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踮腳走?外八字?O型腿?寶寶學步期煩惱全解答

養生之道網導讀:

從初學爬行到學會站立再到蹣跚走路, 寶寶的每一點進步都讓父母們非常欣喜, 但與之同時, “成長的煩惱”也紛至遝來。

Advertisiment

從初學爬行到學會站立再到蹣跚走路, 寶寶一點一滴的成長進步都讓初為父母的我們感到欣喜, 與之同時, “成長的煩惱”也紛至遝來:“為什麼寶寶一直踮著腳走路啊?寶寶走路外八字, 長大會不會腿型不好看呢?我家寶寶好像是扁平足, 應該怎麼矯正?”……

老媽子整理出一些家長們普遍關心的問題, 希望可以解除家長們的疑慮。

Q1、踮腳走

“我女兒剛會走路, 但我們覺得她像在跳芭蕾, 腳總是放不平。 ”

很多寶寶都踮著腳尖, 但這是暫時的。 多數踮腳走路的寶寶到了第二年就能學會以腳跟先著地的方式走路了。

如果寶寶學會走路後幾個月一直踮腳走路, 或者站立時腳不是平放在地板上, 那麼就需要看看醫生了。

Advertisiment

Q2、膝內翻(O型腿)

“我們的女兒可以到處走了, 但我看她像O型腿。 ”

寶寶剛剛學會走路時, 膝蓋處還會有很大的縫隙, 不過每個寶寶的縫隙大小不一樣。 要是寶寶能持續從牛奶或其他食物中獲取足夠的維生素D, 就不必擔心, 初學走路時寶寶的膝內翻(O型腿)其實只是正常發育的一部分。 到了寶寶2周歲的時候, 膝內翻基本上就消失了——按一般規律, 這時的寶寶的腿會變成膝外翻。

但是, 如果彎曲很嚴重, 而且影響到了寶寶的正常行走, 例如一條腿的彎曲程度比另一條腿更厲害;到了兩歲時, 彎曲並沒有好轉甚至更加嚴重;或者寶寶比同齡寶寶的正常身高低25%, 需要帶孩子看醫生。

Q3、膝外翻(X型腿)

“一年前, 我女兒剛學會走路的時候, 她是O型腿;現在,

Advertisiment
她又突然開始X型腿了。 這有什麼問題嗎?”

寶寶正處於發育的正常階段, 第一年是膝內翻(O型腿), 第二年是膝外翻(X型腿)。 到了7~10歲這個階段, 寶寶的腿就會長得筆直筆直的了。

在此之前, 不用太擔心, 也沒必要做什麼。 特製的鞋、矯正器和身體練習都沒什麼用, 還可能對寶寶腿部發育有危害。

如果只有一條腿有問題, 或雙腿彎曲度很大, 或寶寶的身高遠低於生長曲線圖的標準, 那要與醫生或矯正專家商討應對方法。

如何辨別寶寶是否為O型腿或X型腿?

當寶寶腳趾向前, 腳踝併攏站立時, 如果兩個膝蓋不能相觸, 就是O型腿。 如果兩個膝蓋靠攏, 兩個腳踝又不能相觸, 則為X型腿。 X型腿在3~6歲的兒童中通常最明顯, 跟O型腿一樣,

Advertisiment
X型腿通常也會自行矯正(來自babycenter)。

Q4、外八字

“我兒子從會走路已經幾周了, 但他走起路來像個弓著腿的小鴨子, 還外八字。 這正常嗎?”

不僅正常, 而且對多數初學走路的寶寶來說, 這還很必要。 外八字可以幫助寶寶改善平衡, 保持站立(即使是成年人要保持平衡時, 也會調整成外八字姿勢)。 寶寶會通過改變腳尖朝向, 來維持站立或行走時的平衡。

到了他們上學的時候, 大多數孩子走路時都會腳尖向前或腳尖基本向前。 有一小部分人一生都會腳尖向外走路, 這沒什麼大問題。

Q5、扁平足

“我和妻子的足弓都很正常, 但是我14個月大的兒子似乎是扁平足。 我們很擔心, 這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不要擔心。 你的寶寶基本上會遺傳你的腳形, 不過要過幾年才能顯現出來。

Advertisiment
在嬰兒期和幼兒期, 寶寶扁平足很正常。

寶寶扁平足, 可能有幾個原因。 第一, 骨頭和關節, 包括腳面的骨頭和關節, 在幼兒期早期都很柔軟。 第二, 支持踝關節的肌群還沒有完全發育, 只有走很多路, 才能使肌群繃緊起來, 而寶寶走的路還不夠多。 寶寶全部的重量都施加在柔軟的關節和鬆弛的肌肉上, 向外壓迫著它們, 這樣足弓就沒有了。 第三, 嬰兒的足弓處有脂肪墊, 把寶寶的足弓曲線全包起來了。 第四, 多數寶寶剛開始走路的時候, 腳趾會向外以增加平衡, 這樣額外的重量壓在足弓上, 甚至會讓稍微有點升高的腳弓變平, 這樣就出現了扁平足。

到了寶寶上學時, 他就會有一對健康完美的足弓。 如果因為某些原因,寶寶的足弓不那麼健康(有10~20%的人一生都是扁平足),也不是嚴重的問題。其實扁平足也有優點,更不容易出現扭傷和應力性骨折。

但是,如果寶寶的腳看起來很硬,不能彎曲,行動受到限制或總是感到腳步疼痛,走路有困難,那還是需要去諮詢專業醫生的。

對於學步期的孩子來說,光腳學步對孩子的足部發育是最好的,光腳走路更能促進寶寶的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促進腳底神經的發育,鍛煉寶寶的踝關節,養成良好的走路姿勢。

隨著寶寶長大,“走路”動作的不斷強化及練習,家長們擔心的許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如果在鞋店裡聽到或看到什麼“可以支援和訓練足弓”的“機能鞋”,大可一笑而過。因為這不僅沒有幫助,反而不利於寶寶足部發育。讓孩子學好走路,最好的方法就是順其自然。

如果因為某些原因,寶寶的足弓不那麼健康(有10~20%的人一生都是扁平足),也不是嚴重的問題。其實扁平足也有優點,更不容易出現扭傷和應力性骨折。

但是,如果寶寶的腳看起來很硬,不能彎曲,行動受到限制或總是感到腳步疼痛,走路有困難,那還是需要去諮詢專業醫生的。

對於學步期的孩子來說,光腳學步對孩子的足部發育是最好的,光腳走路更能促進寶寶的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促進腳底神經的發育,鍛煉寶寶的踝關節,養成良好的走路姿勢。

隨著寶寶長大,“走路”動作的不斷強化及練習,家長們擔心的許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如果在鞋店裡聽到或看到什麼“可以支援和訓練足弓”的“機能鞋”,大可一笑而過。因為這不僅沒有幫助,反而不利於寶寶足部發育。讓孩子學好走路,最好的方法就是順其自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