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選玩具要根據寶寶的月齡

伴隨家長對右腦開發、潛能開發的重視, 很多家長在選擇玩具的時候, 往往不惜重金買下很多益智玩具。 然而這些益智玩具功能雖多, 卻不一定適合所有寶寶。

不同月齡的寶寶對事物認知理解能力有區別, 因此對玩具的要求也不一樣。 如7個月時由於孩子還不懂玩具的性質, 會拿著不同的玩具但都是一種玩法, 如給他娃娃、鈴鼓或皮球, 他都是敲著玩一會兒就扔掉, 之後要人拾起再玩。

8個月以後開始能分辨玩具的性質, 知道娃娃抱著玩, 鈴鼓敲著玩, 皮球滾著玩。 這時期嬰兒能玩的玩具就很多,

Advertisiment
如響鈴棒、木塊、小籃、娃娃、套碗、小鼓、小鈴和小鋼琴等, 可以讓他坐在小桌前玩, 還可以觀看成人開動的機動玩具, 如飛蝴蝶、跳蛙、小雞吃米等。

根據不同月齡選擇玩具, 這樣給寶寶買的玩具就能充分發揮作用, 不僅寶寶開心了, 爸爸媽媽也省事了很多。

1~2個月 初生嬰兒的眼光只能短暫地停留在一個物體上, 1~2個月後才能較好的集中視線, 這時可在小床上懸掛彩色玩具, 如氣球或吹塑動物玩具。 玩具位置應在孩子仰臥時胸部正上方、視線所及處。 大的玩具可掛得高一些, 距孩子約70釐米;小的玩具可略低一些, 但不應低於40釐米。 注意不要掛在眼睛正上方, 以免嬰兒眼疲勞或引起斜眼、對眼等。 玩具應選擇色彩鮮豔、結構簡單、體積較大、帶有音樂聲響的,

Advertisiment
種類不宜太多。 家長還可在一旁緩慢移動玩具, 訓練嬰兒目光隨之移動, 還可在小兒耳邊輕輕地搖鈴, 使其跟著聲音做轉頭動作。

3~4個月 此時孩子視覺、觸覺之間已建立了相互聯繫, 開始能用手抓玩具, 如花浪棒、搖鈴等(可調整其位置), 使小兒伸手可觸摸或抓握, 及早訓練其手部功能。

5~6個月 這時孩子已會翻身, 能自由改變身體的姿勢。 成人可用彩色環、塑膠小動物等玩具引導小兒改變體位(由仰臥位翻到側臥位, 由側臥位翻到俯臥位), 鍛煉孩子全身運動的協調性。

7~9個月 此時孩子已能坐起伸手取物或在地上爬行。 爬行對小兒視野開闊與大腦發育都很有幫助。 這時, 應選擇簡單、有趣、耐用的玩具, 如機動玩具(機動的小汽車和會動的動物模型)、娃娃等。

Advertisiment
讓孩子有興趣爬著追趕玩具, 這樣既增強了體質, 又能促進智力發育。

10~12個月 可以開始訓練孩子站立, 發展其手部小肌肉細小靈活的動作。 合適的玩具有圍欄、搖馬以及小容器、敲錘、套塔、套碗和積木等。 這麼大的孩子最喜歡扔東西, 可選擇有啟發性並能用手抓的活動玩具, 以不易摔壞的為佳, 如長毛絨、橡膠、塑膠制的玩具。

1~2周歲 孩子會走路了, 更加活潑好動, 是感覺、知覺以及注意力和記憶力發展較快的時期, 可以結合孩子的行走和智力的發展選擇能拖動和發聲的玩具, 如邊走邊打鼓的小熊, 木制拖拉的小鴨車、手推車、皮球和學步車等。

3~6周歲 這時, 孩子愛結伴、好動, 有較強的求知欲和模仿欲,

Advertisiment
可挑選需要自己動手操作、拼接組裝的玩具, 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鍛煉動手能力。

不要把所有玩具放一個地方

原因:玩具太多堆在一起孩子反而不知道怎麼選擇

由於玩具越來越多, 大部分家庭都會給寶寶準備一個專門裝玩具的箱子或筐, 把所有的玩具都放在裡面。 家長認為這樣寶寶要玩什麼玩具, 就可以很快找到, 寶寶也可以自己選擇玩什麼玩具。 然而正是如此, 卻讓寶寶對這些玩具失去了興趣。

陳明興老師表示, 把所有的玩具放在一起, 讓寶寶自己選擇, 反而會導致寶寶不知道怎樣選擇。 就如我們吃飯, 菜太多了, 反而不知道要吃什麼一樣。

因此, 家長可以把玩具收起來, 一段時間給寶寶一個玩具,

Advertisiment
並與小朋友一起玩, 讓寶寶發現這個玩具的樂趣, 並喜歡上這個玩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