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路易媽媽育兒經:如廁訓練教訓總結

25個月的小路易終於會自己找尿壺噓噓了。 從入夏開始, 我們白天在家給他摘掉尿布, 他尿在地上我們來擦。 本來憧憬著1周他就能學會找便盆, 沒想到這一擦就擦了2個月。 下面詳細說說過程, 總結下教訓。

如何訓練寶寶大小便, 《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一書中專門有一個章節, 我們也早早做好了準備, 就等著這一天的到來。 書上說大部分寶寶1歲半-2歲控制排泄的肌肉才成熟, 且越晚訓練寶寶學得越快, 於是我們選擇在路易快2歲時開始, 正好是夏天也方便訓練。 可是, 實踐的結果發現, 遠沒有書上說的那麼容易,

Advertisiment
尤其碰上固執己見的寶寶。

路易從出生開始就一直帶紙尿褲, 我們從來沒有把過尿。 媽媽剛休完產假上班那會, 阿婆那時剛來, 她嘗試把過一次尿。 結果把了半個小時毫無收穫, 剛把尿布帶上路易就尿了, 於是阿婆徹底放棄了把尿的嘗試。 可見, 幾個月的小路易已經很有自製力, 很明白哪裡是可以尿的地方。 媽媽這才回想起來, 這麼久以來, 路易都是尿在紙尿褲裡, 幾乎從未失手過, 他很懂得隱蔽性。

後來一個轉折是他大概一歲的時候, 那時也是夏天, 我們嘗試給他淋浴沖洗粑粑, 他很順利地接受了沖洗的新方式, 從此便不願意接受尿布臺上用濕巾擦的方式了。 不清楚他為什麼這樣, 他可能覺得沖洗的方式更有尊嚴,

Advertisiment
對我們的感官影響也相對小, 在嘗試沖洗之前, 我們已經感覺到他有些抗拒尿布台。

等到我們準備訓練的時候, 也評估了一下路易的情況。 首先, 我們判斷他的控制肌肉應該成熟了, 我們發現他能憋很久。 其次, 輔助工具也早買了, 便盆呀, 馬桶墊呀, 平時他也願意坐上去玩。 路易也有了很明顯的肢體語言, 比如尿的時候會突然停下來並向下看, 拉粑粑的時候會用力。

可語言溝通方面就沒那麼順暢了。 我們努力解釋上廁所要去哪裡, 他尿的時候也說, 在便盆上玩的時候也說, 邊說還邊演示, 可是感覺他懵懵懂懂的。 他也不太有意願, 也不會表達這方面需求, 拉了都不太好意思跟你說, 更別說提前給信號了。 現在看來,

Advertisiment
人家還沒完全準備好呀, 難怪過程如此曲折。

摘掉尿布, 第一個挑戰是, 沒有尿布了怎麼辦。 倔強的小路易的辦法就是忍著, 直到實在忍不住為止, 然後會表現得非常焦慮。 比如, 尿在地上了, 他會很不知所措的樣子, 會急得哭。 我們只好拼命安慰他說:“沒關係, 不是你的錯, 路易尿得好, 就是這樣尿的”, 以緩解他的情緒。 我們還很注意先擦他的腳, 防止他滑倒, 然後再處理地上的尿, 這樣不會讓孩子覺得地上的尿比他重要, 也給他減輕壓力, 尿地上沒什麼大不了的。

第二個問題是, 路易死活不願蹲著尿, 也不願接受便盆。 平時玩的時候他是願意蹲著, 也願意坐便盆什麼的, 可真尿的時候他無法接受, 因為他一直是站著尿的。

Advertisiment
站著就站著吧, 阿婆發展出一項絕技, 能觀察路易的肢體信號, 趕在第一時間幫他扒開褲子, 這樣就不會尿褲子了。 後來我們反思, 這種方式還是一種變相把尿, 過多干預他的私事了, 會讓他覺得尿褲子是件很不好的事。 於是, 天天洗褲子的日子過了幾天後, 我們決定在家不給他穿褲子了, 不再為難他也為難自己。

就這樣, 路易接受了尿在地上的方式, 並對此感到自在。 他尿了會找我們幫忙擦, 偶爾阿婆忙沒看見, 他還會好心提醒阿婆別踩到。 很快, 他學會了配合, 比如我們把拭擦用的布放在地上, 示意他用腳踩, 後來他看著我們拿布過來, 就指揮我們放在地上, 他自己來擦腳。 他還知道模仿, 有時候他會自己去拿抹布,

Advertisiment
地上有水時也會自己找拖把來擦。

路易依然是個講究人, 他很知道床上沙發上不能尿, 只有地上能尿。 如果他正在床上玩, 或在扭扭車上玩, 他會提前下來尿。 有一次他從扭扭車下來, 還沒顧上尿就被媽媽抱起來了, 結果媽媽帶著路易玩這玩那過了很久, 直到媽媽把他放下時他才尿出來, 這個“沒眼力“的媽媽。

原來, 他嚴格遵守著“規則”, 尿尿只能在地上。 我們嘗試過拿容器給他接尿, 人家也拒絕, 等容器拿開才尿。 而拉粑粑這件事, 至今他還是堅持要拉到尿布裡, 偶爾沒忍住拉到地上他特別不能接受, 雖然我們也安撫他, 鼓勵他就拉在地上沒關係, 不是路易的錯, 但爸爸事後左一遍右一遍地消毒除味行為, 人家也不傻, 我們只好看他快拉的時候給他帶尿布。

還有一些有趣的細節。小孩子也會自己找“廁所”,找他覺得更合適解決的地方,路易常常專門跑到阿婆房間尿尿,把那當做隱蔽的廁所,阿婆很“鬱悶”。每次洗手的時候,路易聽見水聲,鐵定會尿尿,哪怕只有一點可尿。最好玩的是,路易每次生氣的時候,剛發作沒幾秒,他就氣得尿了出來,正好打斷了剛才的脾氣。

當我們已經接受一直擦尿的命運,事情突然有了轉機。

一天阿婆像往常一樣,隨口提醒他要尿尿就找尿壺,壓根沒指望什麼,沒想到過一會他真的照做了。結果你猜他尿哪裡了,他找了個好地方,我們家澆花用的水壺。你別說這水壺還真適合他的高度,他剛好能跨著站在上面,我們根本想不到這個點子。之前給他用這個水壺接尿他不尿,突然自己就主動做了,看來還是我們管得太多。

從這以後,阿婆每天把尿壺放到他玩的地方,提醒他,然後阿婆就忙去了。過一會回來問他尿尿沒有呀,他就領著你去看成果,有時候他還知道把尿壺搬運到廁所附近,都沒有灑出來。

看得出來,他對自己的進步好滿意,很有成就感。我們也很為他驕傲,並在心裡歡呼,終於結束了一天到晚擦尿的生活。不過,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離他自己學會用馬桶以及擦屁股還很遙遠,獨立大小便真是一件複雜的綜合能力呀。

總結一下血淚教訓吧。

首先有點後悔,我們還是太著急了,在路易還沒完全準備好的時候過早開始訓練。是的,別人家孩子半年前就會了,別人家孩子一星期就訓練好了,西爾斯說大部分孩子2歲能訓練,可是,你還是得尊重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好吧,路易就是西爾斯提到的那小部分的孩子。

我們沒有處理好外界的壓力。每次發照片都有人說,怎麼還穿尿布呢,熱不熱呀,我們想想已經2歲了,又是夏天,似乎沒有理由不訓練了。可是,很有理由呀,西爾斯列了寶寶準備好的信號,明明表達方面還沒達標,我們根本還不能和他交流這個複雜的問題呢。

我們沒有尊重路易的特點。我們明明知道他很固執,明明知道他很不好意思“麻煩”我們,明明知道他是一個必須按自己方式來的人。他本身對自己要求就很嚴格,我們更好很注意不給他一點點壓力,還得幫他“解壓”。對別的孩子來說很順利的訓練方法,在路易這裡就不奏效。他喜歡自己決定什麼時候做什麼事,他不願意被訓練,不願意被干預太多,可我們卻“明知故犯”。

西爾斯書上也沒有很強調不要過早訓練,以及過早訓練的後果。書中對不願摘尿布孩子的描述,主要說是有的孩子拒絕長大,可路易並不是拒絕長大,我們也就沒在意,忽視了路易的“自我嚴格”和“拒絕被訓練”。

現在看來,對於路易這樣的孩子,我們應該等待等待再等待。至少要等到能和他交流,確保他理解要怎麼做,並願意自己嘗試,然後只能用口頭提醒,要很注意不動手不干預。

寶寶對大小便的感覺和成人很不同,他們並不懂得“骯髒”的概念,大小便在他們眼裡是很新奇的,何況還來自自己的身體,他們會很有研究的興趣。這就是所謂的肛欲期,往往大人等孩子倒退性的地尿褲子才意識到,但其實這個時期有大約兩年,每個人不同,這時期寶寶都會對排泄敏感,這是他們在研究自己的身體,探索排泄的感覺。同時,寶寶也有自尊,也不願意自己的隱秘事還需要大人幫忙處理。

成人對孩子大小便的不接納會讓他們誤以為自己做錯了什麼,會給他們很大壓力,大小便訓練也不能過於嚴格。如果孩子本來能控制卻又倒退的情況,成人也要更接納,孩子不是不知道,只是做不到。即使孩子不得不依賴成人幫其“善後”,成人處理的時候還得讓孩子保有尊嚴,想像一下有一天你老得只能依靠別人幫你處理時,你希望對方怎麼做,你現在就怎麼對待孩子。顯然,更不可在這件事上強迫孩子,而要尊重孩子的節奏和方式。

吸取教訓,我們不再搞所謂“大小便訓練”了,僅適時地口頭溝通,等待路易下一階段的自然到來。錯過了夏天的“最佳訓練時機”又怎樣,尿布穿到3歲又何妨。

------

關於家長實踐中遇到的困難和複雜性遠不如書上說的那麼容易,也很正常。寫到書裡的都是提煉出來的精華,在沒有大量如何實踐的細節和具體案例的情況下,還需要讀者去自己經歷和體會,自己總結,然後到書裡翻翻確認自己大方向沒走偏。這正是我即時、詳細記錄育兒實踐過程的價值所在,道理誰都懂,怎麼做、做成什麼樣才是關鍵。

文章剛發出去,一轉眼路易又有了新探索。

這天,路易玩一個小瓶子,是那種裝鈣片的瓶子,阿婆在廚房做飯。過一會,路易突然拿著瓶子來找阿婆,舉起瓶子給阿婆看。阿婆一看裡面裝著啥呀,一聞竟然是尿,不知道啥時候路易自己接的。接著,路易又指了指外面,阿婆跟過去一看,地上還有小半泡尿呢。後來才發現,他是把小瓶子放在地上對準了尿的,精准度還挺高。就這樣,路易發現了瓶子的新用途:)

還有一次,阿婆發現他把兩個接尿的桶子倒來倒去玩,過去一看原來在玩尿,還沒灑出來,汗。阿婆跟他說尿要倒到馬桶裡,不能玩有細菌。他理解了,之後每次自己尿玩就拿來找阿婆倒尿。

接著一回,媽媽陪他站在窗臺上玩,他想尿尿,就轉過身表示要下來,嘴裡還說“尿”。媽媽跟他確認“你是要尿尿麼,媽媽抱你下來“。媽媽抱著路易去找尿壺,他估計憋不住了,扭捏著要從媽媽身上下來。到了尿壺附近,媽媽把他放下,提醒他找尿壺,他找到尿壺並尿了。他已經能用語言表達要尿尿了,又邁進了一大步。

(寫于路易24個月)

還有一些有趣的細節。小孩子也會自己找“廁所”,找他覺得更合適解決的地方,路易常常專門跑到阿婆房間尿尿,把那當做隱蔽的廁所,阿婆很“鬱悶”。每次洗手的時候,路易聽見水聲,鐵定會尿尿,哪怕只有一點可尿。最好玩的是,路易每次生氣的時候,剛發作沒幾秒,他就氣得尿了出來,正好打斷了剛才的脾氣。

當我們已經接受一直擦尿的命運,事情突然有了轉機。

一天阿婆像往常一樣,隨口提醒他要尿尿就找尿壺,壓根沒指望什麼,沒想到過一會他真的照做了。結果你猜他尿哪裡了,他找了個好地方,我們家澆花用的水壺。你別說這水壺還真適合他的高度,他剛好能跨著站在上面,我們根本想不到這個點子。之前給他用這個水壺接尿他不尿,突然自己就主動做了,看來還是我們管得太多。

從這以後,阿婆每天把尿壺放到他玩的地方,提醒他,然後阿婆就忙去了。過一會回來問他尿尿沒有呀,他就領著你去看成果,有時候他還知道把尿壺搬運到廁所附近,都沒有灑出來。

看得出來,他對自己的進步好滿意,很有成就感。我們也很為他驕傲,並在心裡歡呼,終於結束了一天到晚擦尿的生活。不過,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離他自己學會用馬桶以及擦屁股還很遙遠,獨立大小便真是一件複雜的綜合能力呀。

總結一下血淚教訓吧。

首先有點後悔,我們還是太著急了,在路易還沒完全準備好的時候過早開始訓練。是的,別人家孩子半年前就會了,別人家孩子一星期就訓練好了,西爾斯說大部分孩子2歲能訓練,可是,你還是得尊重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好吧,路易就是西爾斯提到的那小部分的孩子。

我們沒有處理好外界的壓力。每次發照片都有人說,怎麼還穿尿布呢,熱不熱呀,我們想想已經2歲了,又是夏天,似乎沒有理由不訓練了。可是,很有理由呀,西爾斯列了寶寶準備好的信號,明明表達方面還沒達標,我們根本還不能和他交流這個複雜的問題呢。

我們沒有尊重路易的特點。我們明明知道他很固執,明明知道他很不好意思“麻煩”我們,明明知道他是一個必須按自己方式來的人。他本身對自己要求就很嚴格,我們更好很注意不給他一點點壓力,還得幫他“解壓”。對別的孩子來說很順利的訓練方法,在路易這裡就不奏效。他喜歡自己決定什麼時候做什麼事,他不願意被訓練,不願意被干預太多,可我們卻“明知故犯”。

西爾斯書上也沒有很強調不要過早訓練,以及過早訓練的後果。書中對不願摘尿布孩子的描述,主要說是有的孩子拒絕長大,可路易並不是拒絕長大,我們也就沒在意,忽視了路易的“自我嚴格”和“拒絕被訓練”。

現在看來,對於路易這樣的孩子,我們應該等待等待再等待。至少要等到能和他交流,確保他理解要怎麼做,並願意自己嘗試,然後只能用口頭提醒,要很注意不動手不干預。

寶寶對大小便的感覺和成人很不同,他們並不懂得“骯髒”的概念,大小便在他們眼裡是很新奇的,何況還來自自己的身體,他們會很有研究的興趣。這就是所謂的肛欲期,往往大人等孩子倒退性的地尿褲子才意識到,但其實這個時期有大約兩年,每個人不同,這時期寶寶都會對排泄敏感,這是他們在研究自己的身體,探索排泄的感覺。同時,寶寶也有自尊,也不願意自己的隱秘事還需要大人幫忙處理。

成人對孩子大小便的不接納會讓他們誤以為自己做錯了什麼,會給他們很大壓力,大小便訓練也不能過於嚴格。如果孩子本來能控制卻又倒退的情況,成人也要更接納,孩子不是不知道,只是做不到。即使孩子不得不依賴成人幫其“善後”,成人處理的時候還得讓孩子保有尊嚴,想像一下有一天你老得只能依靠別人幫你處理時,你希望對方怎麼做,你現在就怎麼對待孩子。顯然,更不可在這件事上強迫孩子,而要尊重孩子的節奏和方式。

吸取教訓,我們不再搞所謂“大小便訓練”了,僅適時地口頭溝通,等待路易下一階段的自然到來。錯過了夏天的“最佳訓練時機”又怎樣,尿布穿到3歲又何妨。

------

關於家長實踐中遇到的困難和複雜性遠不如書上說的那麼容易,也很正常。寫到書裡的都是提煉出來的精華,在沒有大量如何實踐的細節和具體案例的情況下,還需要讀者去自己經歷和體會,自己總結,然後到書裡翻翻確認自己大方向沒走偏。這正是我即時、詳細記錄育兒實踐過程的價值所在,道理誰都懂,怎麼做、做成什麼樣才是關鍵。

文章剛發出去,一轉眼路易又有了新探索。

這天,路易玩一個小瓶子,是那種裝鈣片的瓶子,阿婆在廚房做飯。過一會,路易突然拿著瓶子來找阿婆,舉起瓶子給阿婆看。阿婆一看裡面裝著啥呀,一聞竟然是尿,不知道啥時候路易自己接的。接著,路易又指了指外面,阿婆跟過去一看,地上還有小半泡尿呢。後來才發現,他是把小瓶子放在地上對準了尿的,精准度還挺高。就這樣,路易發現了瓶子的新用途:)

還有一次,阿婆發現他把兩個接尿的桶子倒來倒去玩,過去一看原來在玩尿,還沒灑出來,汗。阿婆跟他說尿要倒到馬桶裡,不能玩有細菌。他理解了,之後每次自己尿玩就拿來找阿婆倒尿。

接著一回,媽媽陪他站在窗臺上玩,他想尿尿,就轉過身表示要下來,嘴裡還說“尿”。媽媽跟他確認“你是要尿尿麼,媽媽抱你下來“。媽媽抱著路易去找尿壺,他估計憋不住了,扭捏著要從媽媽身上下來。到了尿壺附近,媽媽把他放下,提醒他找尿壺,他找到尿壺並尿了。他已經能用語言表達要尿尿了,又邁進了一大步。

(寫于路易24個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