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哺乳更順利,認識「奶水製造」 !

初乳最適合寶寶吸收

有些媽咪在懷孕時會有少量的初乳滴出, 不過大部分的情況是在寶寶出生以後才有初乳分泌出來。 初乳的顏色比較黃, 質地比較濃稠, 含有很高濃度的免疫物質, 猶如濃縮的精華液, 能幫助寶寶預防感染和建立成熟的免疫系統。 此外, 初乳中所含有的營養成分和電解質濃度恰到好處, 最適合腸胃道和腎臟功能還未成熟的寶寶吸收。

初乳的產量很少

對於健康的足月新生兒來說, 並不需要過度擔心寶寶沒有吃到足夠的奶水, 因為在出生的第一天, 寶寶大多在睡覺, 熱量消耗不多,

Advertisiment
胃容量也很小, 大約只有5到7cc (表1), 每一餐的初乳攝取量只需要幾滴到幾cc就夠了, 主要是因為健康的足月新生兒, 會利用體內的生理機轉產生血糖和熱量。 因此寶寶出生的第一天, 雖然吃的量很少, 仍然足夠維持生理的需求, 媽咪不需要在此時急著擠奶, 而是要趁乳☆禁☆房松鬆軟軟時, 多和寶寶一起練習正確的含乳和吸吮。

當胎盤娩出後, 母親體內的黃體素濃度下降, 解除對奶水分泌的抑制, 加上在懷孕末期時增加的泌乳激素與其他荷爾蒙的刺激下, 啟動了大量奶水的製造, 平均在寶寶出生後的第3天到第4天左右, 媽咪的乳☆禁☆房開始會出現漲漲熱熱、奶水來了的感覺, 進入所謂的泌乳第二期。 在很少數的情況下,

Advertisiment
泌乳第二期會有延遲的現象, 比如患有糖尿病、多發性卵巢或是有胎盤組織滯留的媽咪。

由以上所知, 胎盤娩出後, 便會啟動大量奶水的製造, 這是自然發生的過程, 與生產方式(自然產、剖腹產)或有無哺乳沒有關係, 但是, 接下來如何維持足夠的奶水分泌卻是另外一回事。

認識「噴乳反射」

懷孕後, 媽咪的乳暈和乳☆禁☆頭會變得更敏感, 當寶寶吸吮時, 刺激乳☆禁☆房皮膚上的感覺神經, 這項神經訊息會傳到母親腦部的下視丘, 下視丘因而下達指令給腦下垂體, 腦下垂體在接到寶寶有吃奶需求的訊息後, 很快地分泌泌乳激素和催產素, 泌乳激素會刺激乳☆禁☆房中的乳腺細胞分泌乳汁, 催產素則讓乳腺小管收縮擠出乳汁, 後者就是所謂的噴乳反射,

Advertisiment
確保寶寶在任何時刻需要吃奶時就有奶水。

噴乳反射通常在哺喂開始後的1到2分鐘出現, 乳☆禁☆房會有一陣酸酸麻麻、熱熱刺刺的感覺, 或是當嬰兒吸吮時, 另一邊的乳☆禁☆房會滴奶或噴奶, 寶寶好像吞到一大口奶或甚至被嗆到。 有趣的是, 有時只是光想到寶寶, 或聽到寶寶的哭聲時, 奶水就會從乳☆禁☆房流出來。

一次的哺乳平均約有2.5次的噴乳反射, 不過大部分的媽咪通常只有感覺到第一次, 也有些媽咪沒有感覺。 噴乳反射時的母乳比喂乳空檔間已儲備的母乳含有更高的脂肪。 另外, 催產素有幫助子宮收縮的作用, 所以常常在產後的第一周, 當寶寶吸吮引起噴乳反射時, 媽咪會有宮縮疼痛的感覺, 有時還會有惡露流出,

Advertisiment
這種情形在第二胎以上的產婦尤其明顯。

維持奶水分泌最重要的秘訣

寶寶頻繁地吸吮可以刺激泌乳激素和催產素的分泌, 是維持奶水分泌的不二法門。 泌乳激素在夜間的分泌較白天多, 新生兒階段的夜間哺乳可以幫助奶水量的建立, 如果沒有哺乳或移除奶水, 泌乳激素在產後7天就會回復到懷孕前的濃度。

此外, 奶水中有一個會抑制奶水分泌的蛋白質叫作“泌乳回饋抑制物”, 當乳☆禁☆房漲滿奶水時, 泌乳回饋抑制物的濃度也會跟著增加, 目的是為了要適度地抑制奶水分泌以避免乳☆禁☆房過度腫脹, 所以當乳☆禁☆房腫脹的越厲害, 乳汁的分泌反而越慢, 因此要讓乳汁的分泌儘量不受到抑制, 就要頻繁地排空乳☆禁☆房,

Advertisiment
降低泌乳回饋抑制物的濃度。

綜合以上所言, 維持奶水分泌最重要的秘訣就是頻繁的哺乳。 因此只要寶寶出現嘴巴蠕動、用手摩蹭臉頰、轉頭尋找乳☆禁☆房等想要吃奶的早期征像, 就要趕緊餵奶, 不要等寶寶哭了才餵奶, 因為那時小寶貝已經餓壞了, 含乳比較不容易成功。

壓力和疼痛會抑制噴乳反射

針對出生6到8個星期內的寶寶, 順著寶寶的需求餵奶, 一天哺喂8至12次以上, 1到3個小時哺喂一次, 是很常見而且是正常的, 不但能幫助媽咪很快地建立泌乳量, 並且可以避免或預防媽咪的乳☆禁☆房腫脹。 有時在初期, 媽咪覺得已經漲奶了, 但是寶寶卻還在熟睡中, 或是寶寶想吃奶時媽咪已經忍不住先排空乳☆禁☆房了, 不用擔心, 只要媽咪多花時間和寶寶在一起,彼此的默契會越來越好,這些情況會漸漸變少。

如果能夠順著寶寶的需求頻繁地哺喂,大約在寶寶出生的兩、三個星期後,乳汁的製造量就會穩定下來,達到供需平衡的舒服狀態,媽咪不會整天漲著奶或是寶寶吸不到奶水而生氣。

每天的奶水產量在整個哺乳期都差不多,單胞胎約750ml/天,雙胞胎約1500ml/天。當嬰兒的體重增加時,每公斤所需要的奶水量減少,因此6周到6個月大的嬰兒,每日的乳汁需求總量其實是差不多的,母奶的產量並不會因為寶寶的年紀和體重增加而大幅增加。

由於焦慮、壓力和疼痛會抑制噴乳反射,因此放鬆愉快的心情,對於促進奶水的分泌是非常重要的。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是,哺乳能幫助媽咪的睡眠,因為催產素是「愛的荷爾蒙」,能夠降低媽咪的焦慮,舒緩媽咪的情緒,增加母愛的親情行為。

奶水不足的警訊

然而,哺乳的次數太過頻繁有時是奶水不足的警訊,因此媽咪必須瞭解如何判斷寶寶是否有吃到足夠的奶水。一般只要寶寶有足夠的小便和大便量(表2-1、表2-2),體重增加良好(表3),看起來很滿足而且很健康,通常就沒有問題。

如果寶寶總是不停地在吃奶,體重增加的情形和排泄量都不理想,必須確定哺乳是否順利。首先要觀察寶寶的含乳姿勢是否正確,不良的含乳姿勢會讓寶寶吃不到奶水,因而導致頻繁地無效吸吮。舉例來說,如果寶寶含得很淺,就好像把吸管吸得扁扁的,雖然吸的到奶水,但是卻要一直吸或吸很久才足夠。通常只需要小小的修正一下含乳的姿勢,問題便迎刃而解,如果哺乳仍不順利,最好儘快尋求協助。

利用電話評估寶寶的含乳姿勢很困難,眼見為憑是最好的方式,讓專業人員親自評估寶寶吃奶的情形會很有幫助。另外,當寶寶吸吮時,或在乳☆禁☆房上睡著時,同時按摩或擠壓乳☆禁☆房,可以幫助寶寶吃到更多奶水,有助改善頻繁哺乳的情況。

「奶水越來越少」的惡性循環

不當使用添加物如開水、葡萄糖水或配方奶時,寶寶對乳☆禁☆房吸吮的刺激減少,泌乳激素和催產素的分泌會不理想,泌乳量便無法建立,同時因為奶水沒有移出,乳☆禁☆房容易腫脹,漸漸地,奶水的製造就更少了,如果不趕緊頻繁地哺喂,而是添加更多的配方奶,將會導致奶水越來越少的惡性循環。

只要媽咪多花時間和寶寶在一起,彼此的默契會越來越好,這些情況會漸漸變少。

如果能夠順著寶寶的需求頻繁地哺喂,大約在寶寶出生的兩、三個星期後,乳汁的製造量就會穩定下來,達到供需平衡的舒服狀態,媽咪不會整天漲著奶或是寶寶吸不到奶水而生氣。

每天的奶水產量在整個哺乳期都差不多,單胞胎約750ml/天,雙胞胎約1500ml/天。當嬰兒的體重增加時,每公斤所需要的奶水量減少,因此6周到6個月大的嬰兒,每日的乳汁需求總量其實是差不多的,母奶的產量並不會因為寶寶的年紀和體重增加而大幅增加。

由於焦慮、壓力和疼痛會抑制噴乳反射,因此放鬆愉快的心情,對於促進奶水的分泌是非常重要的。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是,哺乳能幫助媽咪的睡眠,因為催產素是「愛的荷爾蒙」,能夠降低媽咪的焦慮,舒緩媽咪的情緒,增加母愛的親情行為。

奶水不足的警訊

然而,哺乳的次數太過頻繁有時是奶水不足的警訊,因此媽咪必須瞭解如何判斷寶寶是否有吃到足夠的奶水。一般只要寶寶有足夠的小便和大便量(表2-1、表2-2),體重增加良好(表3),看起來很滿足而且很健康,通常就沒有問題。

如果寶寶總是不停地在吃奶,體重增加的情形和排泄量都不理想,必須確定哺乳是否順利。首先要觀察寶寶的含乳姿勢是否正確,不良的含乳姿勢會讓寶寶吃不到奶水,因而導致頻繁地無效吸吮。舉例來說,如果寶寶含得很淺,就好像把吸管吸得扁扁的,雖然吸的到奶水,但是卻要一直吸或吸很久才足夠。通常只需要小小的修正一下含乳的姿勢,問題便迎刃而解,如果哺乳仍不順利,最好儘快尋求協助。

利用電話評估寶寶的含乳姿勢很困難,眼見為憑是最好的方式,讓專業人員親自評估寶寶吃奶的情形會很有幫助。另外,當寶寶吸吮時,或在乳☆禁☆房上睡著時,同時按摩或擠壓乳☆禁☆房,可以幫助寶寶吃到更多奶水,有助改善頻繁哺乳的情況。

「奶水越來越少」的惡性循環

不當使用添加物如開水、葡萄糖水或配方奶時,寶寶對乳☆禁☆房吸吮的刺激減少,泌乳激素和催產素的分泌會不理想,泌乳量便無法建立,同時因為奶水沒有移出,乳☆禁☆房容易腫脹,漸漸地,奶水的製造就更少了,如果不趕緊頻繁地哺喂,而是添加更多的配方奶,將會導致奶水越來越少的惡性循環。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