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6種錯誤母乳觀念 不知害了多少人

現在生下來的孩子, 只要媽媽有奶, 肯定會進行母乳餵養的, 這樣喝母乳的孩子身體以後也非常好, 不易生病, 不過也有一部分人會說喝母乳時間久了, 不好, 會沒有營養, 到底哪種說法是對的呢?母嬰頻道小編就以下的內容, 為大家找到了許多的正確說法, 一起來看看。

誤區1 母乳6個月後就沒營養了我們常常聽到說, 母乳6個月後就沒有營養了, 或者有些人會說寶寶一歲後就沒有營養了。 其實母乳的營養一直在變化, 寶寶初生、幾周、一歲甚至更大的時候, 母乳的成分是不同的, 甚至每一天不同的時間,

Advertisiment
母乳也會發生變化。 母乳是根據寶寶身體的需求產生的, 寶寶的需求在變, 母乳也在變。

寶寶在不同的發育階段, 有不同的需求, 初生到三四個月的時候, 寶寶長得特別快, 所以母乳裡的脂肪含量也特別高。 這個時候如果把奶擠出來, 可以看到奶水特別白、濃, 這樣的奶營養特別豐富。

而寶寶1~3歲時, 他的生長速度減慢, 對營養的要求不如以前高, 所以母乳的營養成分也沒以前高, 脂肪含量降低, 奶水也就沒這麼濃了。 媽媽大可放心, 不同階段的母乳都是專門為寶寶該階段而配方生產的, 裡面的成分最適合寶寶的生長, 比起任何別的輔食, 如蔬菜、水果、稀飯、肉, 母乳的營養價值是最高的。 當然了, 寶寶半歲以後, 開始吃輔食,

Advertisiment
身體上也有這個需求, 所以寶寶在這個階段可以開始加輔食。 剛開始加的時候, 不要加太多, 因為寶寶一歲以內, 奶還是主食。

誤區2 乳☆禁☆房不脹了, 乳汁不夠了三、四個月以後, 有些媽媽發現乳☆禁☆房不脹了, 就擔心是奶不夠, 其實是媽媽的乳☆禁☆房跟寶寶達到供需平衡了, 所以乳☆禁☆房是軟的。 媽媽剛生完寶寶時, 她的產奶荷爾蒙會驟然增高, 產奶量比寶寶的需求要多, 所以乳☆禁☆房常常發漲, 需要擠掉一些。

但擠的時候不要擠光, 可以留一點, 這樣媽媽的產奶量和寶寶的需求才會達到平衡;如果每次都擠光, 那產奶就會一直供大於求, 因為媽媽的乳☆禁☆房會以為寶寶需要這麼多奶。 如果奶太多, 媽媽可以用捲心菜的葉子放在乳罩裡, 或者喝薄荷茶來減少奶量。

Advertisiment
當媽媽和寶寶達到產奶供需的平衡時, 乳☆禁☆房就不會脹了, 會覺得比較舒適。 除非寶寶多睡一小時, 媽媽才會覺得有點脹。

誤區3 一定要一邊喝10~15分鐘, 再換一邊其實不需要, 國際母乳會提倡的是:讓寶寶自己決定什麼時候不吃一邊, 再換另一邊。 當他自己不吃了, 或者睡著了, 你可以試一下讓他吃吃第二邊, 有的寶寶會吃, 有的寶寶不需要吃了, 不用強迫他。 有的媽媽乳☆禁☆房容量沒有別的媽媽大, 寶寶吃一邊沒有吃飽, 那就要吃兩邊, 或者一邊要吃很長時間, 這都沒有關係。 而有的媽媽, 她的寶寶胃口小, 她的乳☆禁☆房容量偏偏是大的, 那寶寶只要吃一邊就夠了。 乳☆禁☆房容量、寶寶胃容量、成長的因素、基因, 有很多因素會導致寶寶吃奶的方式不一樣。

Advertisiment
所以還是那句老話“看孩子, 別看表”。 寶寶會告訴我們, 他什麼時候吃飽了, 什麼時候還要吃。

誤區4 吃到後面乳☆禁☆房癟癟了, 就沒有乳汁了雖然到後面乳☆禁☆房癟癟了, 但還會有噴乳反射, 寶寶還是會吃到很多奶。 因為你的血液一直在迴圈, 所以乳☆禁☆房會一直產乳。 後面雖然乳流量變慢了, 但會一直產奶, 而且現產的奶脂肪含量高, 會很濃很白, 寶寶可能不需要喝很多就飽了, 就好比是吃了很多奶油。

誤區5 每次寶寶吃完, 都要把剩下的乳汁擠出這也是個誤區。 越擠奶越多, 但奶太多了, 也會有些問題, 比如得乳腺炎、乳腺閉塞。 另外, 如果奶太多了, 通常沒有喝到後乳, 寶寶就飽了, 所以大便可能是綠色的,

Advertisiment
會有泡沫, 會覺得脹氣;而且前乳比較稀, 寶寶就會頻繁要求喝奶, 這樣喝的次數越多, 媽媽就擠得越多, 擠得越多奶也越多, 形成惡性循環。

不管怎麼樣, 還是吃媽媽的母乳是最健康的, 不過一定要新鮮呀!以前的一些沒有任何科學根據的理由, 大家還是不要相信, 以免擔誤了小寶寶的健康成長, 畢竟科學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如果有機會, 還可以向你的朋友介紹這幾個真理, 讓大家以前的誤以為都快點改變過來, 為了大家的寶寶, 一起加油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