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讀懂了孩子,才能使教養行為有的放矢

我是一名兩歲孩子的母親, 深知早期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也有過因缺乏理論知識和科學指導, 對孩子的一些表現手足無措、匆忙應對的經歷。 於是, 我開始閱讀相關家教類書籍來惡補自己的育兒知識, 卻發現很多書因為不瞭解家長的教育困惑在哪裡, 無法切中要害;我也試圖通過加入QQ群、育兒論壇等從別人的教育經驗中獲得啟發, 但是這些資訊良莠不齊、魚龍混雜。 這時, 我才深深感受到, 家長需要的是真正貼近家教實際, 對早期教育進行系統解讀和指導的讀物。

一次偶然的機會, 我看到了一套由著名家教專家朱棣雲老師編著的指導早期教育的書——《讀懂孩子,

Advertisiment
教育可以很智慧》。 這套書分為“身心發展”“情感發展”“認知發展”“社會性發展”四冊, 選擇了孩子成長中的典型案例, 運用發展心理學和教育學的基本理論來加以分析, 給讀者提出了許多具體可操作的教育建議。

書中的表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我在認真閱讀案例分析後, 能較為輕鬆地理解後面的理論指導, 其中的“相關連結”和“特別提醒”更是讓我注意到很多之前忽視的問題, 糾正了一些教育思想上的誤區。 更重要的是, 這套書告訴我, 只有讀懂孩子, 尊重兒童成長規律和發展的權利, 對孩子的成長建立“全程”“全景”的完整認識和理解, 才能採取真正有益於孩子的教育方法;要做智慧父母,

Advertisiment
除了要學習教育知識, 更要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和教育見識。

這套書吸引我的另外一個特點是, 它就像一本工具書, 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書中每篇文章的主標題明確標注了孩子的具體年齡、案例中描述的行為, 副標題則點出了這些行為背後涉及的教育學專題及理論指導, 因此只需要把全書的目錄流覽一遍, 就能按圖索驥, 獲得有效的指導與幫助。

我家寶寶從一歲半開始就迷上了玩泥巴、沙子、石頭, 孩子外婆總是阻止他玩, 抱怨玩得滿身泥沙太髒。 我有時候也覺得用玩過沙子的手揉眼睛, 或者放到嘴巴裡, 很不衛生。 而孩子爸爸則非常支持, 還拿著工具帶寶寶去玩。 後來,

Advertisiment
我看到《認知發展》分冊中的一個案例, 跟我家寶寶的情況完全一樣, 才明白這看似簡單的遊戲背後蘊含的意義, 而我險些因為怕髒讓孩子喪失這麼好的學習發展機會。

玩泥沙的過程能讓孩子體會到自己掌控能力的提高, 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 不僅他的感知覺、動手能力和認知能力能夠大大提高, 想像力和創造力也能得到充分的表現和發展。 可以說, 玩沙從本質上滿足了孩子成長的需求。 而且沙子可以有多樣化的玩法, 可以赤手玩, 也可以使用工具玩, 可以單獨玩, 也可以集體玩, 這些優點是其他遊戲材料尤其是那些昂貴的玩具所不具備的。 玩沙子還能治療兒童心理問題, 使孩子壓抑的情緒得到釋放, 這也是我從來沒想到過的。

Advertisiment

按照書中的指導, 我們在家裡特意準備了一大盆沙, 一到下雨天無法出門時, 就讓他在家裡玩。 在戶外活動時, 也會給他帶上小桶、小鏟子等工具, 讓他自由地玩, 這樣不僅發展了孩子的手腕精細動作, 也促進了大腦的發展, 還提高了他使用工具的能力。 我們還鼓勵他用樹葉、果子、樹皮、竹棍等自然物替代工具, 進行創造性☆禁☆遊☆禁☆戲。 孩子從中獲得了很多樂趣, 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由此可見, 只有讀懂了孩子, 對孩子的一些行為反應進行認真分析, 才能使父母的教養行為更加有的放矢。

我很願意將這套書推薦給每一位跟我一樣努力的父母, 真心希望, 閱讀這套書的父母都能從中受益, 在伴隨孩子健康成長的路上,

Advertisiment
實現自我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