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遇到“人來瘋”寶寶,我尷尬癌都犯了

傳說中的“人來瘋寶寶”是指平日裡安靜乖巧的孩子, 一旦有在客人面前就會變得異常興奮, 越是阻止孩子越不聽勸。 其實孩子“人來瘋”並不意味著孩子活潑有熱情, 其背後是有原因的, 透露著孩子的小心事。

寶寶“人來瘋”原因大揭密!

1、“我”的自我意識增強

三歲多的寶寶, 雖然已經能夠區分“我的”、“你的”, 但是自我的認定還是主要來自客體, 特別是成人的評價和肯定。 於是, 為了證明他的存在就想出“鬧”的辦法。

2、“我”控制不了我的情緒

寶寶年紀小, 還不會控制自己的行為, 他們會比較衝動, 情緒容易隨情境而變化,

Advertisiment
容易受到氛圍的影響而過於興奮激動。

3、“我”是家裡的中心

很多寶寶平日裡是家中的“小霸王”, 所以當家裡來客人時, 寶寶會覺得我把注意力都轉移到別人身上, 對於自己從中心的“寶座”上下來感到不適應, 因而就通過做出各種活躍的舉動來求關注。

4、“我”想交朋友

很多寶寶父母都是上班族, 平時很少有機會帶寶寶出去走走, 寶寶待在家裡總是和奶奶、玩具打交道, 交往圈子窄。 當家裡來客人時, 他想向客人展現自己, 希望和客人一起玩, 於是做出一些異常的行為, 比如比平時更活躍, 更大聲說話等等。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路, 侵權將立即刪除

巧對“人來瘋”寶寶

滿足“愛表現”寶寶的需求

家長要經常抽時間和寶寶一起玩,

Advertisiment
可以根據寶寶的興趣, 鼓勵他們跳舞、唱歌等, 這樣寶寶的表現欲望得到了滿足, 又感覺得到了父母的重視。

培養一個“待客有道”的寶寶

雖然現在寶寶還小, 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在生活中指導寶寶掌握待客的基本行為規則。

家裡來客人了, 可以事先告訴寶寶客人是誰, 鼓勵他們打招呼、問好, 跟他們交流“Happy, 一會兒客人來了, 你要請他們到哪裡坐?”“如果大人在說話, 你能不能自己玩呢?”這樣寶寶一方面能感覺到爸爸媽媽和客人都是喜歡自己的, 另一方面也可以學到一些待人接物的道理。

擴大“宅”寶寶的交際圈

孩子對外界環境有新鮮感, 所以家長要經常帶孩子出去看看、走走, 不要總是讓寶寶待在家裡, 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Advertisiment
現在正值暑假, 可以和親戚朋友一起帶孩子們出去玩, 讓孩子之間多接觸多交流, 以減少看見陌生人時的新鮮感。

和寶寶“約法三章”

寶媽們可以在客人來之前和寶寶約法三章, 規定好這期間哪些過分的事是不能做的, 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 當然, 雖然我們和寶寶有言在先, 但是寶寶也不一定能聽得懂, 不一定能自覺的遵守。

這個時候, 我們可以採取限制孩子行動的方式來阻止孩子。 比如緊緊擁抱孩子, 不許他動, 在他耳邊講道理, 直到他答應才鬆手。

寶寶“人來瘋”寶媽們其實不用過於擔心, 那只是孩子在向我們傳達他的內心需求。

不知寶媽們家的小寶有沒有做過什麼瘋狂的行為呢?

下載APP, 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

Advertisiment
媽媽的世界只有媽媽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