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些年的“育兒真理” 其實都信錯啦

照顧寶寶也有各自家庭的一個套路和方法, 也因為這樣, 很多老人都總結出了一些通常的“真理”。 直到現在, 也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 但是那些年的真理, 今天還真適合我們用嗎?還真的那麼靠譜嗎?錯了, 這些年, 我們不該相信以下“育兒真理”。

傳言1

爬行早的寶寶更聰明

爬行中, 寶寶的左右手與左右腳相互協調配合前進, 視覺則在“由坐姿轉到爬行, 由爬行轉到站立”過程中起著重要的調整作用。 但到目前為止, 並沒有可靠的研究結果證明, 專門的爬行訓練會對大腦發育有特別的作用。 會爬的寶寶並不一定更聰明,

Advertisiment
不會爬的寶寶也未必就更笨。

提醒爸爸媽媽要順應寶寶自身的發育規律。 與其強迫練習, 我們更應該順應寶寶的發育規律, 快樂、自由地發展就是最好的。

傳言2

剖宮產導致運動白癡

剖宮產的寶寶自然是缺少了產道的擠壓與一系列適應性的轉動。 剖宮產的寶寶在運動發育及感覺統合能力方面更容易出現落後。 但是, 這個推論並不是絕對的。 許多剖宮產出生的寶寶的運動能力也可以很優秀。

准媽媽必須剖宮產時不必太糾結, 你首先要根據自身的條件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 儘量選擇自然的方式將寶寶帶到這個世界。 根據你當時實際的情況去決定自然分娩還是剖腹產, 因為對於你和寶寶來說,

Advertisiment
安全與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要讓你的寶寶成為運動能手, 從小培養寶寶的運動能力, 須有一個循次漸進的過程。 所以可以從收拾玩具開始, 慢慢培養運動氛圍和動手能力和技巧。

傳言3

早站早走發育快

要糾正一個觀念:無論站還是走, 都不是教出來的。 除了少數有發育異常的寶寶外, 絕大多數寶寶都不需要爸爸媽媽過分干預, 既不用刻意訓練, 更不能過分保護。

如果過早讓寶寶行走, 使寶寶較軟的骨骼過早地承擔身體重量, 會影響骨盆及肢骨正常形狀的形成, 不利於寶寶脊柱正常生理彎曲的發育, 也不利於正常步態的養成。

傳言4

語言發育慢的是貴人

民間有“貴人語遲”的說法, 認為說話晚的寶寶會更聰明。

Advertisiment
專家表示, 寶寶說話晚, 可能是疾病的信號, 家長應帶寶寶儘早就診。 認為說話晚的寶寶會更聰明, 這種說法毫無根據。 專家指出, 寶寶語言發育延遲可能由各種疾病導致, 如聽力障礙、智力低下、自閉症等, 應該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

而在臨床上的確有一類說話延遲的寶寶不屬於病態, 叫做“特發性語言發育延遲”。 這種寶寶在智力、聽力、行為等方面都是正常的, 就是說話很晚, 可能到了兩歲半或三歲還什麼都不會說。

對於這些寶寶, 家長不用太著急, 平時注意多與寶寶慢慢說話、講故事等。 但“特發性語言發育延遲”的診斷必須由專科醫生作出。

傳言5

哭鬧用安撫奶嘴最有效

安撫奶嘴是現代媽媽選擇的育兒物品之一, 常常能立竿見影地緩解寶寶的哭鬧。

Advertisiment
只要使用的時間不是很長, 是不會影響寶寶的牙齒發育的。 但是如果長時間使用, 則有可能造成牙齒咬合不正等口腔問題。

安慰寶寶不是只有安撫奶嘴, 及時給寶寶準確回應, 對他安全依戀的建立是至關重要的。

傳言6

個頭小的寶寶長不高

這種說法是片面的。 寶寶出生時的身高, 很大一部分受母親孕期的營養、健康狀況影響, 並不能預測日後的身高。 寶寶的身高與遺傳及後天環境均有關係, 爸爸媽媽的身高、營養、睡眠、運動、情緒等許多方面都與寶寶的生長發育有很大關係。

後天的養育對身高影響很大, 寶寶都有一個遺傳潛能, 但是有的寶寶達不到遺傳潛能賦予的身高, 就是因為後天因素影響了這種潛能的表達。

Advertisiment

第一特別要注意到剛才說到的因素, 營養、睡眠、運動、精神, 當然還有文化、地域方面的影響。 另外還有疾病, 不能反反復複老生病, 除非是先天性遺傳疾病, 其他的通過護理、治療都是能夠改善的。 這些不良因素都去除之後, 可以保證寶寶發揮最好的遺傳潛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