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過年期間寶寶的健康和安全要注意什麼

春節是舉家歡慶的日子, 有些父母因此就忽視了對孩子的看管, 孩子很容易遭遇傷害。 為了讓孩子過一個歡樂祥和、健康喜慶的春節, 應在飲食、起居和外出遊玩等方面父母都加以注意。

防止暴飲暴食

節日裡菜肴和小點心、瓜子、糖果等零食較平日更加豐富。 孩子往往沒有克制能力, 遇到好吃的東西就沒有節制。 孩子的消化道功能尚未成熟, 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 胃腸道負荷過重易引起消化不良、腹瀉甚至腸炎。

專家建議:一旦發覺孩子不舒服, 就不要讓孩子理出去玩, 更不要讓孩子喝水、吃酵母片。

Advertisiment
此時孩子胃壁變薄, 易引起急性胃擴張, 造成生命危險。 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臥床休息, 並注意保暖。 如果十幾分鐘後還不見好, 應立即引吐或送醫院治療。  

防止異物卡喉

過節時, 父母要注意不要選擇在寶寶嬉笑哭鬧時喂孩子花生、瓜子或果凍等小零食, 以免異物卡喉導致窒息。 掉在地上的花生、瓜子、果核等要及時清掃。 孩子好奇心強, 把花生等塞入嘴裡、誤入氣管後易造成窒息。

專家建議:一旦發生氣管異物要視情處理, 如突然發生異物卡在孩子氣管造成窒息時, 父母應立即將孩子倒抱起來, 用力拍擊其後背, 可將異物咳出。 如不見效可將孩子正抱過來, 用力拍打其背部, 借助振動, 將異物振動到支氣管內, 緩解窒息,

Advertisiment
創造一個搶救時機。 就近就醫, 到醫院取出異物。

防止爆竹、玩具傷人

爆竹聲聲辭舊歲。 孩子們喜歡在節日裡燃放爆竹。 每年春節都有不少孩子被煙花、爆竹炸傷或燒傷。 節日裡, 家長或親戚朋友會送一些好玩的玩具給寶寶, 有的孩子在春節裡被這些玩具所傷, 嚴重者留下終身殘疾。

專家建議:6歲以下的寶寶不適合接觸煙花爆竹。 帶孩子觀賞煙花爆竹時, 選擇安全地帶觀看, 最好能戴上防護眼鏡, 以免彈出的火星射傷寶寶眼睛。 家長應引導寶寶玩一些適齡玩具。 選擇玩具時要選擇安全係數大的, 不適宜讓寶寶玩的玩具必須放在寶寶拿不到的地方。 在孩子玩耍的時候, 父母務必進行必要的看護和安全提示, 並要告誡玩各種玩具槍時,

Advertisiment
不要對準他人等安全意識。

防止燙傷、燒傷

讓孩子遠離煤氣燃氣灶具、開水壺、暖水瓶、打火機、火柴等, 以免發生意外。 過節期間, 家人常常圍坐在一起吃火鍋。 使用電火鍋時, 要防止孩子玩耍時絆到電線, 拉翻火鍋, 燙傷孩子。

專家建議:為避免孩子燙傷、燒傷, 要讓孩子遠離危險物品。 一旦孩子發生燙傷, 輕者應立即用冷水輕敷, 再塗上燙燒膏。 情況嚴重者應立即送醫院就醫, 以免孩子發生生命危險。

防止感冒發燒

節日中有些孩子作息時間被打亂, 長時間遊玩造成體力過度消耗, 使機體抵抗力下降, 病毒乘虛而入, 易引起感冒發燒。 例如:有些父母會通宵達旦地在室內看電視、打麻將、玩撲克, 孩子也跟著熬夜。

Advertisiment
為了室內保暖, 父母喜歡緊閉門窗。 長時間不通風會使室內空氣混濁, 病毒和細菌密度增加, 孩子易出現胸悶、頭痛、噁心等症狀。

專家建議:父母應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和合理膳食。 在活動中應注意讓孩子動靜交替, 勞逸結合, 不要帶孩子到人員擁擠的公共場所去。 父母還應根據天氣的變化和室內室外的溫度差異, 適當給孩子增減衣服, 起到預防感冒的作用。

防止孩子走散

過節時走親訪友, 攜子出遊, 孩子面對外面精彩的世界會流連忘返, 這時千萬別忘記看好身邊的寶寶, 讓孩子不要走出你的視線。 謹防孩子走散或被壞人拐騙。

專家建議:父母平進就應教育孩子外出時不要亂跑, 讓孩子具有防範意識。

Advertisiment
告訴孩子要讓住家中的電話號碼、爸爸媽媽的手機號。 萬一走散, 不要到處亂跑, 去找員警, 不要跟陌生人走。

防止節日後遺症

節日期間, 父母會不自覺地放縱孩子, 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也容易在節日裡養成, 並把這些“惡習”帶到節後的生活中, 形成“節日後遺症”。 其表現是:節日結束以後的飲食習慣還是沒有節制;作息沒有規律, 甚至賴床、不願上學等。 節日裡遺留下來的腸胃道疾病變成了兒童慢性疾病, 影響孩子身心健康。

專家建議:預防、治療“節日後遺症”很簡單, 就是在節日裡父母不要過分溺愛和放縱孩子, 在節日快結束前就開始給孩子打“預防針”, 讓孩子恢復節前的生活規律。 父母更不能因為自己娛樂而無暇顧及孩子的生活規律。 當飲食和睡眠都難以保證時,孩子的健康也就沒了基礎。因此,一定要注意保持孩子正常的生活規律,保證孩子得到充分休息。 

當飲食和睡眠都難以保證時,孩子的健康也就沒了基礎。因此,一定要注意保持孩子正常的生活規律,保證孩子得到充分休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