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速消“鵝口瘡”好方法

筠筠才4個月大, 這兩天給她喂奶的時候總是哭鬧不止, 不愿意吃奶。 細心的媽媽發現筠筠的口腔兩側和舌頭粘膜上有一些白色的斑點, 媽媽以為是奶塊凝結在口腔里, 就用棉簽去刮, 誰知刮掉白色斑點以后, 被刮的地方一片紅色, 筠筠哭得更厲害了, 媽媽趕緊帶她去醫院檢查。 醫生告訴媽媽, 原來筠筠得了鵝口瘡

識別鵝口瘡

鵝口瘡又叫雪口病、白念菌病, 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 鵝口瘡多發生在嬰幼兒身上, 在口腔任何地方都有可能會發生鵝口瘡, 新生兒多由產道感染, 也有可能是因為奶頭不潔或者喂養者的手指感染,

Advertisiment
媽媽的乳☆禁☆頭或者橡皮奶頭都是感染的來源。 主要表現為在牙齦、頰黏膜或口唇內側等處出現乳白色奶塊樣的膜樣物, 呈斑點狀或斑片狀分布。

如果患有鵝口瘡, 輕者口腔布滿白屑, 一般沒有伴隨癥狀;嚴重者會在口腔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 并伴有灼熱和干燥的感覺, 部分患兒伴有低燒的癥狀, 甚至有可能造成吞咽和呼吸困難。 患有此病的孩子經常哭鬧不安, 吃東西或者喝水時會有刺痛感, 所以孩子經常不愿意吃奶。

治療方法

   當發現寶寶口腔內有類似奶瓣的斑塊時, 不要隨便揩洗, 以免粘膜損傷引起細菌感染。 確診孩子患有鵝口瘡后, 爸爸媽媽可以用消毒藥棉蘸2%的小蘇打水擦洗口腔,

Advertisiment
擦洗的時候動作要輕, 再用1%龍膽紫涂在患處, 每天1-2次。 還可以取制霉菌素一粒研成末, 加入5ml甘油調勻, 涂搽在患處。

通常用藥幾天以后病癥就會消失, 但是鵝口瘡特別容易反復發作, 所以家長應該在病癥消失以后繼續用藥幾天, 以鞏固療效, 避免復發, 盡量一次治愈。 應該在孩子進食以后過一段時間再給孩子用藥, 以免引起孩子嘔吐。

民間小偏方

方1 外涂紅糖治鵝口瘡:紅糖研末30克, 取適量涂于患處, 一天4-6次。

方2 黃連末治鵝口瘡:取適量黃連末填在肚臍眼上, 每日換一次。

方3 皮硝治鵝口瘡:取皮硝30克, 搗細, 取適量填在肚臍眼上, 外面用膠布封固, 每日換一次。

方4 萵筍葉治鵝口瘡:萵筍葉6克, 大棗3個, 用水煎服, 每日1-2次。

Advertisiment

方5 生姜蜜汁治鵝口瘡:取蜂蜜30ml, 生姜汁10ml, 混勻后涂在患處, 每日2-3次。

方6 老茄子根治鵝口瘡:取老茄子根10g, 陳皮3g, 冰糖6g, 用水煎服, 每日1—2次。

方7 西紅柿葉治鵝口瘡:取西紅柿葉10g, 甜瓜皮6g, 用水煎服, 每日1—2次。

方8 玫瑰花治鵝口瘡:玫瑰花6g, 生姜2片, 白扁豆6g, 用水煎服, 每日1—2次。

Tips

1.平時注意孩子的口腔衛生, 給孩子喂食以后幫助孩子清潔口腔, 如果孩子年齡小, 可以用溫濕的紗布清潔口腔, 如果孩子年齡大一些, 則可以讓孩子用水漱口。

2.如果孩子是母乳喂養, 在喂奶之前, 媽媽應該用清水洗凈雙手, 并用溫濕的毛巾清潔乳☆禁☆頭;如果使用奶瓶給孩子喂奶, 那么事先將奶瓶和奶嘴進行煮沸消毒。

3.不亂用抗生素。 因為在給孩子使用廣譜抗生素的時候, 抗生素可能會殺滅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細菌,

Advertisiment
從而導致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 引發鵝口瘡, 醫學上稱之為菌叢失調。 給孩子治療鵝口瘡的時候, 應該停用抗生素, 如果有重大的疾病必須使用抗生素, 則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4.給孩子用藥要謹慎, 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了解更多寶寶口腔疾病方面的知識, 請進入兒童疾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