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人語遲其實不科學

話說貴人語遲, 這都是老話, 俗話。 但是卻不一定有依據。 這頂多是原來的某位古人。 對自己的一種心理暗示罷了。 小孩子正常的話一般在一歲就應該會說話了。 若是兩三歲了還說不出一句清晰的詞語那麼這句就應該診斷為語言發育遲緩了。

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有很多。 通常可以分為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 生理原因好理解, 就是孩子的聽力本身有問題或發音器官不正常, 會導致無法正常發音, 比如, 孩子若出現舌系帶過短、唇裂、齶裂等異常, 就會出現發聲氣流走向失常和發聲協調困難, 影響發音;如果孩子有聽力障礙,

Advertisiment
也會影響語言的發展。 如果孩子得了孤獨症, 或者是智力低下, 也可能不會說話。

甚至有不少家長認為, 孩子不說話或者說話遲, 是因為舌系帶太短。 多年來, 在民間一直有著這樣的觀點, “把舌系帶割掉, 孩子說話早”, 其實, 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能不能說話, 說話是遲是早, 和舌系帶並沒有關係。 嬰幼兒“舌系帶”稍短, 不應認為就是不正常, 最好觀察到兩歲以後。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說話不清楚, 盲目讓孩子接受“舌系帶”手術的做法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不過, 大多數的孩子不肯說話還是由心理因素影響的。 有些父母經常把孩子不會說的話掛在嘴邊, 久而久之, 孩子習慣了聽, 就不願開口了;也有極少數家長,

Advertisiment
強迫孩子說話或把孩子發音不准當笑料, 不經意間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於是變得不肯開口。

正因為大多數情況還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心病還需心藥治。 所以消除心理障礙, 多讓孩子有機會開口才是避免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重要途徑。 多讓孩子接觸社交環境。 孩子可以和孩子社交。 在公園。 在湖邊。 在幼稚園等等。 讓孩子之間去交流。 不要打斷。 這才是明智之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