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避孕藥服用指南 避孕藥什麼時候吃有效

避孕藥什麼時候吃有效

1、長效避孕藥:含人工合成的孕激素和長效雌激素。 藥物進入人體後, 會儲存在脂肪組織內, 以後緩慢地釋放出來, 抑制排卵, 起長效避孕作用。 適用于不能放置宮內節育器, 又不願採用其他避孕方法的婦女。 主要有複方長效左炔諾孕酮口服片。 一般在月經來潮後, 第五天服1片, 20天以後再服1片。 有效率不如短效避孕藥。 部分女性服用後, 會出現白帶增多、月經失調、類早孕反應, 有時會出血, 而且難以控制。 極個別人還會出現過敏反應。

2、短效避孕藥:主要成分是孕激素和雌激素。 具有抑制排卵,

Advertisiment
阻礙子宮內膜正常生長, 改變子宮頸黏液性質及改變輸卵管正常蠕動等作用。 適用於無基礎性疾病或糖尿病的女性。

3、緊急避孕藥:主要成分是孕激素。 藥物作用原理和短效避孕藥基本一致。 適用於40歲以下女性。 主要有毓婷、諾爽、保仕婷及米非司酮片。 一般是房事後72小時內服第一片, 12小時後再服1片, 越早服用效果越好。 副作用比較明顯, 常會出現噁心、嘔吐、頭痛、頭昏、乏力、乳☆禁☆房腫脹、出血、月經延遲等。 服用緊急避孕藥僅僅是一種補救措施, 而不宜作為常規的避孕方法, 只能偶爾使用。 這是因為它的劑量高, 副作用比較大。 一般來說, 專家認為避孕藥一個月最多吃一次, 最好一年不要超過3次。 避孕藥對身體的傷害是很大的,

Advertisiment
所以最好還是少用避孕藥比較好, 如果可以到醫院進行檢查之後, 採用一種適合自己的避孕方法, 這樣會更好。

不宜服用避孕藥的8類女性

1.吸煙女性不宜服用避孕藥

長期服用複方避孕藥, 會增加血栓性栓塞、卒中和心肌梗死的發生率。 吸煙的育齡婦女若口服避孕藥, 其心肌梗死的發生率與死亡率比同年齡不吸煙者要高10倍左右, 特別是35歲以上, 每天吸煙超過15支者, 患心肌梗死的概率更大。 這是因為口服避孕藥本身就有引起血栓性疾病的可能, 加之吸煙又會促使體內釋放兒茶酚胺, 增強血小板的粘附性, 從而使心肌梗死的發生率增加。

2.肝病腎病患者不宜服用避孕藥

患活動性肝炎、重度肝硬化及肝癌的病人,

Advertisiment
均不宜用激素類避孕藥。 腎炎與膽囊病患者, 不宜選用複方短效避孕藥。 因為這些避孕藥均需在肝臟內解毒、代謝, 最終經腎臟排出體外。 如果肝、腎功能不好, 即會造成藥物在體內蓄積, 不僅加重肝、腎負擔, 而且還會產生毒性反應。

3.高血壓患者不宜服用避孕藥

重度高血壓患者, 或不能定期測量血壓者, 均不宜選用含雌激素的複方避孕藥。 有高血壓病史及中風者, 或有明顯高血壓家族史的人, 也不宜服用避孕藥。

4.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避孕藥

因為雌激素可增加血糖量, 抑制胰島素的反應, 孕激素則刺激胰島素的過量產生。 患有糖尿病的婦女不宜服避孕藥,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婦女也應慎用避孕藥, 定期做糖耐量檢查。

Advertisiment
有糖尿病家族史或生過巨大胎兒(4000克以上)的婦女, 也不宜服用避孕藥。 (參考網站:搖籃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