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孩子往往越不聽話,你錯在這兒了

講道理”是很多家長喜歡的一種教育方式, 一直以來被正面推崇。 但人們也往往發現講道理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沒用, 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 他的孩子往往越不聽話。

有位家長說她7歲的女兒特別逆反, 不讓做什麼就偏去做, 她經常苦口婆心地給孩子講道理, 孩子卻不聽, 惹得家長常發脾氣。 她知道打罵孩子不對, 但不知該怎麼辦。 我讓她舉個孩子如何不聽話的例子, 她講了這樣一件事。

她家住公寓樓五層, 沒有電梯, 走樓梯上下。 最近女兒特別喜歡這樣下樓:一條胳膊搭到樓梯扶手上, 胳膊用力腳不用力地向下溜。

Advertisiment
媽媽不允許孩子這樣做, 說樓梯扶手平時沒人擦, 那樣會把衣服弄髒磨壞。 但再一次下樓時, 孩子又那樣, 屢說屢犯, 家長終於失去耐心, 大發脾氣。 孩子當著家長的面不敢那樣做了, 卻找各種機會偷偷地那樣下樓, 衣服袖子下面經常是髒髒的。

把“講道理”當成教育, 這幾乎是“問題家長”的通病

人們對“講道理”的偏好往往源于思維慣性。 從小在家庭、學校接受太多“大道理”教育的人, 往往會成為講道理愛好者。 在他們的經驗和認識中,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關係, 就是告知與被告知的關係;所謂教育, 就是“明白人”對“不明白人”說話。

所以他們對孩子表示負責和愛, 就是大事小事都要告訴他們如何做。 不過, 這種單邊主義思維方式,

Advertisiment
最容易讓人陷入教育困境中。

一位家長說他在沒孩子時, 很瞧不上那些打孩子的人, 覺得成人靠武力征服孩子, 真是無能。 他自己有了兒子後, 遇到問題, 總是耐心地跟孩子講道理。

但是,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 他發現自己奉行的“以理服人”越來越行不通了。 孩子經常很固執逆反, 不管家長怎麼說, 就是不聽。 所以他開始懷疑自己做得對不對, 周圍又不時地有人對他說, 教育男孩子就要粗野一些。

只要告訴他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想讓他做什麼事, 沒什麼好商量的, 必須服從, 不行就動用武力。 所以, 有兩次他和孩子發生衝突, 真的沒能控制住, 對孩子動了手。 到這時, 他才發現自己黔驢技窮, 也墮落為自己曾經不齒的那類家長了。

Advertisiment

這位家長的做法很有代表性, 不少家長, 包括很多學校老師, 面對孩子的一些問題時, 經常脫不了這樣的套路:先講道理, 講道理不行就去批評, 再不行就通過發脾氣來征服。 或者在孩子的感情上做文章, 比如陳述我為你付出多少辛苦, 你卻這樣不懂事……以此來“感化”孩子。

思想家盧梭說過, 3種對孩子不但無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這句重要的提醒已存世百年, 可這3種辦法恰是很多家長身體力行, 運用最純熟的。 每當我在不同場合引用盧梭這句話時, 總是會引起別人的疑問和困惑:如果講道理孩子不聽, 除了生氣或感化他, 還有什麼方法呢?難道不要教育他嗎?

當然要教育孩子,

Advertisiment
但以大道理壓人, 強迫孩子接受來自家長口頭的“道理”, 這是在使蠻力, 是思維懶惰和粗糙的表現, 不但無助於問題的解決, 反而會使問題之扣越系越複雜, 越系越死。 教育是門藝術, 講究的是簡單和精巧。 改變“講道理”的思維定式, 變通一下, 效果可能會好得多。

講道理孩子不聽, 不妨換個做法

孩子有時候確實會有些令人不可理喻的想法, 給家長帶來麻煩。 遇到這種情況, 除了想辦法和孩子溝通, 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感覺一下他的想法和願望, 不要輕易下論斷, 說孩子“不聽話”。

實踐證明, 想要孩子接受一個觀點, 從情緒上入手最容易, 通過問答的方式, 調動孩子去思考, 刺激他天性中善良的一面。 這樣的方法屢試不爽。

Advertisiment

有位媽媽說在兒子3歲前, 她上衛生間不注意關門, 孩子經常跟進來。 後來她覺得孩子越來越懂事了, 讓他看到自己蹲馬桶的樣子不好, 就不再允許孩子跟進來, 孩子不聽, 非跟進來不可。 媽媽很耐心地給孩子講道理, 總沒什麼效果, 媽媽只好強行把門閂上, 孩子每次都在外面拍打著門, 哭得聲嘶力竭, 有一次甚至哭吐了。

從此, 孩子的注意力都放在媽媽去衛生間這件事上, 即使他正和姥姥玩著, 或正在看電視, 媽媽想悄悄地溜進衛生間時, 他不知為什麼總能發現, 會馬上丟下正做的事, 沖過來高喊“不讓媽媽上廁所”。 這位媽媽非常發愁, 每天上廁所成了一件員警抓小偷的較量, 感覺真是累人。

我對她說, 既然前面已講過道理, 沒用,就不要再講,換一種方法,用問問題的方式來給孩子做思想工作,效果也許更好。我建議她問孩子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

“你不讓媽媽去衛生間,那你覺得媽媽尿褲子裡好還是尿馬桶裡好?”大多數孩子第一問就可解決問題,他們會很快判斷出來,尿褲子不好。孩子一旦給出這個答案,多半不會再阻攔媽媽去衛生間。個別孩子,因為和家長為這事擰巴了挺長一段時間,可能會故意彆扭著回答,說尿褲子好,那麼接下來家長問第二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

“你喜歡媽媽高興,還是喜歡媽媽不高興?”一般情況下,孩子肯定會選擇喜歡媽媽高興。就像父母本能地會愛孩子,孩子也會本能地愛父母,願意討好父母,所以在這個問題中,幾乎很少有孩子會選擇要媽媽不高興。這樣問的目的,是引導孩子對第一個問題重新做一下選擇。如果孩子重新做出正確選擇,要真誠地表示出愉快,肯定孩子非常懂事。然後讓孩子在外面等著,並給他一個期待,讓他看看一會兒媽媽出來後,是高興的還是不高興的。

對一個幼兒來說,只要有一兩次,他體會到正確選擇的快樂,看到媽媽因為自己的選擇而高興,正面心理得到強化,問題多半就解決了。萬一你的孩子實在是特別,到這裡還不行,固執地選擇要媽媽不高興,那繼續問第三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

“你希望媽媽只是今天不高興,還是明天也不高興?”我幾乎不相信哪個幼兒會繼續選擇讓媽媽不高興,只要他選擇了明天要媽媽高興,事情就又可以回到第一個問題上,按前面的套路來解決。最意外的是孩子繼續選擇明天也不讓媽媽高興。

媽媽在第二天可以接著問同一個問題:媽媽今天因為不能正常上衛生間不高興了,你希望明天媽媽高興嗎——家長問話的態度拿捏好,要平和而真誠。誇張的口氣會誤導孩子,讓他以為這只是個遊戲,故意做出錯誤的選擇,以延長遊戲時間;當然更不能表示出生氣,那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壞,刺激其負面心理。只要孩子感覺媽媽內心沒有恨意,他絕不可能一直要媽媽不高興。

這位媽媽後來告訴我,她問到第二問,問題就解決了,很有效。

工作中我見過一些“屢教不改”的孩子,確實讓人感覺棘手。但如果深入瞭解一下他們的家庭生活,總會發現根源在於家長的固執。許多家長,可以為孩子付出生命,卻不肯在孩子面前放下自己的想法,不管大事小事,一旦孩子的想法和他的不一樣,就會毫不猶豫地去勸說孩子服從,讓弱小的孩子舉起想法的白旗。

做“不講道理”的家長,並非完全否定言語的必要性,而是強調口頭教育的適度性和行為教育的重要性。這裡另有3條建議。

1 “講道理”一定不要口是心非

想給孩子講點什麼道理,必須首先確認這“道理”你自己也相信。我在工作中經常遇到心口不一的家長,比如有的家長明明自己對孩子的考試分數斤斤計較,向我討教的問題卻是: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時,如何給孩子做思想工作,讓他不要在意分數?

把“如何說”僅僅理解為一種說話技巧,這是一些人在教育上始終不得要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像文字所到之處是一個人的思考所到之處一樣,語言所到之處,也應該是一個人觀念所到之處。與其向別人討要說話技巧,不如靜下心來想想,我自己到底是怎麼想的?

2 避免向孩子灌輸庸俗價值觀

生活中可以經常看到這種情況,一些家長自己站位不高,卻熱衷於向孩子傳達一些並不高明的見解,甚至是一些庸俗的人生經驗。比如有的家長暗示孩子不必在學習上幫助別的同學,給別人講題既浪費時間,又容易被別人超過。生活就是競爭,別人走得靠前了,你就落後了。孩子從這些所謂的人生道理上,學會了小鑽營、小算計,卻學不到大胸襟、大情懷。這樣的“講道理”,實際上是在降低孩子的視野和胸襟,束縛限制了他的發展。

教育的真正準備是完善自己,想要給孩子講出能讓他飛翔的道理,家長自己就要具有藍天的胸懷和高度。如果感覺自己的高度不夠,不知道該如何說,什麼也不說總比胡說好得多。

3 切不可把“不講道理”做成“不講理”

有一些家長確實很少對孩子講道理,他們很直接,三句話不對就把孩子罵一頓或打一頓,這就不是我們這裡所說的“不講道理”,而是不講理了。更有些家長,對孩子簡單粗暴,卻在事後美化自己的行為。例如,打了孩子,然後又深情地講“孩子,我為什麼打你”,通過煽情來為自己的行為找遮羞布。這簡直是強盜邏輯,矯情得十分了得,是更深層面的不講理。

“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是下下策,發脾氣加虛偽是下下下策。

總之,教條不重要,教養才重要。盧梭說過,事事講一番道理,是心胸狹窄的人的一種癖好。有氣魄的人是有另外一種語言的,他通過這種語言,能說服人心,作出行動。想讓孩子懂道理,家長就要口頭少講道理,行為符合道理,這樣孩子才能明白道理——像繞口令了——這就是教育的道理。

天下沒有不懂事的孩子,如果要孩子懂道理,家長首先要做得有道理,做得有道理,比說得有道理重要得多。

沒用,就不要再講,換一種方法,用問問題的方式來給孩子做思想工作,效果也許更好。我建議她問孩子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

“你不讓媽媽去衛生間,那你覺得媽媽尿褲子裡好還是尿馬桶裡好?”大多數孩子第一問就可解決問題,他們會很快判斷出來,尿褲子不好。孩子一旦給出這個答案,多半不會再阻攔媽媽去衛生間。個別孩子,因為和家長為這事擰巴了挺長一段時間,可能會故意彆扭著回答,說尿褲子好,那麼接下來家長問第二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

“你喜歡媽媽高興,還是喜歡媽媽不高興?”一般情況下,孩子肯定會選擇喜歡媽媽高興。就像父母本能地會愛孩子,孩子也會本能地愛父母,願意討好父母,所以在這個問題中,幾乎很少有孩子會選擇要媽媽不高興。這樣問的目的,是引導孩子對第一個問題重新做一下選擇。如果孩子重新做出正確選擇,要真誠地表示出愉快,肯定孩子非常懂事。然後讓孩子在外面等著,並給他一個期待,讓他看看一會兒媽媽出來後,是高興的還是不高興的。

對一個幼兒來說,只要有一兩次,他體會到正確選擇的快樂,看到媽媽因為自己的選擇而高興,正面心理得到強化,問題多半就解決了。萬一你的孩子實在是特別,到這裡還不行,固執地選擇要媽媽不高興,那繼續問第三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

“你希望媽媽只是今天不高興,還是明天也不高興?”我幾乎不相信哪個幼兒會繼續選擇讓媽媽不高興,只要他選擇了明天要媽媽高興,事情就又可以回到第一個問題上,按前面的套路來解決。最意外的是孩子繼續選擇明天也不讓媽媽高興。

媽媽在第二天可以接著問同一個問題:媽媽今天因為不能正常上衛生間不高興了,你希望明天媽媽高興嗎——家長問話的態度拿捏好,要平和而真誠。誇張的口氣會誤導孩子,讓他以為這只是個遊戲,故意做出錯誤的選擇,以延長遊戲時間;當然更不能表示出生氣,那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壞,刺激其負面心理。只要孩子感覺媽媽內心沒有恨意,他絕不可能一直要媽媽不高興。

這位媽媽後來告訴我,她問到第二問,問題就解決了,很有效。

工作中我見過一些“屢教不改”的孩子,確實讓人感覺棘手。但如果深入瞭解一下他們的家庭生活,總會發現根源在於家長的固執。許多家長,可以為孩子付出生命,卻不肯在孩子面前放下自己的想法,不管大事小事,一旦孩子的想法和他的不一樣,就會毫不猶豫地去勸說孩子服從,讓弱小的孩子舉起想法的白旗。

做“不講道理”的家長,並非完全否定言語的必要性,而是強調口頭教育的適度性和行為教育的重要性。這裡另有3條建議。

1 “講道理”一定不要口是心非

想給孩子講點什麼道理,必須首先確認這“道理”你自己也相信。我在工作中經常遇到心口不一的家長,比如有的家長明明自己對孩子的考試分數斤斤計較,向我討教的問題卻是: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時,如何給孩子做思想工作,讓他不要在意分數?

把“如何說”僅僅理解為一種說話技巧,這是一些人在教育上始終不得要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像文字所到之處是一個人的思考所到之處一樣,語言所到之處,也應該是一個人觀念所到之處。與其向別人討要說話技巧,不如靜下心來想想,我自己到底是怎麼想的?

2 避免向孩子灌輸庸俗價值觀

生活中可以經常看到這種情況,一些家長自己站位不高,卻熱衷於向孩子傳達一些並不高明的見解,甚至是一些庸俗的人生經驗。比如有的家長暗示孩子不必在學習上幫助別的同學,給別人講題既浪費時間,又容易被別人超過。生活就是競爭,別人走得靠前了,你就落後了。孩子從這些所謂的人生道理上,學會了小鑽營、小算計,卻學不到大胸襟、大情懷。這樣的“講道理”,實際上是在降低孩子的視野和胸襟,束縛限制了他的發展。

教育的真正準備是完善自己,想要給孩子講出能讓他飛翔的道理,家長自己就要具有藍天的胸懷和高度。如果感覺自己的高度不夠,不知道該如何說,什麼也不說總比胡說好得多。

3 切不可把“不講道理”做成“不講理”

有一些家長確實很少對孩子講道理,他們很直接,三句話不對就把孩子罵一頓或打一頓,這就不是我們這裡所說的“不講道理”,而是不講理了。更有些家長,對孩子簡單粗暴,卻在事後美化自己的行為。例如,打了孩子,然後又深情地講“孩子,我為什麼打你”,通過煽情來為自己的行為找遮羞布。這簡直是強盜邏輯,矯情得十分了得,是更深層面的不講理。

“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是下下策,發脾氣加虛偽是下下下策。

總之,教條不重要,教養才重要。盧梭說過,事事講一番道理,是心胸狹窄的人的一種癖好。有氣魄的人是有另外一種語言的,他通過這種語言,能說服人心,作出行動。想讓孩子懂道理,家長就要口頭少講道理,行為符合道理,這樣孩子才能明白道理——像繞口令了——這就是教育的道理。

天下沒有不懂事的孩子,如果要孩子懂道理,家長首先要做得有道理,做得有道理,比說得有道理重要得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