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都是圖畫,有什麼好看的

禮拜六下午, 家雄聽了一場親職講座, 談的是“陪孩子一起讀書。 ”專家說父母從小陪孩子一起看圖畫書, 可以讓孩子以後愛讀書, 也可以增進親子關係。

家雄回家的路上就順路到書店去, 打算挑幾本圖畫書, 帶回去和3歲的兒子一起讀, 看看是否真的如專家所說。

走到兒童書的櫃子前一看, 真的陳列了不少圖畫書, 以前怎麼沒有注意過呢?

家雄一面想, 一面從書堆裡抽出一本翻開來看, 這是一本有關下雨的書, 從出太陽的天空, 到烏雲密佈, 到傾盆大雨, 到雨停放晴, 書頁裡一個字都沒有, 不到20頁, 定價160元。

Advertisiment
“哇!還真貴!而且--都是圖畫, 有什麼好看的?”家雄懷疑專家所謂的“圖畫書”就是這樣的書嗎?

選來選去, 最後他選了一本裡面每一個跨頁都畫了10種東西, 旁邊還配有文字的。 例如, 第一頁是交通工具, 裡面有汽車、飛機、船等, 不但可以認識圖畫上的東西, 還可以認字, 家雄對這本“圖畫書”很滿意, 高高興興地買回家去了。

他慎重地把兒子抱在腿上, 準備開始“陪”他讀書。 兒子第一次覺得好玩也好奇, 乖乖地坐在爸爸的腿上, 把一整本書上的東西都認了一遍, 家雄覺得很滿意。 可是第二天星期天, 再拿起那本書叫兒子過來看書時, 兒子一點興趣也沒有, 問他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昨天全教過的, 今天卻全不記得;家雄耐心地再告訴兒子一次,

Advertisiment
沒想到才講了一頁, 兒子藉故上廁所, 就不肯再看那本書一眼了。 家雄覺得很奇怪, 怎麼跟專家說的情況不一樣呢?

兩天之後, 家雄發現那本書已經一頁一頁地“分屍”了, “陪孩子一起讀書”的行動, 也就宣告終止。

真可惜, 家雄有心陪孩讀書, 卻因為沒有開清楚方法, 以致換來失望, 孩子第一次接觸書本就遭挫折, “前景”也是令人堪憂!

首先, 家雄把“圖畫書”的範圍看得太狹窄, 事實上只要是以圖畫為主來表現一個主題故事的, 不管有沒有配上文字, 只要畫得好, 有主題, 看起來賞心悅目, 就可以給孩子看。 第一次讓孩子看書, 可以把書當成玩具一樣, 讓他很愉快地翻閱, 不要一開始就很嚴肅得好像要做功課, 要考試的樣子,

Advertisiment
孩子當然害怕而逃開了。

從幼兒可以坐得很好時, 就可以給他一些舊的雜誌, 色

彩豐富些, 有具體的人物或圖形的, 讓他隨意翻翻, 撕破了也沒關係。

一歲多時, 可以買幾本能玩也能看的圖畫書, 像有電話轉盤的、有車輪的, 一方面借著玩來訓練孩子手指小肌肉的發展, 一方面讓他認識書上的東西, 能認多少就認多少, 不能勉強也不要批評他。

兩歲多的孩子開始愛吃故事, 可以買些主題內容較明確的圖畫書, 內容以和孩子生活經驗相關的最適合, 可以引起他的共鳴。 父母一面翻書講故事給孩子聽, 一面依需要來調整故事內容。 像我的孩子兩歲多時最喜歡看“大象的嗯嗯”這本書, 那書說的是森林裡的動物比賽誰的大便最大,

Advertisiment
不管大家回去吃再多的東西, 每次比賽都是大象得第一, 刺蝟最後。 後來動物們改比誰能最快把自己的大便清理掉, 結果刺蝟得了第一名。 每次孩子看這本書時都能笑得東倒西歪, 已經看過數十次了, 笑聲一樣大。 而我在講這本書的過程中, 就適當地加了一些我想調整或灌輸給孩子的觀念, 例如孩子不愛大便, 不愛吃飯, 都可借著圖畫書的內容溶到生活裡面, 孩子很樂意和書裡的小動物一樣吃很多飯, 然後才可以屙很大的大便, 如此, 便能輕鬆地調整她的行為。

等孩子再大一兩歲的時候, 同樣這本書, 我告訴她, 每一個人都有長處, 比如比誰的大便大的時候, 刺蝟的最小, 可是清理起來很快, 所以它也有機會得第一名。

Advertisiment
我們有些地方比不過人家並不一定就不好, 也沒有人樣樣都能得第一。

一本書看守幾次之後, 我們還可以鼓勵孩子自己看圖講故事。 一開始他會講得有一句沒一句的, 或是三言兩語就說完了, 不管如何, 一定要鼓勵他, 他會一次比一次說得好;後來拿起一本新書, 他也能自己說得頭頭是道。 別小看這個動作, 這可以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組織能力和想像能力等, 還可以從中瞭解孩子的想法, 加以適當地引導, 便會有太多太多的功能, 就看父母如何巧妙運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