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讓親子班發揮效果的經驗談

兒子上親子班第一期的效果很一般, 我差點打退堂鼓。 進行到第三期, 寶寶明顯開朗多了, 上幼稚園的磨合期也比同時入園的寶寶要短。 上親子班, 一定要選擇對寶寶約束少, 老師有愛心和耐心的班, 課程的安排不必複雜, 符合孩子的特點就行。 對於親子班, 父母不要認為交了多少錢就要“買”到多少東西, 不然對寶寶和老師都是一種壓力, 會適得其反。 ——媽媽方瑾, 兒子王之瑞2歲

我嘗試過許多免費試聽, 感覺起來國內的親子班比較注重技能的培養, 沙顧客紀律要求比較高;國外的品牌比較注重課堂氣氛,

Advertisiment
每堂課會貫穿一個主題開展。 在教學中我得到很多啟示和靈感, 有時恍然大悟原來遊戲可以這樣進行, 有時從中意識到孩子目前階段對什麼比較感興趣。 我的建議是:如果有條件, 上上總有好處, 但是絕對只能當作輔助教育手段;如果沒條件, 不上也罷。 ——媽媽Lilac, 女兒3歲, 兒子1歲半

親子班最大的優勢就是指導家長如何去和寶寶們玩兒, 如何開拓家長帶孩子的思路, 從玩中讓寶寶學習本領, 引導寶寶更好地掌握技能。 家長更多地應該是把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帶到平時, 有意識有方向地教育孩子。 再有就是寶寶可以感受一下有組織有紀律的氣氛, 為上幼稚園打好基礎。 ——媽媽宋淩淩, 女兒悠悠16個月

親子班的學習實際是父母的學習,

Advertisiment
我們不能期望寶寶通過一週一小時的課程就學會什麼技能。 但是一周用一個小時學習、交流一下育兒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親子教育的效果應該更多體現在寶寶的情商培養, 而不僅僅是智慧開發。 參加系統、科學的親子班課程是必要的, 但是育兒的效果並不能取決於親子班。 ——媽媽譚嵐, 女兒洛思齊14個月

我給寶寶選擇的是步行3分鐘就可以到達的親子中心, 這樣不會因為路途遙遠而給孩子一種風雨兼程的感覺, 保持比較好的狀態。 此外, 我覺得每個孩子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 不要期待一節課或者幾節課就能有突飛猛進的飛躍。 首先做家長的要保持正確的心態, 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 ——正正的媽媽

Advertisiment

關於親子班的小調查:

1、寶寶多大的時候開始參加親子班?

0-6個月: 20%

6-9個月: 35%

9-12個月: 13%

12-18個月: 10%

18-24個月: 10%

24個月以上: 12%

2、為什麼參加親子班?

學習技能, 開闊眼界: 16%

結識同齡朋友: 22%

讓孩子開心快樂: 12%

鍛煉交往能力: 19%

為幼稚園做準備: 15%

學習如何教育孩子: 9%

其他: 7%

3、參加親子班後的效果怎樣?

掌握技能: 17%

孩子開心快樂: 28%

提高社交能力: 16%

學習和交流育兒方法: 13%

沒有顯著效果: 28%

4、目前最不滿意的是什麼?

第一 課程設置不太合理

(主要問題:年齡段劃分不細, 寶寶個體差異太大, 課程不符合兒童心理)

第二 教師水準有待提高

(主要問題:未能體現教育理念, 不能照顧到所有寶寶, 某些處理方法不得當)

第三 費用偏高

第四 衛生狀況不盡人意

第五 不能很好地引導家長的攀比心理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