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達爾文對孩子的性教育有哪些?

其實達爾文也是一個敢於衝破世俗偏見的人。 他在“性”被列為禁區的時代就有步驟地對自己的子女進行性教育。 達爾文的二女兒曾回憶說:

“媽媽最後一次懷孕時, 我還不滿8歲, 爸爸就抓住這個機會對我們進行教育。 他告訴我們媽媽為什麼會‘生病’。 此後他還給了我一本書, 我讀完以後, 開始覺得自己真正長大了。 ”

由此我想到, 當今社會我們對未成年人的性教育要早作打算, 而且我們的教育要理直氣壯、科學、藝術。 周總理曾鄭重提出, 應當在男孩子首次遺精之前、在女孩子初潮之前, 將性知識教給他們。

Advertisiment
亞洲國家中, 日本、新加坡等國都非常重視未成年人的性教育, 從兒童時期就開始培養兒童健康的性心理了。

有資料載, 日本文部省出版的小學第一冊衛生課教科書的封面是一名婦女分娩的情形:產婦分開大腿, 一個嬰兒的腦袋鑽出產道。 這張圖片直觀地回答了許多兒童愛問的問題:我從哪裡來。 有調查顯示, 新加坡兒童在1歲時就開始有男女性別意識。 有的女童看到男孩的生☆禁☆殖☆禁☆器, 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沒有“小雞雞”。 教師會耐心地告訴她簡單的生殖知識, 並不會遮遮掩掩。

同時, 性教育也要適度, 否則會事與願違。 英國對未成年人的性教育體系發展得最好。 其內容包羅萬象, 既包括性特徵、性健康以及兩性關係的知識,

Advertisiment
也包括性道德與情感發展的教育, 而且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中小學生, 還設置了不同的必修課程。 然而, 日前公佈的一項調查結果令人大吃一驚:英國現在已成為歐洲16歲以下青少年懷孕以及生育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毫無疑問, 青少年性心理困惑、性行為失範這一尷尬局面的形成有多種原因。 我們對青少年的性教育要遵循青少年的身心規律, 並克服性教育管道的單一性, 進而形成家庭、學校、社會齊抓共管的教育網路。 我們也要改變“唯性而教”的錯誤認識, 要把性教育和其他方面的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

我們對孩子的性教育也要具有科學性, 不能靠藏著掖著來躲避孩子的問題。

Advertisiment
及時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有助於孩子更好的保護自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