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寶寶快樂入園

入園前的各項準備

離寶寶入園還有40天的時間, 你還需要為他(她)做哪些準備呢?

心理準備:父母提前給孩子打“預防針”, 將幼稚園的有趣之處描述給孩子聽, 令孩子產生“嚮往”幼稚園的感覺。 比如, 上幼稚園可以認識新朋友, 可以跟老師學本領, 有許多的玩具, 參加種種有趣的活動等等。

全家人高興地談論上幼稚園的事, 並模仿遊戲、上課的情景。 家長可以在家中佈置一個類似活動室一角的環境, 與孩子輪流扮老師和幼兒, 這樣能讓孩子儘快融入幼稚園的環境及生活, 而不會產生強烈的抗拒。

環境準備:家長可以抽時間帶孩子到幼稚園附近參觀,

Advertisiment
讓孩子瞭解周圍的環境、遊戲活動, 認識老師及小朋友, 看看幼稚園裡大型戶外運動玩具, 翻一翻家裡沒有的圖書, 認識老師和小朋友。

多帶孩子串門, 讓孩子和左鄰右舍年齡相近的孩子多相處, 以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 將來上幼稚園時, 習慣與同伴一起活動。

同時多讓孩子到家庭附近的社區或是公園玩耍, 常帶孩子到戶外運動、遊戲, 這對孩子早期熟悉不同的環境和克服對陌生人的害怕大有裨益。

自理能力準備:讓孩子學會簡單的生活技能與做力所能及的事, 是適應幼稚園集體生活的重要基礎。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 應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自理方法,

Advertisiment
如自己握勺子吃飯, 用杯子喝水, 洗手擦嘴, 認識自己的衣服、鞋子, 穿脫鞋襪及衣服等等, 讓孩子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讓孩子學一些日常生活用語, 使孩子能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願, 如:我餓了, 我熱了, 我想喝水, 我要小(大)便等, 並大膽地告訴老師。 另外, 訓練孩子學會自己上廁所, 是非常重要的自理能力內容, 可以避免孩子在幼稚園對大小便產生恐懼感。

當孩子每次做完後及時給予表揚, 讓孩子相信自己能越做越好, 增強自信心。

時間準備:家長可以在報名前後瞭解幼稚園的生活制度, 然後告訴孩子每個時間段要幹什麼。 在家中, 家長可為孩子制訂一個科學的作息時間表, 要求他(她)每天按時進餐、睡眠、盥洗、遊戲等等,

Advertisiment
早睡早起, 中午要睡午覺, 午餐定時定量, 並堅持執行, 養成孩子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這樣孩子比較容易適應幼稚園的集體生活。

物質準備:提前預備開學用品, 與孩子一同準備並告訴孩子這些用品的名稱與作用。

為孩子選擇一些合適的衣服, 既穿脫方便又不妨礙活動;鞋的大小要適宜, 儘量選擇底軟、跟腳、輕便的鞋子, 適合跑跳活動。 年齡較小的孩子, 家長可多為孩子準備兩套衣褲放在幼稚園備用, 以備孩子尿褲子、嘔吐時更換。 對於依戀性強的寶寶, 家長可讓孩子選擇一樣最喜愛的玩具或物品帶到幼稚園, 使其產生安全感。 準備一個孩子喜歡的小背包, 放置孩子個人用品如小手巾、水壺等。

寶寶第一次上幼稚園,

Advertisiment
邁開走向社會的第一步, 不適應與害怕是意料之中的。 如果父母能提前給孩子做好物質和心理準備, 或許能幫他及時適應新環境, 減少恐懼和分離的焦慮。 心理頻道將從這期開始, 重點關注新小園生入園前的心理調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