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走進孩子的世界 重新認識寶寶

為人父母, 要對孩子進行親子教育, 在國外又叫親職教育。 親子教育的意義就是要求父母不斷學習, 與人不斷交流, 不斷完善自身, 不斷改變自己的觀點, 這樣才能掌握寶寶的年齡特點和個性特點。

幼兒時期的孩子有他獨特的心理特點, 也有他自身獨特的需求。 如果得到承認和保護, 親子交流將是一件樂事。

“鵬鵬, 你看你, 才學了20多分鐘的數學就坐不住了, 我真替你發愁, 轉眼就該上大班了, 明年就該上小學了, 注意力這麼不集中, 以後的東西更難, 你怎麼學啊?”鵬鵬的媽媽最發愁的就是兒子學數學。

Advertisiment
每次鵬鵬學到20多分鐘的時候就不願學了。

從智力上來說, 幼兒是形象思維, 他需要有聲有色的教學。 雖然家長認為是教學, 對於他來說, 只是認為自己在玩遊戲。 再有, 幼兒的注意力也是極其有限的, 通常來說, 3歲多的孩子的主動注意力即費力地學習枯燥難學的東西, 注意力只有3~5分鐘, 4~5歲的孩子也只能持續10多分鐘, 所以要採取寓教於樂的方式教孩子。

奇奇的媽媽特別喜歡生龍活虎的男孩子, 可她的奇奇總是讓她覺得太秀氣。 媽媽認為, 男孩子就要有男孩子的樣子, 走路做事都應該特別俐落。 激動之餘她還加上一句:“沒辦法, 跟他爸一樣窩囊!”

從個性上來說, 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個性特點:小孩子的性格都不相同,

Advertisiment
有的生性靦腆、內向些;有的生龍活虎、很外露;有的孩子較為膽小;有的則從小就似乎天不怕地不怕;有的孩子喜愛運動, 整天不知疲倦地跳啊跳的;有的則像只小貓, 整天蜷在家裡不愛動。 作為年輕父母, 對於幼小的孩子除了給予各方面的照顧和關懷外, 還要注意從細小的方面觀察自己的孩子, 這樣可以更準確地瞭解孩子的性格, 然後採取不同的方法去指導、幫助和鼓勵自己的孩子。 不管孩子是什麼樣的天性, 都應接納孩子的特點, 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

此外, 幼兒時期孩子的自尊心脆弱, 沒有評價能力, 所以如果家長威脅孩子向老師告她的狀, 說她在家表現不好, 她會有危機感, 從而會產生過激行為。 這個期間, 孩子還不太會用對錯來看待他的行為,

Advertisiment
如果被訓斥, 他會很茫然, 很委屈, 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孩子良好的個性要慢慢培養, 但在此過程中, 一定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在瞭解了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個性特點後, 我們再來看看這些孩子的行為後面有哪些潛臺詞, 家長應該怎樣理解、怎樣做呢?

1.淘氣的壯壯很合群, 愛幹活——從缺點中尋找優點

壯壯真是太淘氣了, 他力氣很大, 身體也比同班的小朋友都大一號。 媽媽最擔心的就是一到幼稚園去接壯壯, 就有人向她告狀, 甚至責備她, 你是怎麼教育孩子的?有時, 壯壯把小朋友的手咬青一大塊, 害得她又是向小朋友的奶奶道歉, 又是給小朋友買吃的, 小朋友還好長時間看見她兒子就繞著走;有時,

Advertisiment
壯壯把坐得好好的小朋友推倒在地, 然後在旁邊哈哈大笑, 怎麼跟他講好好和小朋友玩兒, 你打人家, 人家會很疼的, 他似乎都聽不進去。 媽媽說, 因為壯壯, 她都老了許多, 太操心了。

分析:當問到壯壯是不是人緣不錯、是不是很會玩遊戲、小朋友是不是都喜歡和他在一起, 問媽媽是不是兒子總幫老師幹活, 媽媽也承認。 說壯壯就是能幹活, 力氣大, 熱心腸。 其實, 每個孩子都有優點, 建議媽媽儘快對孩子的優點作出評價, 讓孩子的優點來包圍缺點, 這樣才能讓孩子儘快改正, 而不是僅就缺點論缺點, 這樣孩子接受不了。

2.“內向”的威威懂事理——孩子的弱點變優點

看見威威是在幼稚園的院子裡, 當時幼稚園已經下課了,

Advertisiment
大人們站在院子裡等孩子放鬆地玩幾分鐘。 一位老人走到諮詢台前, 提起了她孫子威威太老實、內向、不愛動、膽小。 說著說著, 威威就過來了, 只見他站在桌子前看著老師的樣子很從容, 並沒有看出膽怯的樣子。 老師問他:“你為什麼不去玩兒呢?”他說:“我玩兒過了。 ”老師又問:“現在又怎麼不玩兒了呢?”威威回答說:“我在等著打鈴。 ”

果然, 在威威說完之後的一分鐘之內, 幼稚園的鈴聲就真的響起來了。 其餘的孩子幾乎都滿頭大汗地到處找大人的身影, 喊媽媽, 叫爸爸, 只有威威踏踏實實地和奶奶牽著手走出了院子。 威威從頭至尾表現得從容大方, 思維邏輯十分清晰, 有條不紊, 給人不是內向的感覺, 而是很穩重。

分析:有的內向的孩子不愛動、膽怯, 但威威不屬於這樣的孩子。像威威這樣的孩子自控能力很強,很懂事,適合做班上的管理工作。建議家長認識性格內向與思維開放的關係,與孩子平等交流,多給孩子分配任務,並向老師提出讓孩子當班長或做一些其他能協助老師的工作。

3.像女孩子的章章也可愛——接納孩子的性別和性格

媽媽說章章太像女孩子,媽媽一來接章章,章章立刻把媽媽的包接過來抱在懷裡,生怕累著了媽媽;老師也誇章章,說老師講完課後,章章馬上拿板凳讓老師歇著,還誇老師的衣服漂亮。章章長得很可愛,白淨,一雙大眼睛很有神,媽媽如果說:“那個阿姨可喜歡你了,你親她一下吧。”章章立刻很配合,很富有情感地親了阿姨一下,很有幸福感的樣子。媽媽說到激動處,還說:“我喜歡男人就要有個男人的樣子,生龍活虎最好。沒辦法,章章跟他爸爸一樣,婆婆媽媽的,沒出息。”儘管媽媽總說章章,可章章從來都不反駁,每次都笑眯眯地看著媽媽不作聲。

分析:生活中,各種性格的人很多,成功的人也不都是一種性格,有的雷厲風行,有的沉穩有定力,只要努力,只要有能力,只要腦子靈活,只要肯上進,每個人都會走上成功之路,這跟像不像女孩子沒什麼必然的關係。章章對人的情感是深厚的,人際交往也非常好,他因為周圍有這麼可愛的人而幸福,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本身就是健康的。建議媽媽接受孩子的天性,最好別總數落孩子,長期這樣做對孩子心理健康不利,會使孩子變得消沉、不自信。同時,建議家長增加章章參與男孩子的活動,如踢足球和賽跑等。

4.做錯事的娜娜本意好——理解孩子的好意並及時表揚和感謝

娜娜長得特別可愛,頭髮有些卷。媽媽說她就是有些愛搗亂。比如,一次娜娜看見爸爸用電腦時旁邊沒有燈,於是就想去把落地燈搬過去給爸爸照亮。可落地燈的底座太沉了,結果落地燈一下子倒在地上摔壞了。結果娜娜被爸爸狠狠地訓斥了一通。還有一次,媽媽生病了,娜娜到廚房去端爸爸為媽媽熬好的雞湯,經過客廳去臥室的路上,雞湯灑了一地、一身,純毛地毯也弄髒了,又被爸爸訓了一次。娜娜撅著嘴幾天不理爸爸。

分析:其實爸爸也知道娜娜的好意,就是太心疼落地燈和地毯了,沒有心疼和感謝孩子的好意。這樣孩子會有好心不得好報的感受,還會有自己有“怎麼那麼笨”的評價,還會因爸爸的責備而擔心爸爸不再喜歡自己了,這樣對娜娜的健康成長非常不利。建議爸爸把物質方面的損失放在一邊,先表揚和鼓勵孩子的積極做法,必要時指導孩子應該如何搬落地燈,如何端雞湯。

5.好動手的源源不礙事——鼓勵孩子的好奇和參與心理

一次,媽媽帶著源源和姥姥、姥爺去劃腳踏船。腳踏船的舵很難掌握,往前推,船向右,往後推,船向左,舵在中間船走直線。媽媽費了好半天的力氣才明白這個道理,但還是掌握不好。在這個過程中,源源總嚷嚷著:“我來弄,我來弄。”媽媽拗不過他時,也讓他掌一會兒舵。可租船時間快到了,他們的小船被卡在了一個小角落裡出不來了,源源還要搶舵,媽媽就真急了,向源源瞪起了眼睛,因為多幾分鐘就要多付半個小時的錢。源源氣得哭起來。

分析:每個家長都是從小時候過來的,都曾經有過孩子一樣的心情。其實,好多事孩子都想自己做,好多好玩的事,孩子都想親自參與。孩子積極參與的心理是最好的學習心態,作為家長應該很好地把握孩子這種心態並利用好時機,對孩子進行教育,而不是因為10元錢的租船費而剝奪孩子參與的機會。建議再遇到這樣的情況,索性媽媽就讓源源掌舵,直到劃出那個小角落為止。

6.孩子真的不體諒大人的辛苦嗎?-媽媽的辛苦要和教育分開談

媽媽把蛋蛋接回家後,趕緊去做飯了。蛋蛋提出要吃雪糕,媽媽答應了;蛋蛋提出要看電視,媽媽也答應了。媽媽在廚房忙的時候,還要時常出來看一看蛋蛋需要什麼,看看蛋蛋是不是又淘氣了。後來,媽媽看見蛋蛋吃完雪糕後,嘴裡叼著雪糕棍在看電視,媽媽讓蛋蛋把雪糕棍拿下來扔到茶几下的垃圾筒裡。

蛋蛋不聽,媽媽說了好幾遍後,蛋蛋還是不聽,而且用挑戰的眼神看著媽媽。媽媽非常氣憤,一把將雪糕棍奪過來,蛋蛋氣憤地沖上來邊打媽媽,邊大哭起來。

媽媽委屈地想:“我本來很辛苦,養你這麼大,你還打我,不理你了。”晚上,孩子來道歉,說:“媽媽我錯了,以後我不打你了。”

分析:蛋蛋的媽媽脾氣有些暴躁,蛋蛋也像媽媽,難怪兩個人會發生衝突。既然兩個人脾氣都不好,總得有一個人讓步吧?應該是媽媽。媽媽是親子交流中有思想的參與者,雖然生養孩子很辛苦,但教育孩子的事不能忘。孩子畢竟是孩子,他是不知道媽媽很辛苦的,也不知道雪糕棍一旦紮到嗓子裡會有怎樣的後果,他需要媽媽的指點。建議媽媽看見孩子堅持不把雪糕棍拿下來時,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並事後告訴孩子其危險之處。比如,媽媽可以說:“蛋蛋,過來,幫我剝一顆蔥好嗎?我實在是忙不過來了,謝謝。”孩子自然會放下雪糕棍,放鬆緊張的神經來幫媽媽。或者也可以說:“那天爸爸給你買的汽車我怎麼幾天都沒見了,去找找好嗎?”家長要明白,任何時候與寶寶形成對峙都是不理智的。

孩子積極參與的心理是最好的學習心態,作為家長應該很好地把握孩子這種心態並利用好時機,對孩子進行教育。

但威威不屬於這樣的孩子。像威威這樣的孩子自控能力很強,很懂事,適合做班上的管理工作。建議家長認識性格內向與思維開放的關係,與孩子平等交流,多給孩子分配任務,並向老師提出讓孩子當班長或做一些其他能協助老師的工作。

3.像女孩子的章章也可愛——接納孩子的性別和性格

媽媽說章章太像女孩子,媽媽一來接章章,章章立刻把媽媽的包接過來抱在懷裡,生怕累著了媽媽;老師也誇章章,說老師講完課後,章章馬上拿板凳讓老師歇著,還誇老師的衣服漂亮。章章長得很可愛,白淨,一雙大眼睛很有神,媽媽如果說:“那個阿姨可喜歡你了,你親她一下吧。”章章立刻很配合,很富有情感地親了阿姨一下,很有幸福感的樣子。媽媽說到激動處,還說:“我喜歡男人就要有個男人的樣子,生龍活虎最好。沒辦法,章章跟他爸爸一樣,婆婆媽媽的,沒出息。”儘管媽媽總說章章,可章章從來都不反駁,每次都笑眯眯地看著媽媽不作聲。

分析:生活中,各種性格的人很多,成功的人也不都是一種性格,有的雷厲風行,有的沉穩有定力,只要努力,只要有能力,只要腦子靈活,只要肯上進,每個人都會走上成功之路,這跟像不像女孩子沒什麼必然的關係。章章對人的情感是深厚的,人際交往也非常好,他因為周圍有這麼可愛的人而幸福,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本身就是健康的。建議媽媽接受孩子的天性,最好別總數落孩子,長期這樣做對孩子心理健康不利,會使孩子變得消沉、不自信。同時,建議家長增加章章參與男孩子的活動,如踢足球和賽跑等。

4.做錯事的娜娜本意好——理解孩子的好意並及時表揚和感謝

娜娜長得特別可愛,頭髮有些卷。媽媽說她就是有些愛搗亂。比如,一次娜娜看見爸爸用電腦時旁邊沒有燈,於是就想去把落地燈搬過去給爸爸照亮。可落地燈的底座太沉了,結果落地燈一下子倒在地上摔壞了。結果娜娜被爸爸狠狠地訓斥了一通。還有一次,媽媽生病了,娜娜到廚房去端爸爸為媽媽熬好的雞湯,經過客廳去臥室的路上,雞湯灑了一地、一身,純毛地毯也弄髒了,又被爸爸訓了一次。娜娜撅著嘴幾天不理爸爸。

分析:其實爸爸也知道娜娜的好意,就是太心疼落地燈和地毯了,沒有心疼和感謝孩子的好意。這樣孩子會有好心不得好報的感受,還會有自己有“怎麼那麼笨”的評價,還會因爸爸的責備而擔心爸爸不再喜歡自己了,這樣對娜娜的健康成長非常不利。建議爸爸把物質方面的損失放在一邊,先表揚和鼓勵孩子的積極做法,必要時指導孩子應該如何搬落地燈,如何端雞湯。

5.好動手的源源不礙事——鼓勵孩子的好奇和參與心理

一次,媽媽帶著源源和姥姥、姥爺去劃腳踏船。腳踏船的舵很難掌握,往前推,船向右,往後推,船向左,舵在中間船走直線。媽媽費了好半天的力氣才明白這個道理,但還是掌握不好。在這個過程中,源源總嚷嚷著:“我來弄,我來弄。”媽媽拗不過他時,也讓他掌一會兒舵。可租船時間快到了,他們的小船被卡在了一個小角落裡出不來了,源源還要搶舵,媽媽就真急了,向源源瞪起了眼睛,因為多幾分鐘就要多付半個小時的錢。源源氣得哭起來。

分析:每個家長都是從小時候過來的,都曾經有過孩子一樣的心情。其實,好多事孩子都想自己做,好多好玩的事,孩子都想親自參與。孩子積極參與的心理是最好的學習心態,作為家長應該很好地把握孩子這種心態並利用好時機,對孩子進行教育,而不是因為10元錢的租船費而剝奪孩子參與的機會。建議再遇到這樣的情況,索性媽媽就讓源源掌舵,直到劃出那個小角落為止。

6.孩子真的不體諒大人的辛苦嗎?-媽媽的辛苦要和教育分開談

媽媽把蛋蛋接回家後,趕緊去做飯了。蛋蛋提出要吃雪糕,媽媽答應了;蛋蛋提出要看電視,媽媽也答應了。媽媽在廚房忙的時候,還要時常出來看一看蛋蛋需要什麼,看看蛋蛋是不是又淘氣了。後來,媽媽看見蛋蛋吃完雪糕後,嘴裡叼著雪糕棍在看電視,媽媽讓蛋蛋把雪糕棍拿下來扔到茶几下的垃圾筒裡。

蛋蛋不聽,媽媽說了好幾遍後,蛋蛋還是不聽,而且用挑戰的眼神看著媽媽。媽媽非常氣憤,一把將雪糕棍奪過來,蛋蛋氣憤地沖上來邊打媽媽,邊大哭起來。

媽媽委屈地想:“我本來很辛苦,養你這麼大,你還打我,不理你了。”晚上,孩子來道歉,說:“媽媽我錯了,以後我不打你了。”

分析:蛋蛋的媽媽脾氣有些暴躁,蛋蛋也像媽媽,難怪兩個人會發生衝突。既然兩個人脾氣都不好,總得有一個人讓步吧?應該是媽媽。媽媽是親子交流中有思想的參與者,雖然生養孩子很辛苦,但教育孩子的事不能忘。孩子畢竟是孩子,他是不知道媽媽很辛苦的,也不知道雪糕棍一旦紮到嗓子裡會有怎樣的後果,他需要媽媽的指點。建議媽媽看見孩子堅持不把雪糕棍拿下來時,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並事後告訴孩子其危險之處。比如,媽媽可以說:“蛋蛋,過來,幫我剝一顆蔥好嗎?我實在是忙不過來了,謝謝。”孩子自然會放下雪糕棍,放鬆緊張的神經來幫媽媽。或者也可以說:“那天爸爸給你買的汽車我怎麼幾天都沒見了,去找找好嗎?”家長要明白,任何時候與寶寶形成對峙都是不理智的。

孩子積極參與的心理是最好的學習心態,作為家長應該很好地把握孩子這種心態並利用好時機,對孩子進行教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