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踝部的幾種常用保健推拿法

人體足部有很多影響全身的神經, 所以才會有中醫才會有“頭痛醫腳”的說法, 包括為什麼足療能那麼火熱, 都是因為這個原因, 所以我們也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踝部, 沒事按按揉揉。

1.按解溪穴

夫妻一方坐位, 另一方用右手拇指螺紋面按其足踝關節橫紋中央凹陷處的解溪穴, 以酸脹感為度。

功效:消腫止痛、滑利關節。

治療:踝關節扭傷, 足趾麻木。

2.揉三陰☆禁☆交穴

夫妻一方坐位, 另一方用右手大拇指螺紋面揉其內踝上3寸處的三陰☆禁☆交穴, 約50次。 達到酸脹感為度, 一般兩手交替揉其對側足部的三陰☆禁☆交穴比較方便。

Advertisiment

功效:健脾利濕、調理肝腎。

治療:失眠、腹脹納呆、遺尿、小便不利、婦科病。

3.揉昆侖穴

夫妻一方坐位或仰臥位, 另一方用大拇指螺紋面揉外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中的昆侖穴, 約50次。 以兩手交替揉其對側足部的昆侖穴比較方便。

功效:舒筋通絡。

治療:頭痛、項強、腰痛、踝關節扭傷。

4.揉申脈穴

夫妻一方坐位或仰臥位, 另一方用大拇指螺紋面揉內踝下緣凹陷中的申脈穴, 約50次, 以達到酸感為度, 雙手交替揉其兩足申脈穴。

功效:鎮靜安神。

治療:癲狂病, 腰腿酸痛。

5.揉照海穴夫妻一方取坐位或仰臥位, 另一方用大拇指螺紋面揉其內踝與跟腱之間凹陷中的太溪穴, 約50次, 以達酸脹感為度。

功效:調理月經。

治療:月經不調。

6.揉太溪穴

夫妻一方取坐位或仰臥位,

Advertisiment
另一方用大拇指螺紋面揉其內踝與跟腱之間凹陷中的太溪穴, 約50次, 以達酸脹感為度。

功效:補益肝腎。

治療:喉痛、齒痛、不寐, 、遺精、陽萎、月經不調。

7.揉太沖穴

夫妻一方仰臥位, 另一方用大拇指螺紋面揉足第1、2蹠骨底之間凹陷中的太沖穴, 約50次, 達到酸脹感為度。

功效:平肝潛陽。

治療:頭痛、炫暈、高血壓、小兒驚風。

8.擦湧泉穴

夫妻一方仰臥位, 另一方用全掌擦足底中, 足趾蹠屈時凹陷中的湧泉穴, 達到透熱為度。

9.搖踝關節

夫妻一方仰臥位, 另一方一手扶住其踝部, 另一手握住其中趾部作順時針旋轉運動10次, 然後再作逆時針旋轉運動10次。

功效:滑利關節

治療:踝關節疼痛、踝關節功能障礙。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