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寶寶學會自己上廁所,竟然可以這麼簡單!

步驟一:選擇適合寶寶的坐便器

判斷寶寶什麼時候使用坐便器, 有兩個條件:

第一:給寶寶把尿一段時間以後, 摸清寶寶的排便規律, 知道大概何時他會拉撒;

第二:寶寶在兩歲的關口, 獨立性在增強, 對大人的衛生間很好奇, 在想要便便時給到大人一些簡單提示。

在這裡, 咱們還得先嘮叨兩句怎麼選坐便器。 有的些節儉的老輩人不願意買坐便器, 覺得用大人的就好, 但是要知道, 好用的兒童坐便器其實如同餐椅、安全座椅一樣, 是孩子的必需品, 為啥呢?

為什麼一定要買一個兒童坐便器呢?

1. 在如廁訓練前期,

Advertisiment
寶寶憋尿的能力並不理想。 在想尿尿和尿出來之間只有很短的時間, 而兒童坐便器方便攜帶。 你可以把它帶到客廳、臥室, 讓它隨時跟隨寶寶移動, 讓寶寶在感覺到便意時, 可以第一時間找到小便盆, 這樣就能大大增加如廁成功的幾率。 要知道每一次如廁的成功對寶寶都是一種激勵。

2. 在外出或旅行時, 寶寶使用公共衛生間坐便器可能導致交叉感染!而兒童坐便器可以隨車攜帶。

3. 兒童坐便器是按照兒童的身材比例製作的, 寶寶更舒適。 即使你在成人坐便器上放上特殊的椅子, 坐便器下墊上特別的臺階, 對小寶寶來說還是十分不便的。

4. 寶寶的免疫系統還不夠完善, 對外界病菌的抵禦能力還較弱。 寶寶和成人使用同一個坐便器,

Advertisiment
會增加寶寶泌尿系統感染的風險。

如何選擇兒童坐便器?

1. 結實, 耐用, 輕便, 易於清洗是基本原則。

2. 底盤兒重:底部寬大的坐便器不容易被寶寶踢翻。

3. 內部是曲線形的坐便器較容易清洗乾淨,

4. 有靠背和扶手的坐便器寶寶坐上去更舒適, 大人也容易搬動。

5. 不要買功能過於複雜的:市面上的很多寶寶便盆堪比遊戲架, 聲光電各種功能無所不包, 這樣的便盆容易分散寶寶注意力, 導致寶寶不能專心排便。 甚至因為想要玩便盆上的玩具, 而人為增長蹲便盆的時間。

步驟二:教寶寶自己如廁

選擇好了坐便器, 就可以正式開始如廁訓練了。

第1步:讓寶寶認識坐便器

寶寶天生對大人的行為好奇, 會看大人是怎樣上廁所的,

Advertisiment
這時候給寶寶看其他寶寶使用坐便器的圖片、或是讀一些和小馬桶有關的繪本。 兩個目的:一是總之激發寶寶對坐便器的好奇和興趣, 二是讓寶寶認識到坐便器是用來大小便的。

第2步:用多次提醒, 來幫寶寶建立便便與坐便器之間的聯繫

媽媽在掌握寶寶的排便規律後, 在每次臨近寶寶排便時間時, 都要提醒寶寶到小便盆排便。

判斷失誤, 結果寶寶沒尿?那就讓寶寶在便盆坐一會兒, 強化一下便便和便盆之間的聯繫吧。 多次提醒, 寶寶就知道尿尿要來便盆了。

第3步:熟練穿脫小褲子

還有這樣的一個問題:不是他不記得坐便盆, 而是沒能及時脫下褲子來, 而導致尿褲子的發生。 所以媽媽一定不要在如廁訓練期間給寶寶穿背帶褲、需要系腰帶的褲子等穿脫難度較大的褲子,

Advertisiment
最好的辦法就是鬆緊帶褲子。

在寶寶沒有便意的時候, 教會寶寶正確穿脫小褲子的技巧, 這時候心態更從容。 有的媽媽在寶寶尿意很濃的時候才教寶寶脫褲子, 焦慮的心態讓寶寶更學不會了。

第4步:用行動試探寶寶的意圖

2歲左右也是寶寶叛逆期, 此時寶寶很喜歡用“不”來回答媽媽的一切提問。 所以, 媽媽在提醒寶寶便便時, 問他的意見有時不管用!

下一次在感覺寶寶有便意時, 輕輕把他牽到小便盆前, 示意他便便, 這樣的方式往往更直接和有效。

第5步:允許“尿褲子”, 不要過分責怪

發愁有寶寶“尿褲子”問題的占了有20%。 即使感覺寶寶完全掌握了如廁,

Advertisiment
卻忽然又迎來了一次複潮, 也是正常的。

但是, 以我對孩子心理現有的研究, 很多媽媽在這個時候的情緒處理並不恰當。

寶寶尿褲子時, 恰當的處理方式應該是:快速且平靜地幫助寶寶清理衣物。 並要向寶寶共情。 弄髒了衣物的寶寶已經很受驚嚇了, 套用TVB的一句話”弄成這樣, 大家都不想的“, 而且骯髒潮濕的衣物會讓他感到局促不安。 這時候媽媽再面露焦慮和不耐煩, 寶寶就更自責了。 我們剛才反復強調, 興趣是寶寶如廁的最大動力, 如果寶寶對失敗經驗如廁懼怕, 只會更不敢自己上廁所。

如果寶寶突然重新尿床, 原因有生病了、太累了、環境陌生了、貪玩了等等。

總之, 不就是學個上廁所嗎?誰還沒尿過褲子。 對於這個畢竟過程, 媽媽請給慌亂中的寶寶一個溫暖的擁抱,告訴他,相信下一次他能做得更好。

媽媽請給慌亂中的寶寶一個溫暖的擁抱,告訴他,相信下一次他能做得更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