奶嘴

安撫奶嘴之所以深受信賴, 主要是因為當寶寶哭鬧無法安撫時, 只要給予安撫奶嘴就能快速達到安撫效果。 但每個寶寶的天生氣質不同, 對依附情感的需求也不同, 並不一定都需要使用安撫奶嘴。 由於寶寶與生俱來的非條件反射、吸吮反射,

Advertisiment
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消失, 如果父母一直給寶寶含個奶嘴, 無疑是在強化這一反射, 久而久之會形成依賴。 其實, 溫暖的擁抱、輕柔的撫摸、低聲的哼唱等方式都可以達到安撫寶寶的效果。

專家建議在新生兒學會吸吮母乳前, 不要讓寶寶使用安撫奶嘴, 至少要等到寶寶出生3周以後。 因為太早引入安撫奶嘴, 會干擾寶寶吸吮媽媽的乳☆禁☆頭, 影響母乳喂 養。 當然, 無法用其他手段滿足寶寶的需求時, 可以適當使用安撫奶嘴來“救急”。 但並非一有狀況就寄希望於安撫奶嘴, 更不要寶寶一哭就給他安撫奶嘴。 最好能 在寶寶10個月大之前停止使用, 一般寶寶在3~4個月大時, 他的吸吮反射自然削弱,

Advertisiment
這時戒除安撫奶嘴是比較容易的。

沒必要徹底拋棄奶嘴

那麼, 要將奶嘴“一棒打死”嗎?當然沒必要。 在寶寶發育的早期使用安撫奶嘴不會引起“乳☆禁☆頭混亂”, 或者引起說話問題, 也不會永久地改變牙齒或上齶的 位置, 只要吸吮安撫奶嘴的習慣在換牙之前停止即可。 許多從出生開始就採取奶瓶餵養的寶寶, 可能更需要安撫奶嘴來滿足口欲。 這是因為母乳餵養的寶寶能夠直接 吸吮母親的乳☆禁☆頭, 由於吸吮時比較費力, 所以在吸吮乳汁的過程中, 寶寶的口欲已經獲得滿足。 但是, 用奶瓶吃奶多半不需要費力吸吮, 因此口欲無法獲得充分滿 足, 所以寶寶對安撫奶嘴的需求和接受度較高。

如果需要使用安撫奶嘴, 應該至少準備2~3個備用。

Advertisiment
平時可用消毒鍋或煮沸法消毒。 不要燙得太久, 以免奶嘴材質變質。 至少每週應消毒一次, 平時以開水清潔後再給寶寶使用。 一般1個月更換一次。 當奶嘴表面不再光滑、摸起來有點黏膩, 或者有裂紋、變形破損, 應該及時更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