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豐富孩子的道德情感

“動之以情”, 豐富孩子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人對事物的愛僧、好惡的態度。 人對自己做過的事, 或者“心安理德”, 或者感到內疚, “悔恨自責“, 它是人們依照一定的道德認識去評定自己或別人的行為時所產生的一種內心情緒體驗。 正如列寧所指出的:沒有“人的感情“, 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對於真理的追求。 ”

有的孩子雖然懂得雷鋒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品質是高尚的共產主義道德, 但卻沒有讚揚和愛慕以及模仿學習的情感:而有的孩子儘管知道自己所犯的錯誤, 但卻不為此而感到內疚和羞恥,

Advertisiment
當然也就譯不到與錯誤決裂•由此可見, 道德情感的培養在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發展中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道德情感分為階級情感、愛國主義情感、國際主義情感、集體主義情感、革命人道主義情感以及義務感、責任感、事業感、集體榮譽感、同志感和白尊感等,

小學兒童道德情感的發展有其自身的特點。 總的來講, 帶有很大的具體性。 傑出人物、英雄模截等生動具體的形象很容易激起他們情感的共鳴。

“練之以行”, 培養孩子有良好的道德行為及習慣。 道德行為, 是指人在一定的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的指導下, 採取有目的的行動。 而道德習慣則是道德行為經過反復實踐而形成的一種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自動化行為。

Advertisiment
它是一種穩定的行為舉止方式, 本身包含著一種理性地應付問題的情景和傾向。 比如, 不隨地吐痰, 不亂扔果皮紙屑, 不說瞎話等, 主要是習慣的培養問題。

道德行為是一個人主觀態度的外在表現。 俗話說, 不僅聽其言, 更重要的是觀其行。 就是說, 看一個人品行是否高尚, 主要看他彝否言行一致。 黑格爾說得好:“一全人做了這樣或那樣一件合乎論理的事, 還不能說他是有德的, 只有這種行為方式成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時, 他才可以說是有德的。 “關鍵是加強孩子的道德行為訓練, 使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信念。

進行道德行為訓練要抓住三個環節:激發道德動機;進行道德行為方式的指導和訓練;形成道德行為習慣。

Advertisiment
為了激發孩子的道德行為, 必須進一步培養他們的道德理想和信念。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