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輔食的添加 寶寶健康的頭等大事

為何要添加輔食?

可能有些媽媽覺得寶寶還太小, 不需要添加什麼輔食, 單純的奶餵養就已經足夠滿足寶寶的生長需要了。 其實, 寶寶生長中所需要的鐵、維生素、必需氨基酸、礦物質、鈣、磷等是可以從奶中獲得, 可寶寶4—6個月以後, 為了攝取足夠的熱量和其他的營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在奶中是沒有的, 比如鋅、維生素C等), 並且為他日後的逐步斷奶作準備, 媽媽就需要給他添加更加豐富的食物了。

添加輔食的信號

理論上, 添加輔食應在寶寶4個月以上, 可是真正在生活中媽媽要根據自己寶寶的情況而定。

Advertisiment
下面的一些信號可以表明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1.寶寶的頸部開始有力, 在有支撐的情況下能坐直, 而且頭部可以穩定。

2.開始會咀嚼了。 寶寶很喜歡把一些東西放到嘴裡, 或者可以通過上下頜的張合進行咀嚼活動等等。 隨著寶貝吞咽能力的不斷提升, 寶貝“口水不斷”的現象也減少了。

3.喝奶量大增。 寶寶似乎很餓, 即使每天吃8—10次母乳或配方奶, 看起來仍然很餓, 有時還會哭鬧, 而且寶寶的小便次數也增多了!有時喝過奶沒過幾分鐘就尿一次。

4.寶寶對大人吃的東西開始感到好奇, 喜歡盯著大人碗裡的米飯看, 也有可能會去抓, 或者在大人把菜、麵條等從盤子裡夾到嘴裡的時候伸手去夠, 這說明他也想嘗嘗了。

Advertisiment
當媽媽把食物放在他的舌頭, 他會吞咽下去, 並表現出愉快的情緒。

從什麼食物開始?

輔食含有豐富的營養, 可以為寶寶的健康成長“加分”, 但輔食畢竟是母乳或者配方奶的補充, 並不能完全代替它們, 所以在餵養的輔食的同時, 寶寶還不能馬上斷奶。

由於四五個月的寶寶還沒有長牙, 所以輔食的添加只能先從泥糊狀的食物開始, 比如米粉、蛋黃、水果、蔬菜等, 媽媽在製作時要細心一點!蛋黃要碾碎, 蘋果要用小勺挖成泥等。 切記, 味道太濃或難以消化的果蔬先不要給寶寶吃, 比如柳丁、獼猴桃、番茄、南瓜等。

添加輔食6原則

1.輔食的做法要由稀到稠。

比如添加米粉, 剛開始調和時加水要多一些, 使米粉糊比較稀薄, 隨著寶寶逐漸長大,

Advertisiment
以後漸漸增加稠度。 千萬不可一開始就把米粉糊弄得很稠, 不然寶寶會很不喜歡。 對於其他的輔食, 可逐漸從泥糊狀過渡到顆粒狀、小塊狀等。

2.每次喂寶寶輔食的量要由少到多。

由於剛添加一種新的口味, 寶寶有可能會不太適應, 媽媽可從量上逐漸過渡。 一開始不可喂太多, 比如一兩勺, 然後到三四勺等, 慢慢地, 再增加到小半碗, 甚至更多。

3.添加輔食的種類要由一種到多種。

媽媽千萬不可一下就添加好幾種輔食, 那樣會更容易引起不良反應的。 每次添加一種新食物後, 媽媽應注意寶寶的糞便及皮膚過敏狀況, 3—5天內一切正常, 才可換另一種新的食物。 若有腹瀉、嘔吐、皮膚紅或出疹等症狀, 應立即停止喂該種食物,

Advertisiment
並及時帶寶寶去看醫生。

4.不可很快讓輔食替代乳製品。

有些媽媽覺得寶寶能吃輔食了, 就把輔食作為寶寶的主食, 平常也很少喂寶寶奶了。 但是, 奶中的有些營養元素在輔食裡是沒有的, 6個月以內, 寶寶的主食還是應該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 輔食只能作為一種補充食品。

5.不宜長時間喂寶寶流質或泥質的食品。

有的媽媽會覺得寶寶的胃口及吞咽能力有限, 一些需要咀嚼的食物, 比如麵條等要等寶寶一兩歲時再喂, 現在只需要喂米粉等泥質食品就可以了。 殊不知這樣會使寶寶錯過發展咀嚼能力的關鍵期, 可能導致寶寶在咀嚼食物方面產生障礙的。

6.營造愉快的進食環境。

在給寶寶喂輔食時, 最好選在寶寶心情比較好或者清醒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媽媽也應面帶微笑, 讓寶寶感覺到和藹可親, 同時告訴寶寶這是好東西, 很有營養, 並鼓勵寶寶來吃。 尤其是在夏天, 寶寶更容易煩躁, 寶寶表示不願意吃時, 千萬不可強迫其進食, 不然會更容易加重他對輔食的厭惡心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