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6件事家長千萬不能急,背後危害你知道多少?

1 太早添加配方奶

"寶寶還沒滿月, 這幾天總是喝完奶就哭鬧, 婆婆總說是我的奶水不夠了, 一直催著我加奶粉。 ”

“女兒3個月了, 因為一直有點偏瘦, 家人都催著我給孩子加奶粉, 說喝奶粉才能長個。 ”

這樣的苦惱你有過嗎?新媽們喂個奶你以為只是撩起衣服掏出乳☆禁☆頭那麼簡單的事嗎?且不說母乳媽媽們自己也時常會失去信心, 可如果身邊再多幾位三姑六婆好心提醒, “你是不是奶水不夠”“你的奶水沒營養了”, 這下好了, 媽媽們再也沒法淡定了, “母乳不夠奶粉湊”, 這成了很多媽媽們給孩子添加配方奶的理由。

Advertisiment

寶媽說:請堅信, 母乳是越喝越多的, 越早添加配方奶母乳反而越少!太早添加配方奶會大大增加寶寶日後過敏的風險, 出生後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是預防過敏的最好方法。 若實在做不到純母乳餵養, 建議添加部分水解配方奶粉。


2 太早睡枕頭

很多媽媽還在孕期的時候就早早給寶寶買好了枕頭, 這件事其實用不著那麼著急哦。 嬰兒脊柱基本是直的, 平躺時背和後腦勺在同一平面上, 另外嬰兒頭大, 幾乎與肩同寬, 側臥時頭和身體也在同一平面, 所以這個階段寶寶是不需要睡枕頭的。 太早睡枕頭, 反而會造成嬰兒頸部過度前傾, 既影響呼吸通暢還會增加不適感。

寶媽說:國內比較常見的一種說法是寶寶的頭頸能夠豎立後就可以睡枕頭了,

Advertisiment
而美國的建議是1歲後再給嬰兒用枕頭, 澳大利亞則建議2歲前在無人看護的情況下, 不要給嬰兒用任何形式的枕頭。 專家認為這樣做可以降低嬰兒在睡眠中遇到危險的概率, 而且這個階段不給寶寶睡枕頭他照樣會睡得很舒適。 拿俏妞來說吧, 雖說七八個月後我就給她準備了一個枕頭, 可小傢伙睡熟後一翻身就在枕頭外了, 一直到2歲後這枕頭才算是真正派上點用場。

3 太早添加輔食

不少家長尤其是老人們總認為嬰兒稍大點後每天光喝奶會吃不飽, 只有早點添加輔食營養才更豐富。 於是各種不靠譜的做法都出來了。

“我女兒1個多月, 我婆婆就經常給她喝米湯, 她說這個營養好。

Advertisiment

“兒子不到4個月就加輔食了, 從那以後三天兩頭拉肚子……”

“老媽總勸我早點給寶寶加輔食, 實在拗不過就給喂了點蛋黃, 結果當天就過敏了。 ”

寶媽說:添加輔食的最佳時間為嬰兒滿6個月左右時, 最晚不宜超過8個月, 最早不宜早於4個月。 過早添加輔食會給寶寶的消化系統、腎臟增添不必要的負擔, 而且還容易引發過敏症, 甚至有可能造成寶寶一輩子對某些食物過敏。

4 太早讓寶寶學走路

寶媽在社區裡帶著俏妞閒逛的時候, 經常看到有家長把幾個月大的寶寶扔進學步車任其到處亂蹦躂, 甚至還有人用根長圍巾綁在孩子的兩腋下, 在後面拽住孩子鍛煉他往前邁步。 看似無關緊要, 孩子也好像樂在其中, 其實這些行為背後卻隱藏了不小的危害。

Advertisiment

寶媽說:太早讓寶寶行走、站立, 由於孩子下肢負重大, 腰背部的骨骼、肌肉發育都不完善, 沒有足夠力量支撐身體重量, 長此以往很容易影響孩子的下肢骨以及關節發育, 甚至形成O型或X型腿。 學走路這件事最好不要過早人為干預, 家長遵循“順其自然、適當引導”的原則就可以了。

5 太早訓練大小便

雖說很多媽媽早已知道把屎把尿的危害, 可因為家中老人的執拗堅持, 媽媽們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雖說過早給寶寶把屎把尿不至於像有些文章說的那麼危言聳聽, 但事實是頻繁且長時間的給寶寶把大小便不僅會讓孩子覺得不舒適, 而且也容易造成嬰兒脫肛、肛裂、尿頻等現象。

寶媽說:寶寶18個月以後,

Advertisiment
已經可以靈活的坐、站、走、蹲、起了, 寶寶也能聽懂大人的指示了, 也就代表可以訓練孩子大小便了。 1歲半以後的孩子膀胱功能發育逐漸完善, 神經系統漸漸能夠控制大腸、膀胱和肛門組織, 此時進行訓練才最科學。 總之, 嬰兒18-36個月期間才是訓練大小便的最佳時期。


6 太早送幼稚園

“我兒子2歲了, 越來越難帶了, 我想早點把他送到幼稚園上托班……”

“女兒2歲半了, 特別黏我, 而且還很怕見陌生人, 家裡人都勸我早點送她去幼稚園鍛煉鍛煉, 這行嗎?”

不少家長都認為早早把孩子送進幼托機構, 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而且還能鍛煉孩子的膽量。 其實, 這種做法對幼兒健康人格的構建是非常不利的。 孩子在幼托機構如果不適應, 只會通過哭鬧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如果家長長時間置之不理,甚至認為“哭一段時間後就好了”,殊不知這樣無助、恐懼、痛苦的經歷會深深根植在孩子的潛意識之中,孩子容易變得更加敏感、內向,甚至影響到成年後的性格形成。

寶媽說:一般來說,建議最好不要把未滿3周歲的孩子過早送入早托機構。當然,每一個孩子的性格特徵都是不同的,對於某些孩子來說也許很快就能適應離開家人的集體生活,但是大多數孩子卻很難做到。

關於什麼時候送孩子去上早托機構或幼稚園,個人的建議是:

①沒有特殊原因,最好別把未滿3周歲的幼兒送入早托機構或幼稚園;

②如果一定要提前送早托,建議先給孩子一段適應時間。比如家長先陪同幾天,或者先去親子早教機構過渡一段時間。

③孩子入託後,如果連續哭鬧很長時間都不願意待在幼稚園裡,這種情況最好別強求。

④重視孩子的情緒變化和情感需求,千萬別無視入園或送托後孩子的每一次哭鬧與反抗。這些不良情緒的積累都會對孩子的心理帶來不利影響。

寶媽說:

這幾件事看似完全不相關,但無不提醒著我們每一位家長:慢慢來,有些事急不得。

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因為個體差異的存在,所以如果你總是以“別人家的孩子”為參照物的話,那麼你這個媽當得一定會不輕鬆,因為你總是會發現孩子身上這樣那樣的各種不足。

所以,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煩惱,與其絞盡腦汁如何追上人家,不如時常默念這句育兒箴言:

孩子,你慢慢來!

只會通過哭鬧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如果家長長時間置之不理,甚至認為“哭一段時間後就好了”,殊不知這樣無助、恐懼、痛苦的經歷會深深根植在孩子的潛意識之中,孩子容易變得更加敏感、內向,甚至影響到成年後的性格形成。

寶媽說:一般來說,建議最好不要把未滿3周歲的孩子過早送入早托機構。當然,每一個孩子的性格特徵都是不同的,對於某些孩子來說也許很快就能適應離開家人的集體生活,但是大多數孩子卻很難做到。

關於什麼時候送孩子去上早托機構或幼稚園,個人的建議是:

①沒有特殊原因,最好別把未滿3周歲的幼兒送入早托機構或幼稚園;

②如果一定要提前送早托,建議先給孩子一段適應時間。比如家長先陪同幾天,或者先去親子早教機構過渡一段時間。

③孩子入託後,如果連續哭鬧很長時間都不願意待在幼稚園裡,這種情況最好別強求。

④重視孩子的情緒變化和情感需求,千萬別無視入園或送托後孩子的每一次哭鬧與反抗。這些不良情緒的積累都會對孩子的心理帶來不利影響。

寶媽說:

這幾件事看似完全不相關,但無不提醒著我們每一位家長:慢慢來,有些事急不得。

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因為個體差異的存在,所以如果你總是以“別人家的孩子”為參照物的話,那麼你這個媽當得一定會不輕鬆,因為你總是會發現孩子身上這樣那樣的各種不足。

所以,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煩惱,與其絞盡腦汁如何追上人家,不如時常默念這句育兒箴言:

孩子,你慢慢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