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適合寶寶早期閱讀的書

閱讀, 是人終生學習的一個主要途徑。 而閱讀的習慣最好從幼兒期開始培養, 而事實上也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幼兒的閱讀培養, 但是卻並非每一個家長都收到理想的效果。

日前, 陳女士苦惱地對記者抱怨, 她一直很重視引導女兒的閱讀, 從小就為女兒講各種故事, 但是女兒現在都快上小學了, 卻只喜歡聽故事, 不喜歡自己閱讀故事。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家庭教育專家劉老師解釋說, 這極有可能是家長過多的講而忽略了讓孩子閱讀。

引導 需要邊看邊講解

劉老師介紹說, 兒童的閱讀活動,

Advertisiment
其實在幼兒後期就可以開展。 幼兒常常會央求父母為自己講故事, 他們喜歡聽些小動物和小朋友的故事。 這時候是引導幼兒閱讀的契機, 父母應及時利用兒童的好奇心和愛聽故事的心理, 引導兒童閱讀小人書及其他簡易讀物。

但此時的閱讀, 因為兒童識字不多, 不僅需要大人的參與, 而且還需要大人講解, 恰當而生動地講解能引兒童入迷, 調動兒童的閱讀興趣, 使他們愛聽愛讀。 這裡值得注意的是切忌光聽不看, 因為兒童一旦依賴耳朵聽故事, 以後就不喜歡用眼用心去讀。 隨著兒童年齡和知識(包括識字)的增長, 大人可改講讀為榜樣帶動法, 即父母用閱讀的好習慣來帶動兒童獨立閱讀, 這樣長期堅持下去。

閱讀還是培養綜合能力的過程

Advertisiment

此外, 劉老師還表示, 親子閱讀時間, 父母不僅僅是講故事, 還可以通過提問引導孩子觀察、思考、表達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

“假設你們在閱讀《小紅帽》的故事, 看到大灰狼打扮成外婆敲門了, 這時候可以問孩子‘你猜猜小紅帽會不會相信?你相信嗎?你會怎麼做?……’讓孩子自由發揮想像, 進行創造性講述、並及時對幼兒進行鼓勵、肯定。 這一步是較高級的抽象思維的發展, 可讓孩子在創造思維中進一步體驗社會性情感, 學會思考實際問題。 ”劉老師說。 此外, 劉老師還表示, 詞彙量是語言發展的基礎, 是思維運用的“材料”, 家長在引導孩子讀書過程中應注意在作品中發現具有一定美感或特定意義的詞彙,

Advertisiment
也可從孩子的發言中找, 激發孩子的“成功感”, 或自己計畫設定一些優美的詞語, 讓孩子熟悉、瞭解、掌握甚至運用。

幼兒圖書並非單一的文學作品的園地, 有許多幼兒畫冊是帶有智力開發內容的, 家長不但應充分利用現成的智力題, 同時還應注意發掘圖書內容隱藏的各種教育資源, 比如畫面結構、色彩、線條、形象, 物的數量等等。 可以提問:“小房子屋頂是什麼形狀的?圖中有幾個小動物?這些花都是什麼顏色的?”等等。 功夫不負有心人, 仔細尋找, 不難發現其中蘊含著許多教育孩子的素材, 這樣可以培養孩子數、形、空間思維等方面能力。

要讓寶寶喜歡上閱讀, 還要給寶寶選對書, 只有那些適合的、並能引起寶寶喜歡的畫冊與圖書才能引起寶寶閱讀的興趣。

Advertisiment
其實, 並非要選正經八百、四四方方的書。 那些設計巧妙的玩具書, 不僅讓大人覺得有趣, 對寶寶來說更是有著無窮的吸引力。

適合寶寶的3種書

活潑優美的圖畫書是兒童圖書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也是最適宜寶寶進行早期閱讀的圖書。 常見的兒童圖畫書有3種:

概念書:類似于識字卡片, 向寶寶們講解某個概念, 比如大小的概念及數字的概念。

知識書:這是兒童的百科全書, 只要寶寶想知道的在這類圖書裡面全部都有。

故事書:這種書都是兒童題材的小說, 故事情節生動曲折, 寶寶往往很喜歡。

這3種圖書猶如寶寶成長過程中的必須營養品, 爸爸媽媽選擇時都應涉及, 做到寶寶的精神營養要均衡,

Advertisiment
千萬不要有偏差。

讓寶寶看書時, 爸爸媽媽可以把寶寶抱在身上讀幾頁給他聽, 這樣不僅可以增進親子感情, 而且會讓寶寶慢慢地被這些圖書所吸引, 不久寶寶會喜歡起書來。

自製手工書

在這個年齡, 爸爸媽媽也可以嘗試著和寶寶一起做本屬於寶寶自己的手工書。 書的內容可以是生活的照片, 加上大大的文字, 或是簡單的塗鴉, 來吸引寶寶的興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