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針對0-2歲寶寶的潛能開發訓練

0至3歲是開發智力最好的時間段, 3到6歲稍微比較晚了。 通常說的三歲定終身其實說的就是寶寶性格的形成基本是三歲以前的各種影響和接受的事物確定的。

五感指的是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這5種感覺, 寶寶將主要通過五感來認識這個世界。 感官能力發展越好, 大腦對於各種訊息的統合能力就越強, 越有助於日後的整體發展。

視覺訓練

0~2歲視覺發展

發展期 發展特徵

出生時 此時寶寶是個“大近視”, 只能看得見模糊的影像, 可辨識的距離只有20~30釐米。

1個月 發展出聚焦能力, 能逐漸辨認明顯的輪廓。

Advertisiment

3個月 開始注意到周圍的物品, 會轉頭看東西, 開始發展手眼協調的能力。

5個月 視野開始往兩側及上下擴展, 能觀察到更多的物體。 同時也已發展出較好的視覺追視能力, 當有東西在眼前晃動或左右移動時, 眼睛會跟著物體一起移動。 此時也能夠辨認鮮明的顏色, 會對顏色鮮豔的物品感興趣, 並已經發展至可以使用兩隻手一起玩玩具。

9個月 寶寶的視覺記憶有了驚人的進步, 除了能夠分辨熟識的人臉之外, 更能將此能力擴大到其他物體上。

1歲 逐漸發展出成熟的視覺區別能力, 並可配合指令做出成功的配對。 辨別形狀的能力也隨之增強, 可以辨別簡單的幾何形狀(如方形、圓形等)。 隨著活動力不斷增加、空間概念的形成,

Advertisiment
可以將東西做簡單的歸類。

2歲 視覺發展已與成人接近。

訓練方法

在寶寶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 通過視覺接收的資訊占全部資訊的80%以上, 而視覺訓練也很容易從生活中就地取材。

在寶寶剛出生時, 父母可以常常讓他近距離看臉部表情的不同變化。 等寶寶四五個月大時, 多帶他到戶外, 讓他看遠一點的景物, 練習遠近聚焦。 也可以提供把玩或注視的玩具, 讓寶寶練習使用雙手。 等6個月大以後, 多給他看一些實質的物體, 並配合語言練習, 例如拿蘋果給寶寶看, 告訴他“這是蘋果”。 到1歲之後, 可以和寶寶玩歸類、配對或組合的遊戲。

0至3歲是開發智力最好的時間段, 3到6歲稍微比較晚了。 通常說的三歲定終身其實說的就是寶寶性格的形成基本是三歲以前的各種影響和接受的事物確定的。

Advertisiment

聽覺訓練

0~2歲聽覺發展

發展期 發展特徵

胎兒期 聽覺的發展很早, 胎兒約6個月大時就會有聽覺。

出生時 一出生就能聽到父母說話的聲音, 而且對低頻的聲音比較有反應。

3個月 發展出基本的聽覺辨識能力, 例如能辨別媽媽的聲音, 或對不同聲音有不同反應等。

9個月 知道自己的名字, 有分辨聲音意義的能力, 會判斷不同聲音中的情緒, 進而做出選擇性的反應

1歲左右 發展出比較成熟的聽覺區辨能力, 能配合聲音的指令做出正確的動作, 並能隨著不同的旋律而有不同的喜好反應。

1歲之後 可以聽懂父母的指令並遵照執行。 例如媽媽問:“眼睛呢?”寶寶可以正確指出眼睛的位置。

Advertisiment

訓練方法

刺激寶寶聽力發展的最好方式, 就是以簡單的語言、熟悉的音調, 每天不厭其煩地和他說話。 不要以為寶寶太小, 什麼都不懂, 其實對語言概念的理解是在不知不覺中累積起來的。 凡是平時眼睛看到的、手裡摸到的或是為寶寶做的事, 都能以簡單、緩慢、輕柔、重複的方式說出來。 例如每次換尿布時, 可以依照步驟, 一邊換一邊說:“媽媽幫你換尿布, 現在我們先把褲子脫掉。 ”

除了父母的聲音, 還可以把不同聲音的意義告訴寶寶, 鼓勵他傾聽不一樣的聲音, 並讓他試著辨識聲音的來源。 由於寶寶的聽覺能力相當敏銳, 音樂鈴和能發出聲音的物品都會讓他有極高的反應。 所以, 平常可以多放一些不同的音樂給他聽,

Advertisiment
但要以旋律簡單、節奏規律的音樂為主, 避免太嘈雜、分貝太高的聲音。

建議父母常常對寶寶說話、唱歌、發出各種聲音。 因為在寶寶開口說話之前, 大量的聽覺刺激是一個很重要的積累。 凡是語言能力很優秀的寶寶, 基本都有一個很愛說話給他聽的主要照顧者。

0至3歲是開發智力最好的時間段, 3到6歲稍微比較晚了。 通常說的三歲定終身其實說的就是寶寶性格的形成基本是三歲以前的各種影響和接受的事物確定的。

觸覺訓練

0~2歲觸覺發展

發展期 發展特徵

出生時 觸覺在胎兒期便已經開始發展, 但並不敏銳。

3個月 開始通過皮膚向外發展觸覺經驗。

5個月 通過唇、舌去認識事物, 抓到東西就喜歡往嘴裡塞。

6個月 能運用兩隻手去碰觸玩具,也可以把玩具從一隻手換到另一隻手。結合坐、爬練習與觸覺經驗,利用整個身體去感受世界。在觸碰到物品之後,能感覺出粗細、軟硬、大小、冷熱等不同。

1歲之後 分辨物品細微差別的能力已經與成人差不多。

訓練方法

觸覺能力分為兩部分,即觸覺辨識和觸覺防禦。觸覺辨識能力能夠讓寶寶積累軟硬、冷熱等不同材質的經驗,而觸覺防禦能力則可以讓他瞭解環境的安危,進而保護自己。

對剛出生的寶寶來說,最好的觸覺刺激就是父母的擁抱。除此之外,還可以捏捏小手小腳,幫他做身體按摩。在6個月大時,可以提供多種不同材質的觸摸玩具和按鈕玩具,讓他們的小手去體驗不同玩具的紋路和質感。

等寶寶會爬之後,要幫他佈置一個安全的爬行環境,適時放置球、圖片、各式玩具等能夠誘發他爬行的物品,讓他多爬、多探索。在爬行時充分與環境互動,對肢體協調與認知發展都很有幫助。

0至3歲是開發智力最好的時間段,3到6歲稍微比較晚了。通常說的三歲定終身其實說的就是寶寶性格的形成基本是三歲以前的各種影響和接受的事物確定的。

味覺與嗅覺訓練

0~2歲味覺與嗅覺發展

味覺和嗅覺的發展非常早,在胎兒3個月大時就已經完成。有研究指出,出生後的寶寶對於味道的反應與成人類似,聞到花香會微笑,聞到腐臭味會出現厭惡表情。就味覺來說,初生寶寶最愛的是甜味,對於鹹味的判斷力則不佳,吃到不喜歡的東西也會有厭惡表情。到4~6個月大時,寶寶開始吃輔食,體驗不同的味道。到1歲之後,固體食物增加,寶寶吃的東西就更接近成人了。

味覺訓練方法

初生寶寶偏愛甜食,所以當寶寶開始添加輔食時,一旦吃到不甜的食物,常常會有奇怪的表情,甚至拒絕繼續吃下去。不要因為寶寶的拒絕而放棄,可以過幾天後再試試。

0~2歲正是對不同味道建立初體驗的時候,可以給寶寶不同味道的食物,但原則是“一次給一點”。每一樣新食物都要維持幾天,確定寶寶不會過敏之後,再換下一種食物。

嗅覺訓練方法

在其他感官能力尚未發展成熟之前,初生寶寶將主要依靠嗅覺來認識世界。因此,應該為寶寶安排空氣流通的生活空間,保持嗅覺的敏銳度。父母可以準備一些小罐子,放入有不同味道的物品,做成許多不同味道的嗅覺瓶,以訓練寶寶的嗅覺辨識能力。

TIPS:五感訓練5項提醒

寶寶的一切表現,都離不開與生俱來的天賦和後天環境的刺激。因此,父母的陪伴和適當的刺激都很重要。當然,五感發展訓練也不是立竿見影的特效藥,父母一定要有耐心,不要忘記以下5個小提醒:

提醒1 過程重於結果,不要急於看見成果。

提醒2 就地取材,將五感教育落實在生活中。

提醒3 尊重寶寶的學習步調,耐心等待。

提醒4 讓寶寶親身體驗。

提醒5 在真實環境中學習。

6個月 能運用兩隻手去碰觸玩具,也可以把玩具從一隻手換到另一隻手。結合坐、爬練習與觸覺經驗,利用整個身體去感受世界。在觸碰到物品之後,能感覺出粗細、軟硬、大小、冷熱等不同。

1歲之後 分辨物品細微差別的能力已經與成人差不多。

訓練方法

觸覺能力分為兩部分,即觸覺辨識和觸覺防禦。觸覺辨識能力能夠讓寶寶積累軟硬、冷熱等不同材質的經驗,而觸覺防禦能力則可以讓他瞭解環境的安危,進而保護自己。

對剛出生的寶寶來說,最好的觸覺刺激就是父母的擁抱。除此之外,還可以捏捏小手小腳,幫他做身體按摩。在6個月大時,可以提供多種不同材質的觸摸玩具和按鈕玩具,讓他們的小手去體驗不同玩具的紋路和質感。

等寶寶會爬之後,要幫他佈置一個安全的爬行環境,適時放置球、圖片、各式玩具等能夠誘發他爬行的物品,讓他多爬、多探索。在爬行時充分與環境互動,對肢體協調與認知發展都很有幫助。

0至3歲是開發智力最好的時間段,3到6歲稍微比較晚了。通常說的三歲定終身其實說的就是寶寶性格的形成基本是三歲以前的各種影響和接受的事物確定的。

味覺與嗅覺訓練

0~2歲味覺與嗅覺發展

味覺和嗅覺的發展非常早,在胎兒3個月大時就已經完成。有研究指出,出生後的寶寶對於味道的反應與成人類似,聞到花香會微笑,聞到腐臭味會出現厭惡表情。就味覺來說,初生寶寶最愛的是甜味,對於鹹味的判斷力則不佳,吃到不喜歡的東西也會有厭惡表情。到4~6個月大時,寶寶開始吃輔食,體驗不同的味道。到1歲之後,固體食物增加,寶寶吃的東西就更接近成人了。

味覺訓練方法

初生寶寶偏愛甜食,所以當寶寶開始添加輔食時,一旦吃到不甜的食物,常常會有奇怪的表情,甚至拒絕繼續吃下去。不要因為寶寶的拒絕而放棄,可以過幾天後再試試。

0~2歲正是對不同味道建立初體驗的時候,可以給寶寶不同味道的食物,但原則是“一次給一點”。每一樣新食物都要維持幾天,確定寶寶不會過敏之後,再換下一種食物。

嗅覺訓練方法

在其他感官能力尚未發展成熟之前,初生寶寶將主要依靠嗅覺來認識世界。因此,應該為寶寶安排空氣流通的生活空間,保持嗅覺的敏銳度。父母可以準備一些小罐子,放入有不同味道的物品,做成許多不同味道的嗅覺瓶,以訓練寶寶的嗅覺辨識能力。

TIPS:五感訓練5項提醒

寶寶的一切表現,都離不開與生俱來的天賦和後天環境的刺激。因此,父母的陪伴和適當的刺激都很重要。當然,五感發展訓練也不是立竿見影的特效藥,父母一定要有耐心,不要忘記以下5個小提醒:

提醒1 過程重於結果,不要急於看見成果。

提醒2 就地取材,將五感教育落實在生活中。

提醒3 尊重寶寶的學習步調,耐心等待。

提醒4 讓寶寶親身體驗。

提醒5 在真實環境中學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