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寶寶心甘情願接受教育

在園內, 常聽到家長說:“寶寶, 不可以這樣”“寶貝這樣是不對的!”通過我的仔細觀察, 這些家長的寶寶年齡大多在3歲左右, 而且家長也經常向老師反映:“我的孩子有時很擰, 不聽話, 告訴他這樣做不對, 他偏要這樣做!”有同樣感受的家長不要著急, 3歲左右的寶寶正是逆反心理形成的階段, 思維特點是先做後想。

一天, 在娛樂區內, 一個寶寶(3歲)左右在海洋球池內, 拿著海洋球向球池外仍, 媽媽對他說:“貝, 你這樣是做不對的。 ”孩子當時的表現是象沒聽見似的, 繼續往外扔, 儘管媽媽又重複了一遍。 可寶寶看了看媽媽,

Advertisiment
皺著小眉頭, 還是向外扔球, 好象再說:“我就扔!”我走進海洋球池蹲在他身邊, 對他說“寶貝, 你看你把海洋球池扔到外面, 海洋球離開了自己的家, 找不到爸爸媽媽, 他們該多傷心啊, 會哭的!”寶寶看著我聲情並茂的講述, 聚精會神的聽著, 似乎感受到海洋球的傷心。 我趁勢說:“快幫助他回家吧。 ”他站起來跑到外面把球都撿了回來, 放到池內。 抬起小頭朝我笑, 示意:“我幫助小球回家了。 ”我豎起大拇指“你真棒!”象這種情況, 我們要讓孩子感受到被表揚的喜悅, 同時接受到教育。 家長最好不要用“不能……”“不允許……!”這些帶有命令否定意味的語言來教育孩子, 往往達不到期望的目的, 反而會刺激寶寶逆反心理的形成。 即使孩子做錯了,
Advertisiment
也要學會有技巧的告訴他這種行為是不對的。 避免直接否定他。 家長要多關注和鼓勵寶寶好的行為, 讓孩子意識到什麼樣的行為是正確的。

一個問題, 有許多種解決辦法, 要使用最好的最有助於寶寶的方法。 讓“不……”遠離寶寶。 讓寶寶在“心甘情願”下接受教育

—紅黃藍親子園天通苑園 

 微微老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