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讀懂寶寶的表情

嬰兒在學會說話以前, 有著豐富多彩的體態語, 包括面部表情和手勢的變化。

六個月內的嬰兒:

牽嘴而笑, 興奮愉快嬰兒的笑是突然發出的, 短暫而快速, 口角牽動, 笑容驟現, 同時伴隨著滿目發光、兩手晃動、舒展;接著笑容立即停止, 等候親吻。

癟嘴, 提出要求嬰兒癟起小嘴, 好像受到委屈, 也是啼哭的先兆, 而實際上是對成人有所要求。 比如肚子餓了要吃奶, 寂寞了要人逗等。

紅臉橫眉, 大便的信號嬰兒往往先是眉筋突暴, 然後臉部發紅而且目光發呆, 有明顯的內急反應。 這是要大便的信號。

眼神無光,

Advertisiment
疾病先兆健康兒童的眼神總是明亮有神, 轉動自如。 若發現嬰兒眼神黯然無光、呆滯少神, 很可能是嬰兒身體不適, 有疾病的先兆。

玩弄舌頭吐氣泡 大多數嬰兒在吃飽、尿布乾淨, 而且還沒有睡意時, 會自得其樂地玩弄自己的嘴唇、舌頭, 或吮手指、吐氣泡。 這時, 嬰兒願意獨自玩耍, 不願意別人打擾。

6個月到1歲的嬰兒:

由於感知能力和動作能力的發展與增強, 除了用面部來表示自己的意願外, 還以各種動作的體態語來表示自己的思想感情。 比如, 6個月時, 嬰兒會張開雙臂, 將身體撲向親人, 要求擁抱、親熱。 若陌生人想要抱他, 則轉頭將臉避開, 表示不願意與陌生人交往;7~8個月時, 嬰兒會以拍手和笑臉表示高興, 以點頭表示謝謝,

Advertisiment
對不愛吃的食物以搖頭表示拒絕;9~10個月時, 嬰兒會以小手拍拍頭, 表示戴上帽子後出去;11~12個月時, 嬰兒除了用面部表情和動作來表示體態語外, 已開始用簡單的詞語來表示自己的意願。

1歲以內, 嬰兒有成千上萬的資訊要通過體態向父母傳遞, 而且每個嬰兒傳遞的方式也各有差異, 父母要細心觀察, 與嬰兒對話, 讀懂孩子心理需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