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遺傳疾病的獨到之“性”你非看不可

1、 遺傳性

患者攜帶的致病基因將會通過後代的繁衍而繼續遺傳下去, 給人口素質帶來不可低估的危害。 國外報導過一個典型的例子, 在一個喀裡卡克家族中, 大馬丁的上三代遺傳素質是優良的, 未發現有什麼異常。 後來大馬丁與一個低能的子女結婚後, 所生的小馬丁以及其下四代482人中有143人低能, 就是其餘的339人, 也是不良基因的攜帶者, 而且還會繼續向下擴散。 而大馬丁與另一智慧正常的女子結婚後生下的五代496人, 全部正常, 無一低能。 可見, 遺傳病具有很強的遺傳性。

2、家族性

19世紀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家庭就是一個著名的血友病家庭。

Advertisiment
在女王的後裔中, 血友病患者屢見其人, 並通過攜帶致病基因的女兒與其他皇族的聯姻, 將血友病傳給了歐洲的一些皇族, 由此出現了一系列的血友病患者和血友病基因攜帶者。 這是這一家族的災難性悲劇。

3、 先天性

大多數遺傳病嬰兒一來到人世, 就已經是個遺傳病的“老病號”了。 少數遺傳病的孩子出生時是正常的, 但到一定的年齡時便會出現臨床症狀。 如先天性肌緊張, 一般在青春期發病;遺傳性舞蹈症則要到30-40歲時才開出現臨症狀。 儘管是出生後多年才發病, 但禍根卻是在精卵結合的瞬間就已種下。 所以說遺傳病都具有先天性。

4、 終生性

多數遺傳病都很難治癒, 具有終生性的特點。

Advertisiment
目前雖然可以採用一些措施, 改善某些遺傳病患者的臨床症狀或防止發病, 如蠶豆病患者不接觸蠶豆花粉, 不吃蠶豆, 也不服用有關藥物, 就可避免發病。 但並未徹底根治致病基因, 仍可通過生殖將有害基因傳給下一代。 現有技術還無法使異常的染色體或基因恢復正常, 所以, 有害基因將在患者體內終生存在。

5、 發病率高

由於醫學的發展, 由環境因素引起的傳染病、感染性疾病和流行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逐漸降低, 相比之下, 遺傳病的發病率則在逐漸升高。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 加拿大蒙特利爾兒童醫院1969-1970年1146名18歲以下患兒中, 與遺傳有關的疾病相對發病率高達30%。 據統計, 人群中大約1/3的人受遺傳病所累,

Advertisiment
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因此, 再也不能說遺傳是罕見之症, 而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一類重要疾病, 要引起足夠重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