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長得高、長得壯有毛用?發育正常才是硬道理!

於是等寶寶一出生寶媽們就拿著小皮尺量眼巴巴地身長, 用體重秤屁顛屁顛地秤體重, 但是如何正確的監測寶寶的體格發育、什麼樣的體格發育是正常的, 寶媽們是不是還不甚瞭解?

十月菌

沒關係, 菌菌今天就手把手教你如何正確的監測寶寶的體格發育

寶寶的體格發育是衡量健康的重要指標, 監測寶寶的體格發育狀況, 除了對於身高、體重的測量外, 兩歲前還應重點測量寶寶的頭圍。

如何正確監測寶寶的體重?

體重是什麼?

體重不就是秤上那三個數字嘛~

理解到位~醫學上視體重為各器官、組織及體液的重量。

Advertisiment

如何給寶寶測體重?

給寶寶測量體重時, 不用苛求自家的秤一定要精准無誤, 只要堅持使用同一臺秤, 寶寶的體重變化就有價值。

測量體重的最佳時間是晨起空腹排尿後或寶寶進食後2個小時。

寶寶的體重變化規律

世界衛生組織給出的新生寶寶體重參考值為:男寶3.3kg, 女寶3.2kg。 出生後第一周由於攝入不足、水分喪失及胎糞排出, 體重會暫時性的下降3%~9%, 但正常情況下會在出生後7~10天恢復到出生時的水準。

寶寶年齡越小, 體重增長越快。 一歲時小孩體重約為出生時的3倍(9kg)。

注:1~6月:體重(kg)=出生時體重(kg)+月齡×0.7

7~12月:體重(kg)=6+月齡×0.25

寶寶的體重增長並非是一個勻速的過程, 在1到2歲時, 體重平均增長2.5kg左右。

兩歲後到青春前期(12歲之前)體重增長緩慢,

Advertisiment
每年約增長2kg。

注:兩歲至青春前期:體重(kg)=年齡×2+7(或8)

影響寶寶體重增長的因素

十月菌提醒

寶寶的體重增長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 在平均值上下波動10%都屬於正常範圍~

如何正確監測寶寶的身高?

身高是什麼?

地球人都知道, 身高不就是海拔嗎?

更準確的理解是, 寶寶的身高(身長)是指從頭頂到足底的垂直長度。

如何監測寶寶的身高?

寶寶的身高增長規律

新生寶寶的身長平均約為50cm, 出生後第一年平均增長約20cm, 其中前三個月增長11~12cm, 此為身高增長的第一個高峰期。

隨後身高增長速度減慢, 2歲的寶寶平均身長是85cm。

注:2~12歲身長(高)的計算公式:身高(cm)=年齡(歲)×7+70

2歲後身長(高)穩步增長, 平均每年增加5~7cm, 至青春期(女孩12到18歲,

Advertisiment
男孩13歲到20歲)出現第二個身高增漲的高峰期。

影響寶寶身高增長的因素都有哪些?

十月菌提醒

孩子的身長發育有其自身的規律, 寶爸寶媽不能為了讓寶寶有個高海拔就過度餵養, 但是低於平均值30%以上就屬於身高發育異常了。

如何正確監測寶寶頭圍?

寶寶的頭圍與腦和顱骨的發育密切相關, 剛出生的寶寶頭顱骨間有一定的縫隙, 前囟也是在18個月到24個月之間才會閉合, 所以監測寶寶的頭圍尤為重要。

頭圍是什麼?

頭圍不就是寶寶腦瓜子的大小嘛~

寶媽的說法有點籠統哦, 正確的理解應該是指經寶寶的眉弓上方、枕後結節繞頭一周的長度。

如何測量寶寶的頭圍?

注:1、給寶寶測量頭圍用的軟尺不能過於柔軟, 否則測出的資料可能會有誤差。

Advertisiment

2、寶媽測量寶寶的頭圍時, 手指不能過松或過緊, 否則測出的資料也會不準確。

寶寶頭圍的增長趨勢。

十月菌提醒

寶寶的頭圍在兩歲前測量最有價值, 較小的頭圍常提示腦發育不良, 頭圍增長超常則提示腦積水。

除此之外, 寶寶的體格發育還包括胸圍、皮下脂肪、上臂圍等, 正確監測寶寶的體格發育, 重視TA的身體健康, 才能讓孩子在長大後去追求更美更耀眼的曲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