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近來腹瀉的寶寶多了,哪些原因會導致寶寶出現腹瀉?

S首先, 讓我們先瞭解一下什麼是腹瀉, 怎樣辨別腹瀉。 1什麼是腹瀉世界衛生組織給腹瀉下了個定義:腹瀉是一組多病因引起(一般是病原體感染)的以腹瀉症狀為主的臨床綜合征, 它有起病急、持續時間久、危害性大的特點。 出現稀便主要是由於腸道無法正常消化或吸收孩子攝入的食物和液體, 同時體液也會通過受損的腸道內膜而滲出, 從而發生腹瀉。 腹瀉的病程在2周以內為急性腹瀉, 超過2周成為遷延性腹瀉, 或慢性腹瀉。

嬰兒和兒童腹瀉仍然是醫學史上的重大挑戰,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

Advertisiment
全球大約有13%兒童被腹瀉疾病奪取生命, 其中, 慢性腹瀉占50%。 2怎樣辨別腹瀉孩子的大便問題有時真的是讓家長琢磨不透, 這是因為孩子年齡和飲食結構的不同, 以及每個個體本身的差異, 使得孩子們的排便次數和規律都有所不同, 比如母乳餵養的新生兒, 每天可能出現多達12次以上的少量排便, 而當孩子長到2~3個月大時, 甚至會好幾天都沒有一次大便。 孩子偶爾出現稀軟便不必擔心, 然而, 如果孩子的大便性狀突然變成了稀軟的水樣便, 而且排便頻率明顯高於平時, 那就有可能發生了腹瀉。

寶寶出現腹瀉時, 一般是孩子的腸道內膜受到了損傷。 確診是否腹瀉, 那就需要 由醫生來診斷。

3、腹瀉的可能原因

腹瀉在臨床上分為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兩類,

Advertisiment
對於孩子來說, 依據腹瀉病的不同病因, 主要將其分為以下四類:1、 感染:機體抵抗力差, 當外界病菌進入腸道後, 引發腸道感染、腸道粘膜損傷, 從而引起腹瀉;秋季出現的腹瀉, 多與輪狀病毒等腸道病毒感染所導致的。 2、 過敏:因對某種食物過敏, 從而引發的過敏性胃腸炎, 如牛奶過敏和食物蛋白誘發腸炎綜合征、嗜酸細胞性胃腸炎;3、 腸道菌群失衡:長期飲食不均衡, 導致腸道內有益菌數量較少, 進而導致菌群失衡造成腹瀉;

4、 消化紊亂:孩子的消化功能尚不成熟, 短時期內進食過多的食物, 大量的營養物質可能引起消化功能紊亂, 進而引發腹瀉。

5、其他原因。

4、如何預防腹瀉

1、 注意衛生:大多數感染性腹瀉,

Advertisiment
都是由於孩子的手接觸了感染源, 如大便後再接觸口腔而導致的, 因此, 要加強家裡、幼稚園和學前班的衛生。 除飯前便後洗手外, 最好每次進食及外出回家之後都要洗手。 此外, 避免給孩子吃不清潔的食物, 如生牛奶、剩飯菜等。 2、 確保孩子已接種相關疫苗:現在, 按常規都需要給2個月的嬰兒開始使用輪狀病毒疫苗, 這種疫苗使可吞服的液體製劑, 並非注射劑。 此疫苗可以很好的預防由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和嘔吐, 幾乎所有使用輪狀病毒疫苗的嬰兒都不會再出現由輪狀病毒引起的嚴重腹瀉。 3、 避免濫用抗生素:濫用抗生素可以引起腸道菌群失衡, 而腸道菌群失衡也會導致腹瀉或便秘的發生。

4、 堅持母乳餵養:儘量讓孩子在整個嬰兒期都能吃到母乳,

Advertisiment
母乳有助於提升孩子的免疫力。

參考文獻:1.兒童營養學, 第7版2.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第6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