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長假結束 4招巧避“節後綜合症”

第一招:調整作息保持良好睡眠

十一長假, 人們娛樂玩耍、或外出旅遊、走親探友, 休息的時間反而比平時上班時還少, 作息時間和規律被打亂, 擾亂了生物鐘;加之節日期間飲食無規律, 不少人還煙酒無度, 暴飲暴食, 造成營養搭配不均, 身體各器官超負荷運轉, 引起功能紊亂, 儘管還沒有達到發病的地步, 但已經讓人體感到不適了。 長假結束, 一旦回到緊張的工作環境中, 就容易身心失衡, 出現各種亞健康症狀, 還容易誘發各種疾病。

英國薩里大學研究人員表示, 一旦重返工作崗位, 長假期間充分自由的“睡眠/清醒模式”就必須被打破,

Advertisiment
生物鐘必須恢復到正常上班的模式, 而這種不適應產生的負面作用與飛行時差反應極為相似。 其症狀包括: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問題、手腳笨拙、總感覺不舒服、乏力、疲勞和易怒。 早上極不情願地離開熱被窩, 起床後感覺倦怠, 夜晚入睡困難, 白天睡意朦朧。

資深心理師提示, 面對這種情況, 首先要認真調節生物鐘, 長假玩樂過度, 甚至通宵喝酒打牌等, 打亂了人體正常的生物鐘, 可通過休息或給身體補充營養得到解除, 要做到起居有序, 要保證有足夠的睡眠時間。 早睡早起, 並積極鍛煉身體, 如步行、慢跑, 讓自己心跳加快並出汗。 適度調節自己的狀態, 使自己的身體比較適應快節奏工作。

Advertisiment
上班前要好好洗個澡, 有效消除疲勞, 而對於在假期後需要回到幼稚園的小朋友們來說, 則需要父母輔助孩子來調整身體和心理的狀態, 説明他們儘快適應幼稚園的生活。

第二招:調試心態制定計劃

十一長假, 難免過度放鬆, 辣媽節後開始工作時會出現難以集中注意力的情況。 此時可適當去散步或喝杯咖啡, 不要強迫馬上投入較複雜的工作。 心理師建議, 可以制定時間表, 把工作按照重要度排序, 按時保質完成常規工作。

上班後一定要給自己安排好一天的工作, 做好工作計畫和時間安排, 一天中要做幾件重要的事情, 把自己的精力放在這些事情上, 讓自己更多關注這些事情就會慢慢讓自己恢復正常工作狀態。

Advertisiment
當然, 也可以看看今年的計畫與工作任務, 給自己安排多一些的工作, 給自己多一些壓力, 讓較大一點的壓力帶你進入工作狀態, 壓力會讓人感覺不舒服, 但是壓力還可以讓自己從節奏上忙起來, 從而讓自己可以快速恢復以往的工作狀態。

第三招:飲食調養緩解不適預防疾病

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過冷、過硬、過辛辣的食物, 減輕腸胃的負擔。 多吃些新鮮水果、蔬菜和含有豐富蛋白質與維生素的動物肝臟等。 每天還應多飲用熱茶、活性水或純淨水, 適當控制零食, 以便緩解身體的疲勞感。 營養學家發現, 攝入過多的糖或澱粉會使人煩躁不安, 情緒波動;缺乏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時, 會使人害怕交往,

Advertisiment
不敢面對壓力;缺乏礦物質尤其是鈣和鎂時, 會使人緊張;缺乏褪黑素素時, 會使人失眠。 可適當補充杏仁、花生、大豆、生蠔和吞拿魚等。

第四招:自我保健緩解緊張疲勞

節後緩解疲勞感和緊張情緒有以下幾個原則:

第一、需要保證24小時開窗通風;

第二、不吃或少吃糖和澱粉, 飲食以魚類、肉類、蛋類、生蔬菜、水果和堅果等食品為主;

第三、每次吃不超過七成飽, 每日吃兩到三餐, 不吃或少吃零食;

第四、每天做有氧運動1-2個小時以上, 在運動中積極休息, 能走路時不開車, 能爬樓梯時不坐電梯;

第五、補充多維複合維生素礦物質、輔酶Q10等抗氧化劑;

第六、不要長久靜坐, 保持放鬆的姿勢, 必要時做保健按摩理療和蒸桑拿熱療。

反應遲鈍,

Advertisiment
疲乏無力, 昏昏欲睡。 遇到這種情況, 只要使與大腦連接的部位得到運動, 就能夠刺激腦部而恢復清醒狀態, 而這些部位中最有效應的, 就是手指尖以及頭部。

現針對指尖和頭部介紹兩種醒腦法:

1、兩手握拳, 然後從小指開始, 逐漸將手指伸展, 依次是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拇指。 手指伸開時要迅速、有力。 拳頭打開之後, 要用力伸展手指。 從小指開始, 內收握拳, 順序依舊是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拇指。 收拳時要做到緩慢、有力。 然後, 再依次將手指打開。

2、用手指代替梳子, 從前額的髮際處向後梳到枕部, 然後弧形梳到耳上及耳後部。 如此反復10-20次。

這樣, 周而復始, 連續三遍, 就可以收到促進大腦血液迴圈、改善人體血液供應、健腦爽神、降低血壓的良好的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