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成為一個勇敢的人

讓孩子成為一個勇敢的人

現在, 有不少孩子膽子非常小。 他們不敢一個人睡覺, 不敢到沒有電燈的房間裡去拿東西, 也怕見到陌生人, 有的連在同學面前說話也有點膽怯。

(一) 孩子膽小是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1、先天因素。 爸爸媽媽性格內向, 不善與人交往, 孩子遺傳了他 們的特點。

2、環境因素。 現在大多數人都住在樓房, 一家一戶的封閉環境使 孩子缺乏與其他孩子交往的生活空間, 造成孩子孤僻、膽怯的性格。

3、教育不當。 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聽話, 總是用嚇唬孩子的辦法。 孩子哭了, 媽媽會說:“你再哭,

Advertisiment
把你關在黑屋子裡。 ”孩子不聽話, 有的爸爸說:“你再不聽話, 讓老虎把你吃掉。 ”還有的父母用“讓員警抓你去”、“讓醫生給你打針”之類的話來嚇唬孩子。 漸漸地, 孩子怕黑、怕動物、怕員警、怕醫生, 變成非常膽小的人。

4、切身的體驗。 當孩子滿懷信心地在大人面前表現自己時, 得到的不是表揚而是嘲笑、挖苦, 使得孩子灰心喪氣;當孩子打過一次針時, 疼的使他下一次在到醫院就會害怕。 。 。 。 。 。

膽小主要是後天的原因造成的, 大多數膽怯心理是後天形成的。

家長自身的膽怯會有意無意的感染孩子。 有的家長見到一條小蟲, 就大驚小怪, 孩子見了, 也會害怕小蟲, 也會變的很膽小。 許多孩子是由媽媽撫養大的, 有的媽媽很膽小, 遇到一點小事總是驚慌失措,

Advertisiment
造成了一種恐慌的氣氛。 孩子在這種環境下成長, 往往是膽小的。

勇敢是一種好的品格, 不僅在人生的旅途中, 需要用勇敢的精神去克服各種困難, 而且在各種工作中, 要用勇敢的精神去取得事業的成功。 對男孩子來說, 勇敢精神是男子漢品格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膽小怕事的男子是男子, 但不是男子漢.

(二) 怎樣幫助孩子消除膽小、恐懼的心理, 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呢?

1、教師要瞭解孩子的個性, 允許孩子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 同時儘量給予孩子關心和愛。 教師應做孩子的榜樣, 不要一遇事就在孩子面前流露出膽小怕事的情緒。

2、因環境影響而造成孩子膽怯、怕事的, 應積極為孩子提供與外界交往的機會和環境。

Advertisiment
如帶孩子到軍營去觀看解放軍叔叔訓練;説明孩子認識不同的人群, 使孩子能有機會接觸一些陌生但又和善的人;鼓勵孩子主動與同伴交往, 和小朋友一起遊戲等。

3、在教育上, 首先, 不能把孩子當作“大人”, 不能用過高的標準要求他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教師應盡可能的陪孩子一起玩, 如要阻止孩子玩耍, 切不可用可怕的事物嚇唬孩子。 可以讓他講述玩的過程, 對他的行為作出評價, 多表揚少批評, 這樣即可以鍛煉孩子的膽量, 又能培養他的口頭表達能力。 家長也可以適當的讓孩子幫助買一些零碎的東西, 這也是培養孩子勇敢精神的好方法。

4、當孩子獨立作完某件事時, 不管結果怎樣, 教師應儘量給予鼓勵,

Advertisiment
切忌諷刺嘲笑, 尤其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 應多給他講解放軍等不怕困難、與困難鬥爭, 最後取得勝利的故事, 以幫助孩子克服困難, 激勵孩子的勇敢精神。

“溫室裡培養不出經得起風雨的花朵”。 只有從小讓孩子經受各種鍛煉, 讓他們在實踐中增強克服困

難的勇氣, 才能使孩子具有勇敢精神和堅強毅力。

對於勇敢, 大人的看法會有性別上的差異。 我們常對男孩說:“你是男孩, 你要勇敢。 ”卻容許女孩子從小就不勇敢。

這種觀念當然是錯誤的。 勇敢與否, 不應該有男女之分, 因為每個人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 都要勇敢的面對和克服。

然而, 要孩子勇敢, 究竟要勇敢到什麼程度呢?沒人敢去的地方, 他去了;沒人敢做的事, 他做了;沒人敢說的話,

Advertisiment
他說了。 這樣就是勇敢嗎?還有“只要我喜歡, 有什麼不可以”的心態, 是不是最勇敢的表現呢?

當然不是這樣的。 要讓孩子知道, 所謂勇敢, 指的是當遇到痛苦、困難、危險的情況時, 不但不害怕, 還能在遵紀守法的原則下, 想方設法去克服、去戰勝。 因此, 逞強的血氣之勇, 不講原則的江湖義氣之勇, 決不是真正的勇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