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重視家庭早教的寶寶也聰明

愛孩子就要給孩子最好的, 這固然沒錯。 但最好的並不一定得“燒錢”, 如果父母能巧調教, 其實是可以省去早教費用的。

現在大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 獨生子女顯得更加珍貴。 很多父母小時候由於經濟條件限制, 沒有接受到很好的教育, 便想方設法要給孩子最好的, 希望孩子完成自己未實現的理想。 很多早教機構的盛行, 正是迎合了父母的這種心理。 很多父母不管自己的經濟條件如何, 不論早教學費多麼昂貴, 創造條件都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去早教。

在家調教的寶寶也聰明

小雨媽媽說, 小雨出生後,

Advertisiment
她也沒特別送去什麼早教機構, 平時就是給她聽點音樂, 放點英文磁帶之類的。 不過她經常會帶小雨到處去參觀。 小雨媽媽說, 目前小雨5歲了, 但已經走過了很多省份, 而且很聰明, 唱歌、跳舞、識字不比幼稚園同齡孩子差。

送到早教機構, 至少每個月得多支出1000多元, 小雨媽媽認為沒有這個必要。 “我們並沒想過把她培養成一個天才、小神童, 目前並不要求她學多少知識, 更多的是教她怎麼做人, 教她一些道理, 讓她以後在社會上能更好的生存, 讓她能夠快樂成長。 ”

在家調教不能閉門造車

不是非要到早教機構學習。 特別是家庭經濟不寬裕的話, 父母可以在家裡帶寶寶。 當寶寶6個月大時, 父母就應該給寶寶買一些幼兒動漫卡片,

Advertisiment
啟發寶寶的認知力。 由於寶寶2歲前視網膜等還不成熟, 2歲前不要讓寶寶看電視, 因為電視節奏快, 沒互動, 對孩子視網膜等有傷害。 應讓孩子多聽音樂或者看一些節奏慢、重複的節目。

父母要多鼓勵孩子, 肯定孩子的行為, 不要拿別的小孩的長處來和自己寶寶的短處比, 不要非得讓小朋友按照自己的思維發展。 同時父母要轉變觀念, 早教不等於早期的知識性☆禁☆學習, 早教只是開發孩子的大腦。 孩子至少要到2歲多才能進行識字之類的學習, 太早孩子根本不懂。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應該以身作則, 教孩子的東西, 自己也要做到, 這樣才能贏得小孩的信任感。 父母可以選擇自己的家裡教, 但不要閉門造車。

Advertisiment
父母要多看早教書籍, 多關注最新資訊。

孩子教育應以父母為中心

目前早教市場並不成熟, 有一些早教機構確實是從精心研究0至3歲兒童身心特點出發的, 而有的則是抓住了家長們望子成龍的心理, 以贏利為目的。 昂貴的投入並不一定有高回報, 早教課程不能以價格多少來證明價值, 選擇時一定要謹慎。 同時她也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加強管理, 引導早教市場規範發展。

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起到了關鍵作用。 假設孩子成長完全由外因決定, 那其中學校教育只能起到30%作用, 家庭教育要占70%。

3歲之前是人智力形成發育的一個重要階段, 早教的目的不是多學文化, 而是要開發兒童的智力潛能, 所注重的內容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行,

Advertisiment
通俗而言就是“3歲前教做人, 3歲後教做事”。 如0歲至1歲的孩子, 要養成好的作息習慣, 進行動作、語言訓練;1歲至3歲的孩子, 進行道德教育, 以及肢體運動、語言發展和與人交往的能力。

父母是孩子早期教育的第一個老師, 家長不要簡單寄望於某些早教機構、老師或幫助帶養孩子的人, 而應以父母為中心, 以家庭為場所施行早教, 最好的方法就是做親子遊戲, 例如和孩子一起玩躲迷藏、老鷹抓小雞的遊戲, 在遊戲過程中很容易促進孩子智力的發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