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醫生父母的應對BB常見病

孩子一生病, 全家奔醫院。 一發燒就要輸液, 一腹瀉就吃止瀉藥, 一咳嗽就服抗生素……常聽一些醫生說起, 有的家長因為缺乏育兒知識, 對孩子的常見病處理過頭, 時間長了, 反而容易造成孩子對藥物產生耐受性, 體質下降。 因此我們特向醫生請教, 看看他們是如何護理孩子的三大常見病的。

發燒

醫生表示, 孩子發燒, 首先要觀察, 一般情況下在家護理就能解決, 但是如果孩子出現以下症狀, 家長就不能掉以輕心, 需要儘快去醫院。

1、無論是高燒還是低燒, 如果超過三天熱度還不能退下來, 那或多或少都會有繼發感染,

Advertisiment
孩子往往會出現咳嗽症狀, 可能會引起*38df353da59fb1e8073e120c9c0f9482*、氣管炎等, 需要去醫院處理。 小繁有一次發燒後扁桃腺化膿, 爸爸就送他去醫院, 不過也沒輸液, 而是針對其病情吃了抗病毒口服液和消炎藥。

2、發燒的同時或剛退燒後出疹子、紅斑等, 這些在幼兒中較多見, 可能是幼兒急疹、病毒疹等。

3、吃了退燒藥不退燒, 熱度過高容易引起高熱驚厥。

4、在發燒的同時, 出現抽筋、嘔吐、臉色蒼白、嗜睡、精神萎靡等症狀, 要去醫院檢查。

腹瀉

針對有的家長一看到孩子腹瀉就使用止瀉藥、消炎藥的情況, 醫生說, 如果沒有出現水樣大便, 或者大便裡面有粘凍、血, 而且次數不超過三次, 就不要急著用止瀉藥, 最好靠飲食慢慢調理孩子的腸胃。

一方面,

Advertisiment
因為孩子的腹瀉有可能是吃得太多不消化引起, 也可能是胃腸型感冒。 前者不需要吃藥, 後者需要治療感冒。 還有一些小嬰兒腹瀉, 可能是由於更換奶粉或添加輔食等, 如果沒有伴隨症狀, 一般諮詢一下醫生就可以。

另一方面, 有些礦石類的止瀉藥物容易引起便秘, 可導致大便不調。 如果孩子經常大便不正常, 中醫建議用健脾的藥來調理, 但需要由專業兒科醫生開方。 也可以給孩子吃點腸道益生菌, 不過家長在給孩子服用益生菌的時候有不少誤區, 有的用開水沖泡, 有的和抗生素、消炎藥一起吃。 其實, 不少益生菌在高溫下會被破壞, 有些益生菌和抗生素共同使用會被後者殺滅, 如果一定要兩個都吃, 至少要間隔2小時。

Advertisiment

以下情況要去醫院

1、孩子腹瀉, 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觀察大便。 看大便的形狀和次數, 如果偶爾腹瀉, 一次兩次不成形, 那可能是吃多了, 不消化。 但如果大便呈水樣, 有血、膿、粘凍等, 就需要去醫院化驗, 看有沒有炎症。

2、對伴隨症狀的觀察。 如果腹瀉的同時, 出現嘔吐、腹痛、發燒等, 最好去醫院。 因為有可能是急性胃腸炎、菌痢等, 而不是單純的消化不良, 家長可以回憶一下是否吃過熟食、不潔食物。

誤區

腹瀉以後, 不要給孩子吃生冷、高蛋白、高脂肪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有些家長看孩子腹瀉後變瘦了, 沒有完全康復時就給他們吃高營養的食物, 結果造成腸道負擔過重而加重腹瀉症狀。

還有很多孩子腹瀉後胃口大減, 但奶還是願意吃,

Advertisiment
父母就給他們喂配方奶、牛奶或優酪乳。 但是這些乳製品中有較高蛋白質和脂肪含量, 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 如果是2歲以下的嬰幼兒, 父母可以把奶粉稀釋後餵養, 有利於腸道恢復。

咳嗽

很多家長認為, 小朋友咳嗽是體質弱, 免疫力低下, 於是在咳嗽期間給孩子吃大量水果, 希望借此補充維生素。 還有的孩子咳嗽伴有發熱, 部分家長會讓孩子吃很多西瓜或西瓜汁。 但是, 周醫生表示, 冰涼的水果對喉嚨有刺激, 不能多吃, 如果要吃水果, 也要用熱水泡溫了吃。

咳嗽期間, 生冷、海鮮、辛辣等食物都不要給孩子吃。 即使不咳嗽了, 也要觀察1-2天, 這是機體恢復的時間, 如果不反復, 就應該完全康復了。

此外, 需要提醒的是,

Advertisiment
很多幼稚園裡, 可以看到感冒咳嗽的小朋友堅持出勤, 但其實, 這些孩子最好留在家裡休養, 一方面有可能傳給其他幼兒, 另一方面也不利於病孩康復。

很多人不重視孩子感冒初愈時的護理, 其實, 在感冒後期, 看似快好的時候, 孩子的身體還是非常虛弱的。 如果家長細心, 就會發現, 病剛好那一兩天, 孩子出汗會特別厲害, 這時人體很虛, 一出汗就要馬上擦乾, 否則非常容易反復感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