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車裡的戰爭

車內空間狹小, 孩子們爭吵的話, 聲音也比其他地方似乎放大了好幾倍, 普通家用車一般都沒有司機屏風將你和後排的孩子們隔開, 所以車裡的戰爭會讓你發瘋。 當然了, 你要是不理會他們最好不過了, 爭吵最終會結束的, 但是對你來說太難了。

處理車內戰爭的方法

1. 對車內爭吵的反應要一致。

每個人對車裡爭吵的忍耐水準不一樣, 不管你的水準如何, 你每次必須反應一致, 必須讓孩子們明白這一點。 可以告訴他們:“你們兩個爭吵不關我的事, 但是你們不可以這麼大聲, 這影響我安全開車了。

Advertisiment

千萬不要今天任由孩子們爭吵, 明天又一點兒也不能忍受。 如果你確實哪天感覺很糟糕, 很小聲的爭吵都不能容忍, 那一定要讓孩子們提前知道, 你可以這麼說:“今天我特別頭痛, 一點兒噪音也不想聽, 我需要你們配合, 控制好你們自己, 這個警告夠清楚了吧!”如果你按照你的想法表達出來, 孩子們會理解並且遵守的。

2. 當爭吵觸到你的底線時, 你必須作出反應。

這時候把車開到路邊停下來, 轉過頭跟孩子們說:“你們聲音太大了, 讓我不能集中注意力安全開車, 你們可以停止爭吵嗎?”等等看孩子們會有什麼反應, 如果孩子們只是勉強地接受停戰, 而爭吵還在繼續, 你可以再說一句:“你們什麼時候不吵了我們再走。 ”

你可以看看書,

Advertisiment
看看路邊的風景, 就是別開車, 當爭吵真正停下來時再開。 如果孩子們還是繼續吵鬧, 再把車開到路邊停住, 乾脆下車, 跟孩子們說:“如果你們這麼大聲爭吵, 我就哪裡也不去, 你們什麼時候停止爭吵, 就什麼時候走。 ”

說完背對汽車不再看孩子們, 隨便幹點兒什麼。 感覺孩子們快平靜下來時, 再回到車裡, 別去考慮你們會不會晚到目的地, 要堅持到底。 這樣做會讓孩子們明白他們的吵鬧在車裡是不被允許的。

3. 努力做到不顯得生氣。

要讓孩子們明白, 他們坐車時不可以爭吵是因為這是規定, 也因為不安全, 他們需要學會控制自己。 如果你把憤怒寫在臉上, 他們可能會覺得爭吵只是讓你不高興了, 不爭吵就會取悅你。

Advertisiment

避免車內爭吵的方法

孩子們坐車, 雖然有時爭吵是不可避免的, 但你還是可以通過做以下的事情來減少爭吵。

1. 允許孩子們擁有他們各自的玩具。

當孩子們感到擁有某件物品的所有權時, 他們通常會更願意與人分享。 給每個孩子一箱屬於他自己的玩具並且允許他管理自己的玩具, 可以幫助孩子為自己的玩具貼上標籤。 你可能會抱怨, 但必須這麼做!每一箱玩具只屬於一個孩子管理, 當孩子清楚別人的就是別人的, 那麼爭吵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

2. 給每個孩子屬於自己的空間。

和讓每個孩子擁有屬於自己的物品一樣, 每個孩子也需要在家裡擁有一個自己的空間。 和成人一樣, 孩子也喜歡“窩”的感覺, 即便你家住房較小,

Advertisiment
幾個孩子需要同住一個房間, 也還是有辦法分出每個孩子自己的空間的。 比如讓孩子們擁有各自的抽屜, 用衣架懸掛衣服分割壁櫥, 讓孩子明白超過這個界線就是其他孩子的地盤了。 有時老大會需要一張小桌子, 那就只給他準備一張。 孩子們擁有自己的空間會加強他們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感覺。

3. 不強迫孩子分享。

要求一個不到3歲的孩子分享是不太合理的, 對4、5、6歲的孩子來說可能同樣是困難的, 真正的分享發自內心, 需要花很長時間去培養。 堅持讓一個孩子去分享反而會促使這個孩子更想擁有更多的東西, 也會滋生怨恨, 導致可怕的爭吵。 試著這樣說:“這個玩具是羅斯的, 傑米你得還給他, 問問他是否可以給你玩兒,

Advertisiment
我想他很快就會給你的。 ”

這樣說, 不僅確認了羅斯的所有權, 也跟傑米保證了他很快就會得到玩具玩。 然後你可以問羅斯:“羅斯, 傑米可以和你輪流玩這個嗎?”我猜羅斯會答應的, 傑米很快就會玩上他想玩的玩具, 而且會在一定時間後還給羅斯。 如果羅斯不同意, 你可以說:“羅斯現在還不願意分享這個玩具, 也許過一會兒就願意了, 我們看看有沒有別的玩具你感興趣的, 找來玩玩。 ”你尊重了羅斯的意願, 支持並幫助了傑米, 並且避免了爭吵。

4. 做老大的支持者。

儘管我在家排行中間, 我卻是一個強有力的老大支持者。 有時老大真的需要弟弟妹妹們的保護, 可憐的老大經常不得不將他喜愛的東西分成幾份, 給弟弟妹妹們,可他從父母這裡分享到的東西會越來越少。擁護並支持你的大孩子吧!

① 允許老大擁有一些弟弟妹妹所沒有的特權。

在多數家庭裡,老大比其他孩子有著更多的責任和義務,因為他們可以應付家中更多的事,允許他們擁有一些特權來抵消他們的責任和義務。

② 別說:“你是哥哥(姐姐),你應該知道的。”

儘管大孩子確實知道,但你說的話會讓大孩子覺得你忽略他的感受,同時,這種話也會讓作為老大的樂趣消失殆盡,而促使老大埋怨弟弟妹妹們。

③ 不要用“他還是小孩子,他控制不了自己,他不懂事”之類的話來袒護小一些的那個孩子。這種話或許是真的,可是卻讓大孩子覺得你站在小孩子那一方而不理解大孩子的心聲。這樣說會益處多多:“你弟弟確實沒做對,破壞你的勞動成果了,他會慢慢學習如何尊重別人的。”

④ 幫助大孩子保護自己的東西。

給他一個高架子來存儲自己的物品,建議他使用較高的桌子做手工,這樣小的那個不太可能夠得著。

⑤ 不要要求老大任何時候都要帶著弟弟妹妹或者和弟弟妹妹一起玩兒。

這樣要求的話,會引發老大的怨恨,還會阻礙他們兄弟姐妹間那種天然關係的健康發展。讓孩子們按照他們自己的喜好在一起,而不是按照你的喜好。

⑥ 如果小孩子打擾到大孩子,教大孩子自己換地方,而不是來向你求助。

大孩子可以說:“你打擾我的時候我不想跟你玩。”然後進到自己的房間關上門,如果必要的話。其實小孩子最想要的是哥哥姐姐對他的關注。

⑦ 授權大孩子以“法律”形式保護自己的隱私。

説明他為房間做標誌物,一面代表“非請勿進”,另一面代表“請進”,用紅綠燈的圖畫形式來表示,讓還不識字的小孩也能看明白,這樣大孩子會有被保護的感覺。

⑧ 承認有年幼的弟弟或妹妹,哥哥或姐姐是很不容易的。

無論怎樣,小的也會時不時地打擾到哥哥姐姐。

5. 給每個孩子足夠的時間單獨和你在一起。

試著每週花一定的時間單獨和每一個孩子在一起,如果再完美一些,最好每天都這麼做,但是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給每個孩子他渴望的關注會讓孩子不會總是想著和兄弟姐妹爭奪你的關心。和每個孩子單獨“約會”倒不一定非得去外面,去花錢,實際上,在家“約會”更有效,也就是說你和某個孩子在一起時,其他任何事都得暫時放下了,比如打電話、洗衣服、做飯等,尤其是暫時不去顧其他孩子。做一些讓孩子覺得有意義的事,比如坐在他房間的地板上,儘管他不坐在地板上,你的舉動也能讓他覺得你平易近人。你可以問問孩子他想要什麼,想做什麼,如果他不知道,你可以說:“你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因為我想和你在一起,沒有別人。”

哪怕只是聊聊天也很好,20分鐘足夠了!你傳達給孩子的資訊很明確:現在別的事兒都不重要,我就想和你在一起。

6. 避免比較。

在有好幾個孩子的家庭中,比較是避免不了的。比較令人討厭,如果你必須要去比較,你得背著孩子們。通常父母認為否定的比較會激勵孩子,然而恰恰相反,否定的比較會讓孩子覺得,他在你心目中不如其他的兄弟姐妹,而且還會對被比較的另一方心生怨恨。肯定的比較同樣也不好,讓一個孩子在另一個孩子之上會導致他對自己所處的位置特別緊張,生怕別的孩子在某方面超過他。

7. 在每個孩子值得表揚的時候分別表揚他們。

不必非得同時表揚孩子們,你可以一次只表揚一個孩子,因為他當時做得很好。可能另一個會問你,怎麼不表揚他呢?你可以看看他是否有值得表揚的事,如果沒有,不必為了平等而表揚。

8. 允許孩子們在家和在外彼此獨立。

每個孩子都渴望有時候不和兄弟姐妹一起玩,而是自己獨享玩具或者和鄰居的孩子一起玩。你可以這樣說:“我可以保證讓你和妹妹各自玩兒,我不會讓妹妹打擾到你,但是我希望你玩得差不多的時候能帶她玩一小會兒,你願意嗎?”然後你需要看著小一些的那個孩子不要打擾到大孩子。同樣,如果一個孩子被邀請去參加朋友的派對,不必讓他非得帶著兄弟姐妹去。

9. 時不時地分別帶孩子外出。

在大多數家庭,大孩子通常日常安排比較滿,小的那個要麼就是跟著,要麼就是待在家裡,而你的每個孩子都需要單獨和你外出不帶其他孩子,但是大多數家庭一想到帶著小的出門而把老大留在家裡就猶豫了。其實應該讓老大明白,父母既然可以只帶著他去上游泳課,當然也可以只帶著弟弟妹妹外出。孩子理解這一點有些難,但卻很重要,這會幫助孩子明白每個人都值得被父母珍愛。

10. 允許一個孩子對另一個孩子生氣。

允許孩子們彼此成為“敵人”,孩子彼此生氣在他們成長過程中很正常,不是什麼問題。如果父母不允許孩子們彼此生氣,不允許生氣的事自生自滅而進行干預,這才是個大問題。有氣不表達出來會導致怨恨在心,其實允許孩子生氣也是為了讓一件事能很快結束,尊重孩子的感受反倒能促進孩子們之間的關係。當一個孩子跟另一個孩子生氣,千萬別去干涉,你可以說:“你弟弟打擾你玩遊戲了,你真的好生氣,弟弟確實吵到你了,也許過會兒你就好了。”

你要求孩子們彼此講和可不好,其實孩子們為了更好地相處,他們需要體驗各種感受,無論是愉快還是生氣。

也別強迫孩子們道歉,這樣做實際上是在教孩子撒謊,大多數時候孩子根本沒有歉意,反倒是因為傷害了別人很開心。不過如果你要求傷害別人的孩子真誠地做些什麼事情去彌補,比起假惺惺地說個對不起效果好多了。你可以跟被打擾的那個孩子這樣說:“你需要想想辦法説明你弟弟感覺好點兒,給他一樣他喜歡的玩具,或者陪他看看書。”跟做錯事的那個孩子這樣說:“你需要幫助哥哥擦乾淨他的筆記本。”

這樣一來,孩子們既不會覺得沒有面子,還學到了為自己犯下的錯誤承擔責任。

11. 隨時關注孩子們之間的關係。

如果有一段時間孩子們彼此都很友好,一定要讓他們知道你的感受,那就是你感覺很高興,他們太棒了。找個合適的時機讓孩子們聽到你講電話,和其他親人訴苦說他們爭吵時你感到多麼沮喪和難過,然後再表揚他們現在相處得多麼和睦。

12. 和孩子分享你和兄弟姐妹相處的往事。

孩子們都喜歡聽父母的故事,尤其是你和他們感同身受的那些往事:你被兄弟姐妹傷害了,你對他們發脾氣了,你的弟弟妹妹總是打擾你等等。和孩子們分享你兒時經歷過的事、你當時的感受,告訴孩子其實你瞭解他的感受,他並不孤獨。

給弟弟妹妹們,可他從父母這裡分享到的東西會越來越少。擁護並支持你的大孩子吧!

① 允許老大擁有一些弟弟妹妹所沒有的特權。

在多數家庭裡,老大比其他孩子有著更多的責任和義務,因為他們可以應付家中更多的事,允許他們擁有一些特權來抵消他們的責任和義務。

② 別說:“你是哥哥(姐姐),你應該知道的。”

儘管大孩子確實知道,但你說的話會讓大孩子覺得你忽略他的感受,同時,這種話也會讓作為老大的樂趣消失殆盡,而促使老大埋怨弟弟妹妹們。

③ 不要用“他還是小孩子,他控制不了自己,他不懂事”之類的話來袒護小一些的那個孩子。這種話或許是真的,可是卻讓大孩子覺得你站在小孩子那一方而不理解大孩子的心聲。這樣說會益處多多:“你弟弟確實沒做對,破壞你的勞動成果了,他會慢慢學習如何尊重別人的。”

④ 幫助大孩子保護自己的東西。

給他一個高架子來存儲自己的物品,建議他使用較高的桌子做手工,這樣小的那個不太可能夠得著。

⑤ 不要要求老大任何時候都要帶著弟弟妹妹或者和弟弟妹妹一起玩兒。

這樣要求的話,會引發老大的怨恨,還會阻礙他們兄弟姐妹間那種天然關係的健康發展。讓孩子們按照他們自己的喜好在一起,而不是按照你的喜好。

⑥ 如果小孩子打擾到大孩子,教大孩子自己換地方,而不是來向你求助。

大孩子可以說:“你打擾我的時候我不想跟你玩。”然後進到自己的房間關上門,如果必要的話。其實小孩子最想要的是哥哥姐姐對他的關注。

⑦ 授權大孩子以“法律”形式保護自己的隱私。

説明他為房間做標誌物,一面代表“非請勿進”,另一面代表“請進”,用紅綠燈的圖畫形式來表示,讓還不識字的小孩也能看明白,這樣大孩子會有被保護的感覺。

⑧ 承認有年幼的弟弟或妹妹,哥哥或姐姐是很不容易的。

無論怎樣,小的也會時不時地打擾到哥哥姐姐。

5. 給每個孩子足夠的時間單獨和你在一起。

試著每週花一定的時間單獨和每一個孩子在一起,如果再完美一些,最好每天都這麼做,但是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給每個孩子他渴望的關注會讓孩子不會總是想著和兄弟姐妹爭奪你的關心。和每個孩子單獨“約會”倒不一定非得去外面,去花錢,實際上,在家“約會”更有效,也就是說你和某個孩子在一起時,其他任何事都得暫時放下了,比如打電話、洗衣服、做飯等,尤其是暫時不去顧其他孩子。做一些讓孩子覺得有意義的事,比如坐在他房間的地板上,儘管他不坐在地板上,你的舉動也能讓他覺得你平易近人。你可以問問孩子他想要什麼,想做什麼,如果他不知道,你可以說:“你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因為我想和你在一起,沒有別人。”

哪怕只是聊聊天也很好,20分鐘足夠了!你傳達給孩子的資訊很明確:現在別的事兒都不重要,我就想和你在一起。

6. 避免比較。

在有好幾個孩子的家庭中,比較是避免不了的。比較令人討厭,如果你必須要去比較,你得背著孩子們。通常父母認為否定的比較會激勵孩子,然而恰恰相反,否定的比較會讓孩子覺得,他在你心目中不如其他的兄弟姐妹,而且還會對被比較的另一方心生怨恨。肯定的比較同樣也不好,讓一個孩子在另一個孩子之上會導致他對自己所處的位置特別緊張,生怕別的孩子在某方面超過他。

7. 在每個孩子值得表揚的時候分別表揚他們。

不必非得同時表揚孩子們,你可以一次只表揚一個孩子,因為他當時做得很好。可能另一個會問你,怎麼不表揚他呢?你可以看看他是否有值得表揚的事,如果沒有,不必為了平等而表揚。

8. 允許孩子們在家和在外彼此獨立。

每個孩子都渴望有時候不和兄弟姐妹一起玩,而是自己獨享玩具或者和鄰居的孩子一起玩。你可以這樣說:“我可以保證讓你和妹妹各自玩兒,我不會讓妹妹打擾到你,但是我希望你玩得差不多的時候能帶她玩一小會兒,你願意嗎?”然後你需要看著小一些的那個孩子不要打擾到大孩子。同樣,如果一個孩子被邀請去參加朋友的派對,不必讓他非得帶著兄弟姐妹去。

9. 時不時地分別帶孩子外出。

在大多數家庭,大孩子通常日常安排比較滿,小的那個要麼就是跟著,要麼就是待在家裡,而你的每個孩子都需要單獨和你外出不帶其他孩子,但是大多數家庭一想到帶著小的出門而把老大留在家裡就猶豫了。其實應該讓老大明白,父母既然可以只帶著他去上游泳課,當然也可以只帶著弟弟妹妹外出。孩子理解這一點有些難,但卻很重要,這會幫助孩子明白每個人都值得被父母珍愛。

10. 允許一個孩子對另一個孩子生氣。

允許孩子們彼此成為“敵人”,孩子彼此生氣在他們成長過程中很正常,不是什麼問題。如果父母不允許孩子們彼此生氣,不允許生氣的事自生自滅而進行干預,這才是個大問題。有氣不表達出來會導致怨恨在心,其實允許孩子生氣也是為了讓一件事能很快結束,尊重孩子的感受反倒能促進孩子們之間的關係。當一個孩子跟另一個孩子生氣,千萬別去干涉,你可以說:“你弟弟打擾你玩遊戲了,你真的好生氣,弟弟確實吵到你了,也許過會兒你就好了。”

你要求孩子們彼此講和可不好,其實孩子們為了更好地相處,他們需要體驗各種感受,無論是愉快還是生氣。

也別強迫孩子們道歉,這樣做實際上是在教孩子撒謊,大多數時候孩子根本沒有歉意,反倒是因為傷害了別人很開心。不過如果你要求傷害別人的孩子真誠地做些什麼事情去彌補,比起假惺惺地說個對不起效果好多了。你可以跟被打擾的那個孩子這樣說:“你需要想想辦法説明你弟弟感覺好點兒,給他一樣他喜歡的玩具,或者陪他看看書。”跟做錯事的那個孩子這樣說:“你需要幫助哥哥擦乾淨他的筆記本。”

這樣一來,孩子們既不會覺得沒有面子,還學到了為自己犯下的錯誤承擔責任。

11. 隨時關注孩子們之間的關係。

如果有一段時間孩子們彼此都很友好,一定要讓他們知道你的感受,那就是你感覺很高興,他們太棒了。找個合適的時機讓孩子們聽到你講電話,和其他親人訴苦說他們爭吵時你感到多麼沮喪和難過,然後再表揚他們現在相處得多麼和睦。

12. 和孩子分享你和兄弟姐妹相處的往事。

孩子們都喜歡聽父母的故事,尤其是你和他們感同身受的那些往事:你被兄弟姐妹傷害了,你對他們發脾氣了,你的弟弟妹妹總是打擾你等等。和孩子們分享你兒時經歷過的事、你當時的感受,告訴孩子其實你瞭解他的感受,他並不孤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